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山的另一邊是什麼?《雪水消融的季節》

 

2017年,台灣年輕情侶劉宸君與梁聖岳至尼泊爾健行,卻因當季罕見的大雪而受困於隱密的溪谷岩洞,最終僅有一人奇蹟般倖存。友人羅苡珊收到遺書之後,花費七年時間重返當地,拍下《雪水消融的季節》。

 

《雪水消融的季節》劇照。

 

  我們與許多事件擦身而過。有的事件大得像是香港時代革命或是武漢肺炎那樣,也可能小到如那些寫在個人帳號的觀影心得,抑或是日記裡對某本書的個人體悟。

 

  無論有沒有意識到,事件都悄悄的改變我們,大多以擦身而過的形式與我們相會。

 

  有時它粗暴的與我們正面對撞,宛如一場對向車禍。

 

  而車禍帶來的可能是空白記憶,就像一場覆蓋一切的大雪一樣,空白的記憶並不表示事件的缺席,而正好表明事件的被掩蓋。

 

  《雪水消融的季節》正是一部記錄了對向車禍般事件的電影。厲害的地方在於,它能把不在場的目擊者,逐步變為在場者,逼迫著一個個不在場者去進行回憶。回憶的目的是溯源,找出導致這一切的關鍵事件,而找出導致這一切的關鍵事件的目的,則是為了讓自己能徹底放下。一道解開的謎題便不再困擾人,宛如諾蘭的《記憶拼圖》。

 

《雪水消融的季節》劇照。

 

  你該去如何溯源這部電影呢?是該從那場2017年的山難嗎?是這場山難導致了羅苡珊放下筆拿起攝影機,從面向銀幕的一邊,走到銀幕另一邊嗎?而這場山難又何以發生呢?是因為劉宸君和梁聖岳遇見了百年一遇的大雪嗎?如果羅苡珊當初沒有在印度生病,或者更早的就加入了旅程,三個人的決策會比兩個人好嗎?而再往前追溯,如果羅苡珊當初沒有介紹梁聖岳給劉宸君,是否這一切就不會發生?

 

  要去問這些問題,就像諾蘭去拍《奧本海默》一樣,所有人都知道結果,也有許多人知道源頭,但過程呢?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哪些是關鍵因素,哪些是多餘元素?整部電影就是在探索這一切元素,因為其中有一個巨大的力量,這個力量推動著劉宸君與梁聖岳前往尼泊爾,也推動羅苡珊蒐集這些山難過後還有之前的種種線索。

 

  是這個力量讓《我所告訴你關於那座山的一切》得以在後來誕生,並催生了《雪水消融的季節》。這是什麼意思呢?一部紀錄片本身交代了這部紀錄片的誕生過程,而與此同時誕生了一個個新的生命,因為在此之前編輯羅苡珊、導演羅苡珊都不存在,而只有影評羅苡珊。

 

《雪水消融的季節》劇照。

 

  你當然也可以想像另一個平行宇宙,她面對這一切朋友的意外,選擇不拿起攝影機記錄,選在接過宸君給她的文字後,使其消散在虛空中,讓其停留在山友之間口耳相傳,甚至不會提及的2017年意外,畢竟山的危險不是一天兩天。

 

  所以你問我《雪水消融的季節》的魅力是什麼?是事件的釐清?是議題的深掘?是角色的拷問?亦或者是情感的抒發?我認為這些都不是最關鍵的原因,最關鍵的原因是那貫穿不同文本乃至於現實的力量,那不只是來自劉宸君看《碧海藍天》或者《沙郡年記》以及種種文本的個別影響,或者曉明女中或者性別認同給她的困境,裡面有一種超越這一切的,接棒的力量。

 

  那以各種具體面貌示人的力量誘引著人們持續前行,若在山,就要他走向山的另一邊,若在海,就要他走向海的另一邊,至於在生命時亦然。

 

  山的另一邊是什麼?

  海的另一邊是什麼?

  生命的另一邊是什麼?

  抱著疑問,人踏步前行,甚至開始追逐那現形卻未完全現形者才是其魅力所在。

 

  《雪水消融的季節》的構成本身便是一場場的追逐,以不在場者追逐在場者、以不知情者追逐之情者、以生者追逐亡者、以在場的文字追逐缺失的影像、以零碎的影像追逐消逝的時光......

 

  這正好解答了創作之必要,因為投入創作者都必須去解答一個問題,就是有什麼值得人離開生活投入創作?難道生活的問題還不夠多或者生活本身還不夠美好嗎?透過另一種媒介再將其展示出來有什麼好處?難道那之於生活不只是一種贗品嗎?

 

  虛構究竟是我們身體延伸的工具,還是我們心智的一部分?當我們大量的使用文字與語言乃至於影像,我們到底傳遞了什麼?而當我們在高談闊論所謂「真實」那到底又是指什麼?

 

《雪水消融的季節》劇照。

 

  今敏回答了這些問題,羅苡珊亦然。在製作一個作品時,能夠既投入卻又能後退一步,看清整個結構,或者試著指出其中的缺口與晦暗,難道不正是一個具有影評眼光的創作者才能做到的事情嗎?

 

  我們的生活有很多事件,我們的身邊有很多作品,但能夠讓作品媲美事件,產生同樣強度的共鳴的誠實作品卻是寥寥無幾,而既參入大量人工卻又極為自然的本片是國內少見的傑作,是必須到電影院裡體驗,並在細細咀嚼後得出個人理解的作品。如果這部作品沒有入圍金馬與其他優秀紀錄片一決高下,那絕對會是台灣紀錄片甚至是台灣電影界的一大損失。

 

 

 

電影資訊

雪水消融的季節》(After the Snowmelt)─羅苡珊,2024

你可能會喜歡

不在場的人影響最深:《月光下的藍色男孩》

成為天才路上的碰撞相遇:《我心裡的太陽》

沒有出路的無間地獄:《爆裂戰警》

尋找永恆的美:《絕美之城》(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