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一個沒有人類的世界:《喵的奇幻漂流》

 

《喵的奇幻漂流》劇照。

 

  人人都說奧斯卡獎本質上就是一場公關大戰,按照這個說法,《喵的奇幻漂流》是一部在資本遊戲下幾乎不可能得獎的電影。特別是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個個都是預算怪物,例如打頭陣的迪士尼《腦筋急轉彎2》成本就燒掉至少兩億美金,緊隨其後的《荒野機器人》更至少需要接近八千萬美金,同樣擁有一群死忠粉絲的《酷狗寶貝之復仇企鵝》不花上三千萬至少也要兩千萬美金,唯一量級與《喵的奇幻漂流》差不多的,則是來自澳洲的定格動畫《蝸牛少女回憶錄》,製作成本約四百萬美金,只多出《喵的奇幻漂流》二十萬而已。

 

  當然,數百萬美金仍然對台灣動畫長片而言是大成本製作。提醒一下,我們2023年金馬動畫長片得主製作成本為五千萬台幣,約合美金一百五十萬。

 

  在台灣,我們鮮少看到拉托維亞的電影,更別說其動畫。這個人口不到兩百萬的國家,人口數甚至少於台灣的十分之一,而人類發展指數更是在我們之後,然而最終來自拉脫維亞的《喵的奇幻漂流》卻得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

 

  《喵的奇幻漂流》所使用的Blender甚至是免費開源軟體,這讓本片打從在歐洲露臉開始就充滿話題性。說到歐洲,我們首先會注意到的是本片在歐洲受到極為高度矚目,原因很簡單,《喵的奇幻漂流》不只是拉脫維亞作品,同時也是與法國、比利時的合製電影,儘管它從頭到尾並沒有一句法語,卻擄獲了法國人的心。事實上本片不只沒有法語,更沒有任何一句人類語言,觀眾完全用肢體語言還有故事情節來試圖解讀動物們的意圖的,動物在動、鏡頭在動,而天地萬物都在本片之中動著,以一種有序的搖擺而動著。

 

  一種沒有方向的搖擺,一個沒有目的的漂流。

 

《喵的奇幻漂流》劇照。

 

  很難想像專門服務獨立製作電影的法國發行商「幽浮發行」(Ufo Distribution)是如何讓這部片進入坎城影展那群時間最寶貴眼光最銳利的文化上流階級眼裡。

 

  《喵的奇幻漂流》在北美則是透過老牌電影公司雅努斯影業(Janus Films)與幕後光影(Sideshow.inc)合作發行,目前在美國已經有超過四百萬美金的票房,在全世界則有接近兩千萬美金票房,看得出不少美國人為這群毫無政治主張的歐洲動物而著迷。

 

  《喵的奇幻漂流》的奧斯卡旅程以驚喜作結,這比正片裡的世界觀更美好。在電影裡,人類曾經存在過,但已經消失,從一開始黑貓居住的人類房屋,以及外頭的大小黑貓雕塑,還有牠與其他動物朋友們所經過的一切建築都充滿著人類痕跡。

 

  但沒人知道人類去哪了。

 

《喵的奇幻漂流》劇照。

 

  而一切正如英文片名的「Flow」一樣是漂流的、不定的,洪水毫無理由的開始,並毫無理由的結束,似乎與片中後半段揭示的蟲洞有關,但蟲洞本身通往何處並不是重點,重點在於讓從遊牧到定居的人類文明徹底毀滅。

 

  《喵的奇幻漂流》本身的觀看過程也極具「心流」(flow),「心流」作為一個在西方世界高度商品化的概念,它讓觀眾沉浸其中,看著五隻主要動物,包括黑貓、拉不拉多、水豚、狐猴、蛇鷲與環境還有次要動物們互動。牠們很長一段時間都在一艘小船上,但從一開始就沒有特別要去哪裡,只是隨波逐流。船隻,作為人造陸地以及主要舞台,讓這些動物們可以發揮本性盡情碰撞,其中帶來最多戲劇張力的毫無疑問是貪戀人類財寶與造物的狐猴,牠最喜愛的乃是人類留下的鏡子,而他對這些物品的喜好一度造成整艘船的危機。

 

  動物具有規劃生活的能力嗎?還是說所有動物都是天生的漂流者?跟隨自己基因的本能隨四季還有環境行動?總是鼓吹「活在當下」,卻不如動物天生的「活在當下」的人類觀眾在觀看過程可能不會想到這樣的問題,但可能會想起全世界最暢銷的冒險故事,也就是聖經裡的諾亞方舟,在大洪水中,諾亞帶著一雄一雌的動物上船,直到上帝用洪水滅絕所有罪人,以及沒罪卻被牽連的動物們為止。

 

《喵的奇幻漂流》劇照。

 

  《喵的奇幻漂流》沒有諾亞,甚至很難說有船長,在這個極小船上的極小社會中,組織是鬆散的,過程也是鬆散的。某種程度上這部片是當下短影音世代或者主流動畫長片的反面,前者講求緊湊、快速的情節與特效,後者以更高規格的方式與各種進步議題同行,但你很難看出《喵的奇幻漂流》有何訴求?

 

  氣候危機?道德寓言?我們試圖投射人類社會各種重要議題,但全都註定徒勞無功。我們唯一被告知的是在這種無常的生活中,能讓動物們生存下去的可能性,就是跨越物種的友誼,但你也不能說它是談論多元族群共存的電影,至少那不是真正的重點。

 

  動物在人類文化中被賦予意義,然而人類滅絕後其本色才在電腦動畫中被解放,考量到這並不是一部真正使用活動物為演員的電影,例如《農場我的家》、《如果驢知道》那樣的作品,導演金茲齊巴洛迪斯(Gints Zilbalodis)選用的角色畫風也無意去追求迪士尼那種極度寫實的《真獅版獅子王》獸皮風格。相反地,他巧妙的在花草植匹等背景與動物模組間做了風格差異的處理,特別是更加寫實的光影打在動物身上時,你會發現比起這些介於寫實與卡通風格之間的動物,大自然更是本片的隱藏主角。

 

  無論如何,《喵的奇幻漂流》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教科書範例,特別是在台灣因為有文策院而能有許多機會進行合拍電影的前提下。它一點都不拉脫維亞,但因為它,所有人再次記住拉脫維亞,正如它一點都不人類,但卻讓我們這些人類去思考一個沒有人類的世界。

 

 

 

電影資訊

喵的奇幻漂流》(Straume / Flow)─Gints Zilbalodis,2025[台灣]

 

 

 

你可能會喜歡

不枉此行,不枉此生:《星際救援》

肢體衝突過後,狗比狼更沒有能力和解

真正活在自己世界的可能不是川普:《狂人法則》

我們都想當自己生命的主角,卻往往活成了過客:《說不出口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