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電影的經典神話:《銀翼殺手》(1982),你會選哪一版本?

 

  公元2019年的天使之城–洛衫磯,會像是1910年代義大利未來派(Futurism)的創作中,高速動態下閃爍流動的光線及不斷變化的色彩?還是呈現出完全超出人類想像的未知面貌?距今30年前,《銀翼殺手》(Blade runner, 1982)以後現代科幻小說家Philip K. Dick《機器人會夢見羊嗎?》(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Sheep, 1968)一書為藍本,話說21世紀的人類,原來多數已遷徙至其他星球展開新生活,反而地球逐漸淪為無法成行、被淘汰的人們苟活的居所,儘管在未來城市仍然可見在雲端上的飛行車和摩天大樓、語音操作的高智慧科技,然而整體呈現的氛圍卻是宛如末世般的破敗景象;原本被限制只能待在外星球,負責各項開拓工作的機器人,因為他們無論在智力或生理結構上都遠優於人類,日子一久自然受到人類政府的顧忌,於是為了逃避警方底下的特種單位「銀翼殺手」強迫退休的消滅計劃,便分批躲藏到地球上龍蛇雜處的底層世界,並且盼望能尋求解方延長有限的生命週期。

 

 

澳洲漫畫家Ben Templesmith為小說所作的插畫

 

 

  如今已是揚名國際影壇的英國導演Ridley Scott,很難想像當年跨足好萊塢之路的第一部作品會是意外崎嶇。在此之前,Ridley Scott拍攝了兩部電影,一部叫作《決鬥的人》(The Duellists, 1977),描述法國拿破崙時期兩位軍官一連串的決鬥事蹟,以上故事原形的概念(諸如兩強相爭、從戰鬥中悟出生命意義),多年後再被導演重新置入格局更大的古羅馬歷史背景,便成就膾炙人口的好萊塢鉅作《神鬼戰士》(Gladiator, 2000);由於《決鬥的人》於當年受到坎城影展評審的注目,也讓20世紀福斯影業(20th Century Fox)一眼相中這位年輕導演,並且邀請執導下一部電影《異形》(Alien, 1979),並且採取當時剛在好萊塢盛行的海外合拍模式,將電影製作的場景直接就近設在英國倫敦城郊的謝伯頓片廠(Shepperton Studios),不但以1100萬美元的低成本預算贏得全球破億的票房收入,同時也一舉造就Ridley Scott於科幻電影的祖師爺地位。或許此刻Ridley Scott認為《異形》的票房成功,至少已為他取得正式進軍好萊塢的入場券,並且能在下一部電影中更加自由地發揮個人的創作意念,然而殘酷的現實結果卻是令人挫折不已。

 

 

《異形》開場的劇照

 

 

  簡單來說,從電影製作到發行的過程,《銀翼殺手》少見地碰上任何電影人都不願樂見的大小衰事:導演與製片人失和、劇本一改再改、拍攝時間延宕、電影公司撤資、發行版權爭議,再加上映後票房和評論的雙重失利,幾乎將這位原先受眾人看好的新科導演,壓得快喘不過氣。然而隨著時間的日積月累,《銀》在各方面對於科幻電影潛移默化的影響越是鮮明,甚至被後世影迷公認為第一部以「賽博龐克」(cyberpunk)為電影主題的科幻經典,同時也迫使各家評論不得不修正先前的觀點,承認無論在敘事或影像風格上,《銀》確實明顯超出當時好萊塢的主流電影範疇。日後已成為好萊塢一線導演的Ridley Scott,對於上述種種遲來的評價,一方面自然是感到欣慰,另一方面更激起他的雄心重新剪輯製作「導演版」,盼望能取代早先在諸多妥協下完成的「國際院線版」。

 

 

日後影迷則戲稱Ridley Scott為「導演版之父」 

 

 

  原則上「導演版」最主要的訴求,便是希望敞開觀眾主動聯想的空間,因此除了捨棄皆大歡喜的結局部分:Deckard和Rachael搭乘飛行車翱翔在晴空萬里的天空,同時一口氣刪除男主角Deckard穿插在電影中的十幾句旁白、畫外音(Voice-over);或許導演部分是針對當初這些片商迎合觀眾的設計表達不滿,並且期許今日觀眾能更注意劇情以外的畫面構圖、音畫對位等電影製作細節。然而平心而論,雖然可有可無的句子看似多與主線劇情發展無關,又像是為主流觀眾特別設計的劇情解說「輔助器」,但是它們在原版電影中,似乎正是催化、延展觀眾理解和想像的關鍵所在。倘若只有機會接觸到新版本的觀眾,僅憑藉著導演安排的故事鋪陳段落,那麼他們便很可能落入下述的理解困境:Deckard究竟是誰、過去為何?警長身邊的神秘人物Gaff的出身為何?銀翼殺手和機器人只是單純官兵與強盜的關係?1980年代和2019年人類社會的相似或差異之處為何?

 

 

  暫且撇開哪一版本孰優的爭議,其實導演的精心安排在電影中處處可見,例如,電影中來回盤旋在未來洛杉磯市上空的巨大飛行船,不實穿插播放標榜日本產品的廣告,似乎暗藏著這位來自英國年輕導演對於好萊塢電影工業的百般嘲諷:在1980年代日本財團利用過剩資本開始大舉瘋狂收購美國企業的浪潮,於是標榜著「世界電影夢工場」的好萊塢自然是名單中的首要目標;或是男主角Deckard和機器人Batty,在Sebastian那棟哥德式的神秘住所,最後那場少有對白、純粹以動作表現的追逐戲,完全展現出導演於藝術學院深造階段,在舞台設計和場景調度方面的個人才華。就像是再如何頂級的美酒,仍不免參雜肉眼看不見的雜質;任何電影史上的經典總是多少帶有瑕疵,然而在世代影迷心目中卻是留下難以言喻的完美形象,何況所謂「經典、完美」並非創作下主動產生的意義,少了觀眾的詮釋和共鳴便有如樂曲缺了譜,終究難以傳唱。

 

 

同場加映 

 

  雖然說當年《銀翼殺手》在影壇不被看好,然而Ridley Scott在視覺畫面表現的過人才華,以及對於科幻題材的豐沛想像力,卻是吸引仍處於剛起步階段的蘋果電腦公司注目,很快便以極高預算邀請Scott主導構思麥金塔電腦(Apple Macintosh)問世的第一支商業廣告,至今仍被視為廣告界盛讚為劃時代的傑作。

 

 

 

 封面出處:BRmovie.com

你可能會喜歡

從運動明星到薛西佛斯:《Rollerball》的荒謬與曖昧

不枉此行,不枉此生:《星際救援》

為善還是偽善?戴了禮帽的惡棍──《發條橘子》中的頹廢主義與暴力美學

Björk變了什麼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