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更快樂‧我們最幸福──《精通蘇聯料理藝術》

 

 《精通蘇聯料理藝術》不只是食譜,更是一部家族回憶錄和蘇聯史。

 

 

  關於食物,所有幸福的回憶都十分相似,不幸的回憶則各有不同。

 

  關於食物、關於回憶、關於蘇聯的幸與不幸,上述一句話就貫穿了整本書,雖然作者安妮亞拿了托爾斯泰的名句來改寫,但這可不是什麼安娜卡列尼娜的廚藝教學書。跨越一世紀、三個世代歷史的十道菜,《精通蘇聯料理藝術》不只是食譜,更是一部家族回憶錄和蘇聯史,從1910年代開始到21世紀,從羅曼諾夫王朝的末路到蘇聯崛起再到蘇聯解體,這每一個十年都充滿風雨。從(前)蘇聯人民的角度讀蘇聯史,終於重心不再只著墨於蘇聯對外的國際關係和內部的權力消長,而且絕對是部詳實且文字優美的庶民文化史。

 

  既然《精通蘇聯料理藝術》附上了料理食譜,就不能不提蘇聯時期的「那本書」。

 

  「那本書」指的是一本蘇聯時期居家常備料理指南,長長的原書名叫做《美味與健康飲食之書》(Книга о вкусной и здоровой пище)。這本在1939年出版的蘇聯飲食百科,一如所有社會主義國家出版品,無論他的主題為何,字裡行間甚至圖片都承載著意識形態,於是翻開書頁,還未見食物的影子,就是一段節錄自史達林在1935年11月在第一屆斯達漢諾夫勞動者大會裡所發表的演說,他告訴蘇聯人民們,革命不僅帶來自由,還有富足的物質和繁榮的文化生活。

 

  生活過得更好了,同志們,生活過得更愉快了。

 

  這是在同一場演說裡的「生活更快樂」咒語。

  又是一個如同北韓「我們最幸福」的喊話。當我們缺乏,我們喊話。

 

  充滿口號與喊話的生活意味著人民生活上的的各種缺乏,那段話裡從自由、物質到文化,甚至是「那本書」的主旨──食物都在匱乏名單之上,所有的僅是勞動和勞動,口號上所有的方向都指向一個烏托邦,但蘇聯從未能抵達。而「那本書」從裝幀到食譜內容卻又如此精緻而豐富,與現實生活產生極大反差,讓他成為一種不可及的神話。安妮亞的母親拉莉薩認清了這些謊言,從此將他束之高閣。

 

  當「那本書」與還是幅員廣大的蘇聯全民廚房聖經的時候,並沒有說食物是一種特權,但確實就是如此。飢餓和食物都具有力量,而食物便是蘇聯時期控制權力的工具,原有的俄羅斯飲食文化被公共食堂和機器人般的「新蘇聯人」概念取代,傳統上表示好客的「麵包和鹽」(Хлеб-соль)這時像是遙遠的形容,也許好客的心還在,但戰爭和錯誤的農業政策卻讓重要的糧食麵包也進入匱乏名單之列。

 

  《精通蘇聯料理藝術》有些故事讓人不禁想起魔幻寫實的《家傳大煎鍋》,例如身為前共產黨情報主管納姆外公的幾番穿梭於權力和死亡之間的經歷,越是真實的故事就越顯得奇幻;而幾個描述關於被神格化的列寧的段落,還有史達林那些令人嘆為觀止的各種稱號(從「全民族之父」到「所有兒童、退休長者、哺育的母親、集體農場工人、獵人、棋手、牛奶女工、長跑選手們最好的朋友」等等等等)這些則讓人差點以為自己在讀的是敘述北韓人民真實生活的《我們最幸福》。死神的形象隨故事流轉,極權統治者的行為模式卻像被複製貼上,然而時間證明了他們從未是神,而只是被放得太高的人。

 

  蘇聯垂死的最後時刻仍然以恍惚、憂傷的慢動作,在我腦海裡重複播放。

 

  相較於反黨的母親拉莉薩頭也不回地往前,安妮亞的文字讓人感受到他對「祖國」的複雜感受。離開蘇聯是幸運還是背叛?但這是條不能回頭的路,而且蘇聯這個曾經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也已經解體,現在的「回去」是探親、是回顧,家已經在美國了,而料理百科「那本書」羅列了各種食物和烹飪方法但卻少了一個味道。

 

  「鄉愁可是人類最可怕的情感啊。」

  這句話,是納姆外公說的。

 

  移居美國的安妮亞和母親拉莉薩終於還是在紐約的廚房裡用料理回顧歷史,每一道菜濃縮了十年的故事,按著篇章順序,吃完這各具特色的十道料理就過了一世紀。但1940年代有段難熬的飢餓,那是列寧格勒的九百日圍城,他們選擇了「糧票」作為這段十年的代表,生命的重量都懸在一張紙上,那是不可承受之輕。

 

  如果一個世紀的歷史一時之間太難以下嚥,那就翻開目錄點一道菜吧。

  Приятного аппетита! 用餐愉快!

 

 

 

《精通蘇聯料理藝術》中文書封。

 

 

書籍資訊

書名:《精通蘇聯料理藝術:包裹在布林餅裡的悲歡離合》 Mastering the Art of Soviet Cooking

作者:安妮亞‧馮‧布連姆森(Anya Von Bremzen)

出版:大塊文化

日期:2015

 

 

你可能會喜歡

這個時代暴動與迷醉的象徵:真假t.A.T.u.

《Roadrunner》:安東尼波登的走闖人生

說下輩子想當女生的少年猥褻犯:《不會切蛋糕的犯罪少年診療實錄》

僅是永遠的外國人──《東京未婚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