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石黑一雄榮獲諾貝爾文學獎。
授獎詞對石黑的作品的評價是:「在具有強大情感力量的小說中,揭露我們與世界連結的錯覺底下的深淵。」
多麼美麗又精準的評價,不禁讓人下意識想起他的代表作《長日將盡》裡,男主角史蒂文斯的畢生。
試想像一個畫面:兩個人分別站在兩道岸邊面對著彼此。兩岸的距離表面看起來非常近,大概一步就能跨越。可是往下一看,兩岸的底部卻是無限擴大的深淵——象徵兩人之間看似相近,實際上彼此隔著一個巨大的鴻溝。
石黑一雄筆下的人物就是這樣的狀態——溝通的徒勞、不可靠的敘述者、不可靠的記憶迷宮、不斷做出誤判而導致悔恨的人生。而《長日將盡》尤甚。
男主角史蒂文斯無疑是個鐵漢一名,終其一生都在落力實踐如何成為「一位偉大的總管」。
嚴己律人,做事一絲不苟,花了數十年人生寄困於達林頓爵爺的豪華官邸裡。因為已經見識過達官貴人們高談闊論國家大事、國際局勢;從貴族的書籍和口中鑑賞過英國田野風光的美景;深信爵爺是個睿智和有遠見的人。因此他深深相信,他不用遊覽各地,不必見識更多的人,只要好好地在爵爺的官邸認真工作,便能知曉天下大事,吸收各種知識了。
這種堅信,也助長了史蒂文斯的固執性格。
一個「偉大且一流」的總管,在打理這座能夠容納世界各地達官貴人的莊園時,勢必要將自己的私人情感放到一邊去。以至於面對他年邁的老父親,明知道他已經不再能適任繁重的工作,卻還是為老史蒂文斯安排了超出他能負荷的職務,間接導致父親的去世;面對能幹又聰慧的女同事肯頓小姐,明明對她心動,卻以工作場域不宜多想兒女情長之說,白白錯過了畢生摯愛;面對爵爺同情戰後德國萌生的危險思想,史蒂文斯不理會他人的勸說,堅持爵爺才是真正有遠見的人,結果二戰爆發後,爵爺飽受良心和愧疚折磨。
如此總總的記憶,在史蒂文斯那趟探視肯頓小姐的公路旅行中反覆如走馬燈般播放著。記憶一旦無限敞開,就無可避免地與史蒂文斯那被過份壓抑的情感產生衝突。石黑一雄用錯綜複雜、自相矛盾的憶述逐漸遞進,讓史蒂文斯的鐵漢心房如洋蔥般一層一層剝落。
「我又何需不承認呢,我心都碎了。」
當到了故事結尾,史蒂文斯與肯頓小姐分開時,我們才窺探到這個固執的傢伙那密不透風的心原來「心都碎了」,其張力之巨大,足以在讀者的內心流淌很久。
石黑曾在訪談中說過,當初寫完《長日將盡》後,有天晚上,他聽著Tom Waits用滄桑,富有飽滿情感的嗓音唱〈Ruby’s Arms〉,這首講述了一個士兵在凌晨時分離開睡夢中的愛人,坐火車離開的歌曲,被Tom Waits像浸泡在威士忌中的悲情嗓音唱得哀痛動人,其中一段,更是直白地坦訴這種要離開愛人的心境:
As I say goodbye to Ruby's arms.
Although my heart is breaking.
歌中的士兵與史蒂文斯一樣,都是選擇責任(服從體制)而非愛情的人,他們都在最後一刻意識到自己的選擇帶來了痛苦,但仍然無法改變結局。
石黑非常感動,他倏然發現壓垮一個鐵漢的,是某種近乎宏大、無以名狀的情意。正是因為這首歌,石黑才決定改寫故事結尾——讓史蒂文斯密不透風的心房開一點縫隙,讓讀者看到他為錯過的愛情心碎的瞬間。那麼一點點的縫隙,卻足以產生巨大的張力。
閱讀《長日將盡》是一場華麗的精神饗宴,尤其讀畢此書後,再聽那首〈Ruby’s Arms〉,足以讓人淚流滿面。
書籍資訊
書名:《長日將盡》 THE REMAINS OF THE DAY
作者: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
出版:新雨
日期: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