歷史學碩士生、知識搬運工見習。
2018/01/29 09:55
如果要以一句話來說明《第三次殺人》,或許「『父親們』的救贖法庭」會是一個恰當的概括。是枝選擇了一場審判作為全劇推進的目標,卻一反人們對法庭劇的期待。捨棄了能製造高潮的法庭激辯與真相大白的透徹結局,導演將鏡頭往後拉遠,把法庭上的審判直至庭外的種種──律師與嫌犯間的會面與戰術討論、審理前審控辯三方的準備會議,乃至審理中途重整程序的協調會議──都攤在觀眾面前。
2016/12/07 10:00
父權體制下徬徨不安,欠缺自信的女人們尋求男人的溫暖,最終卻發現自己在男人眼裡不過是個打發時間、發洩欲望、操持家務的工具。破滅之時亦是覺醒之時:女人們終究發現自己的價值得由自己決定,從充滿歧視的社會、破滅的婚姻與愛情中叛逃出走。
2016/09/29 17:00
從旅居內地的殖民地人、戰爭中苦悶的青年、戰後歸鄉的知識精英、深愛神戶的臺╱華裔作家與「中國通」,直到擺蕩於國、共、臺、日之間的認同取捨。乘著近代以來廣布的華商網絡,與日本帝國的擴張和衰亡,陳舜臣面臨各式各樣的挑戰,度過了波濤洶湧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