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鎖鏈、鮮血與眼淚:《女權之聲》(Suffragette,2015)

 

《女權之聲》由凱莉‧穆里根飾演女工茉德,從懵懂無知直到堅定從事女性權利運動。

 

「吶,如果我們有女兒,她會叫做什麼名字?」
「就用我媽媽的名字。」
「她會過著什麼樣的生活?」
「跟你一樣的生活。」

 

  我們經常有種錯誤印象,認為老牌民主國家的女性投票權都是透過受過高等教育的上流階級淑女用犀利的辭辯爭取而來的。想像中,她們戴著花俏的帽子,在下午茶的悠閒時光裡說服了男性政治家。但事實卻不是如此,所有社會運動,都需要頑強抵抗體制的「衝組」,即使事涉婦女也不例外。

 

  女權運動的歷史,是一段棍棒與石頭、鮮血與鎖鏈構成的歷史。

 

  英國女導演莎拉‧賈芙蓉採取了一個非常特別的視角,描述1912年前後英國逐漸激化的爭取婦女投票權抗爭行動。她不刻意著墨於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譬如運動精神領袖艾米琳‧潘克斯特,而是描寫一個藍領階級洗衣廠女工,如何選擇離開原本平靜的生活,轉變成為「婦女參政運動份子」(Suffragette)。

 

茉德是個優秀的洗衣場女工,有著看似幸福的小家庭。

 

  茉德是個非常有天份的洗衣廠女工,她從童工做起,20多歲時就做到了工廠領班。她跟其他女性忍受著有毒的廢氣,跟有害的溶劑,拼命趕著每天的工作。儘管女性做的是工廠最核心也最危險的職務,但領的薪資卻比較少。對此茉德雖有疑惑,但因為自己丈夫也是工廠一員,勉強養得起兩人心愛的兒子,因此茉德滿足於自己的人生。

 

  然而這平淡的日子,很快就被眼見為憑的現實給徹底擊碎。

 

平淡的日子,很快就被眼見為憑的現實給徹底擊碎。

 

  影片一開始,茉德公出走在路上,忍不住駐足欣賞著大街櫥窗裡雅緻的童裝。她的眼神裡充滿嚮往與遺憾,同樣是衣服,或許是不可能買給兒子的吧。這時忽然有人開始大叫:「女人要投票!」伴著四處丟過來的石頭,櫥窗應聲碎裂,街上陷入一片混亂。

 

  扔石頭的女人與茉德對看了一眼,那意味深長的一眼,決定了茉德接下來的命運。這些運動份子臉上帶著得意與狂喜,彷彿在向自己的同胞獻寶似的,她們丟擲石頭,直到被警察逮捕。

 

  茉德雖然害怕這陣混亂,卻也好奇這些人為何要這麼做。接著,因緣際會之下,她被新加入的工廠同事拉進了外圍組織,得以有機會在尊貴的政府大臣面前陳述自己為何能夠代表那家洗衣廠,女工的處境為何,以及她為何希望女性也能投票。沈默寡言的茉德,一開口說話之後,發現「能夠言說」的狀況實在是太美妙了,原本不知道投票權有什麼用的她,也變得稍微熱衷起來,背著丈夫偷偷參加運動集會。

 

沈默寡言的茉德,偶然得到發聲的機會。

茉德與同伴拿著小花前往廣場,滿心以為能夠透過和平請願獲得投票權。

失望的茉德,也忍不住跟著一起吶喊:「騙子!」「騙子!」

一陣混亂中,來不及逃走的群眾紛紛被毆打且逮捕。

 

 

  如果茉德參與的那次連署請願就能打動政府的話,她就不會面臨到之後失去一切的慘況。英國政府耍了這群和平請願的女性,公開表示婦女不會獲得參政權。所有的婦運份子,包括茉德在內,不禁開始鼓譟高喊:「騙子!」「騙子!」接著這些讓政府臉上無光的女人,就不分青紅皂白的被毆打、綑綁、送進了警局。

 

  其中,上流階級女性很快得到丈夫保釋,但藍領階級女性則是蹲在牢裡好幾天才被放出來。儘管上流社會的婦權運動者想要把同伴一起保釋,但她們卻無法在沒有丈夫同意的狀況下動用自己的錢財。這個微妙的細節,顯示了參政權只是女性各項權利中的冰山一角──女人沒有投票權的同時,也沒有合法管理自己財產的法律權利,沒有爭取子女監護權的權利,沒有不被丈夫毆打的權利,沒有不被工廠老闆剝削的權利

 

茉德成為女權運動者不成比例的代價,是失去家庭、兒子、棲身之所。

為了理念失去一切之後,茉德也加入監獄絕食的行列。

 

  投票權無法解決一切的問題,但卻是很好的象徵,象徵女人在政治與法律上,也同樣是個成熟自主的「人」,不比男人高貴,也不比男人卑賤。她們不是真的只想要投票,而是她們想要活得像個成人,不是個小孩子,也不是個物品。

 

  而這段覺醒的歷程,在女工茉德身上完全展現,她因為接受理性與信念的召喚,而遭丈夫趕出家門。她眼見同儕被丈夫多次毆打,她看見洗衣廠童工被老闆猥褻。過去看起來可以忍受的一切,在遭到無理的逮捕之後,全都變得赤裸、真實、再也無法忍耐。

 

  她從外圍的和平抗爭者,走入了核心,成為衝組前鋒,甚至參與炸掉政治人物別墅的行動。她從來都不是一個熱血瘋狂的人,她可以當個乖順的妻子過完一生。但只是表達自己的想法,就受到各種羞辱與孤立,使她變成了所謂的「衝組」。而連孤注一擲的炸彈攻擊,都被媒體封鎖新聞而不被報導之後,茉德與她的夥伴決定賭上更大的東西。

 

歷史照片顯示,當年女權運動者就被警察像牲畜一樣直接鏈在街頭,藉此羞辱打擊她們的意志。

 

讓1912年以後英國女權運動終於獲得世人重視的關鍵人物愛蜜莉‧戴維森,她曾在牛津大學獲得學術榮譽,但當時大學卻不承認女性的學歷。之後她成為家庭教師,跟最前線的強硬派女權運動份子。

 

 

  對於女性主義者來說,《女權之聲》是對於已知故事的重新詮釋,它濃縮地說完了一整個關於英國女權運動的故事,並不特別渲染,但是光是真人實事改編的部份,就足以成為一部震撼人心的電影。建議進電影院多帶點衛生紙,因為本片幾乎就是女性主義者的《忠犬小八》──雖然你早就知道事情會怎麼樣了,但光是看著它發生,還是會讓你淚流滿面。

 

 

 

 

2015金馬國際影展

女權之聲:無懼年代Suffragette

莎拉賈芙蓉 Sarah Gavron

2015好萊塢電影獎最佳女主角、配樂

你可能會喜歡

愛的千百種模樣:《我們的故事未完待續》(Me and Earl and the Dying Girl,2015)

用女性的視角,說她們的故事──《屬於她們的片刻》(Certain Women)

深入骨骼的階級不平等

內在革命之必要:《青春並不溫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