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風格,缺席的市場:《繁花》在臺灣未爆紅的原因

 《繁花》劇照。

 

  2023年底,由王家衛執導,改編自金宇澄同名小說的中國電視劇《繁花》在中國掀起了一股熱潮,然而在臺灣卻未能引起類似的迴響。本文將從中國影劇在臺狀況、王家衛熱潮、年代設定等面向,深入探討《繁花》在臺灣未能受到注目的原因。

 

  中國劇在臺灣市場的地位

 

  《繁花》在臺灣沒有爆紅的最主要原因,中國影劇在臺灣本身就不是最熱門的影劇類型。若以國家不以類型作為戲劇主要的分類方式,不論在文策院《臺灣電視產業調查報告》或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等調查均顯示,中國影劇都不是臺灣最為主流的戲劇,韓劇和臺劇才是最為主流且受歡迎的。

 

  有論者提到中國仙俠劇、古裝劇或是時裝劇逐漸取代臺劇的趨勢,不過《繁花》並非此類型的戲劇,因此在臺上市時無法趁勢走紅。再加上《繁花》並沒有在臺灣的主流串連平臺或有線電視播出,使其難以引起廣泛觀眾的關注。

 

  王家衛導演風格的轉變

 

  其次則是導演王家衛的風格改變。王家衛是香港在臺最著名的導演之一,早期電影如《重慶森林》、《東邪西毒》、《墮落天使》或《春光乍洩》等,無不是風格強烈而受到臺灣影迷歡迎。然而隨著近年作品風格的轉變,2013年《一代宗師》以後,王家衛便不在執導長片,其作品不再是內斂和深沉的鮮明風格。編劇的電影《擺渡人》也不再受到臺灣影迷的如此歡迎。

 

  《繁花》在風格上更接近《擺渡人》而非《一代宗師》以前的作品,尤其在視覺風格、美術表現和臺語粵語配樂挪用等議題上更是如此,導致《繁花》打著王家衛執導的名號宣傳,事實上卻不是影迷心中的王家衛風格,使得原本對其風格熟悉的臺灣觀眾感到失望和不適應。

 

  故事背景與觀眾共鳴的挑戰

 

  第三是《繁花》的劇情設定的背景問題。臺灣影迷熟悉於王家衛電影早期設定於香港的故事背景,因為千禧年前臺港電影與戲劇圈的交流甚多。當《繁花》將故事背景轉換了1990年代改革開放後的上海,這個歷史背景對於臺灣觀眾來說相對陌生。

 

  《繁花》所描繪的上海的穿衣風格也讓觀眾無法清楚辨識這是否是真實的90年代上海、王家衛所想像的上海或許是某個時期的香港。雖然臺灣也曾經有股票起落的黃金時代,也有服飾風格改變的時間,但這樣的經驗似乎無法直接對焦到上海的股票市場及服飾經驗。

 

《繁花》劇照。

 

  觀眾並不只是在看一齣華麗的戲劇,更重要的是必須對這個時間和地點產生共感,否則《繁花》就只是另一齣美術風格強烈的商戰戲劇罷了。

 

  語言與文化的距離

 

  最後則是粵語歌和臺語歌的挪用。王家衛自《擺渡人》開始,便不斷開始在片中加入翻唱的粵語歌和臺語歌。在《擺渡人》中因王家衛僅擔任編劇,甚至有傳言年輕的導演張嘉佳並不是真的對老歌有其共感,而是在王家衛的建議下加入的。

 

  這個傳言在《繁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證實,王家衛加入了大量90年代臺語、粵語和華語歌曲,一方面確實可以讓臺港中觀眾拉近彼此的距離。另一方面,當一位上海人如寶總以其不熟悉的語言時唱著「愛拼才會贏」,這樣的運用顯得相當不自然,缺乏文化背景的支持和解釋。寶總只是為了唱而唱,而不是真正了解「愛拼才會贏」的歷史背景,反而加深了上海與臺港熟悉這些配樂的觀眾的距離。

 

  王家衛與臺灣

 

  總結來說,《繁花》在臺灣沒有爆紅並非毫無原因。筆者認為王家衛風格的改變是最核心的問題,導致臺灣核心王家衛影迷流失。而臺灣普遍觀眾不易接受《繁花》的原因是韓劇和臺劇更受歡迎。《繁花》並不屬於古裝或仙俠等近年爆紅的中國影劇,難以乘著中國影劇的風潮。《繁花》設定的故事背景對臺灣觀眾來說過於陌生,多數觀眾並不熟悉90年代的上海。

 

  其挪用的粵語和臺語歌曲雖然對臺灣觀眾非常熟悉,可惜一旦被不會說臺語或粵語的演員使用,便突顯了缺乏實際文化連結的事實。王家衛放棄了早年的電影風格,轉而迎向中國市場的口味。《繁花》在中國取得優秀的成績,如此的風格轉變導致的市場成功並無法轉移複製到臺灣,因為《繁花》本來就不是為了臺灣觀眾製作的

 

影劇資訊

《繁花》(Blossoms Shanghai)─王家衛,2023

你可能會喜歡

香港,一個關於喪失與守護身分認同的故事:《時代推著我們前行》

在《盲山》,女人不是人,是動產

因為我是假的,你才能永遠擁有我:香港的命運是《幻愛》

繼大俠梅花鹿之後:《狸太怨》的當代復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