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妹的老公是昌粉,他們生了一個孩子。
我討厭他,我妹更討厭他。」
─女性友人,2022
有女性女人向我抱怨,身為忙碌的專業人士,若不藉著線上約會程式就很難認識異性,但約會軟體上面的男性,基於檔案揭露設計等等因素,卻很難在第一時間看出政治傾向,友人認為這是在浪費她寶貴的時間。
我問:「政治立場相同是談戀愛最關鍵的因素嗎?」因為這位友人並非政治狂熱者,日常也極少公開談論自己的政治意見,卻對潛在浪漫關係先設立了政治立場的界線,讓我感到十分好奇。
於是她告訴我,妹妹老公變成昌粉的故事。比起黃國昌實際上是怎樣的人,她更不喜歡的是那些把自己投射在黃國昌身上的昌粉。具體來說,她認為昌粉「滿嘴牢騷」、「自命不凡」、「認為全世界都欠他」、「覺得自己是沒有受到重視的先知」,因此擔憂,要是無視這樣的潛在政治立場與背後的價值觀差異,最後跟一個自己不喜歡的人卡在一起,恐怕比單身還糟。
她說:「就算想要假裝不知道,但有時候線上聊一聊,約出來見面,結果對方說他支持柯文哲或黃國昌,實在也很難繼續對話。我覺得我跟那些人價值觀就是不一樣,不要浪費彼此的時間比較好。」
這就是我身邊活生生的「柯粉昌退散」案例,也正是因為認識「尋找浪漫關係時,深受政治立場不同困擾」的女性,我開始了關於台灣婚齡女性在線上交友檔案上標示「柯昌粉退散」此一現象,以及這是否能夠放進更廣大的社會科學框架中的相關研究。
美國女性也有「柯昌粉退散」現象
2023年,一名美國女性網友在網路論壇上抱怨約會對象隱瞞自己的政治傾向浪費彼此找對象的時間成本:「已經連續兩個人了!明明跟我說你是自由派,怎麼約出來之後露出原形變成保守派?氣死我了!」
下頭的女性網友則紛紛安慰,說她並不孤單:「他們不都是這樣嗎?明明是保守派但都在私聊時假裝自己自由派騙你出來!」「那些檔案釣魚的傢伙就是沒有想要找長期的一對一關係,才會連這個都騙!」
說到這裡,先解釋一個可能的誤解,首先,我並沒有暗示「柯昌粉」與「非柯昌粉」之間的區別就是保守派與自由派的差別,事實並非如此。
每個國家因為面臨的社會挑戰不同,而有自己的政治立場歧異點,在美國或許是對於女性生育自由、擁槍權利、稅制等等的所謂自由派與保守派之分,在台灣則有藍綠白之別,而藍綠白三個陣營之間,當然也有如同 Reddit 原帖所提到的「溫和派」光譜漸層,但溫和派的存在並不能抹去藍綠白各自象徵的集體意識投射。
柯文哲與黃國昌代表了某一種價值,某一種思想傾向,他們的忠實支持者身上具象了一些反映社會問題的集體精神特徵,而有不少女性覺得,在擇偶上這是大忌。
「柯昌粉退散」現象具有「跨國性」這件事情真正的意思,並不是指全世界對女性存在造成心理乃至實質威脅的政治偏好群體具體來說「全都」信仰什麼價值,而在於他們面對社會生活與政治現實難題時所表現出來的態度,具有異曲同工之妙。
沒人要跟他們結婚:從約會極化到婚姻極化
距今超過十年前的2013年,美國政治學界不約而同地出現了兩篇非常有趣的研究,分別以量化資料和實驗的方式,指出美國適婚年齡者考慮約會對象時,已出現明確的「政治先於浪漫」的現象,線上交友則讓這個現象更顯劇烈。
研究顯示,在交友軟體上,如果所屬黨派相同、甚至只是大致上對於自由或保守的意識型態相近,兩人展開首次聊天、以及繼續聊天的機會都大幅上升。同時,研究已顯示,線上交友在近十年內,已取代共同朋友介紹、父母介紹、職場認識等等途徑,等等成為適婚單身男女認識對象的主要管道,因此上述現象在十年後變成了統計數據證實的「婚姻極化」落差。
其中,2013年來自耶魯大學與史丹佛大學的研究顯示,政治立場與教育程度相媲美,是預估潛在伴侶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這份研究同時還以實驗證明,線上配對時如果對象的政治立場與對政治感興趣程度和自己相似,受試者會覺得對方外貌更具吸引力。
研究者擔心這樣的傾向長期而言會損害美國,指出過往其他研究顯示,父母政治觀點不同時,孩子比較可能屬於溫和派。雙胞胎研究顯示,某些政治信仰具有遺傳傾向,研究者擔憂政治立場相同者的後代可能傾向於更極端的意見。
同年來自邁阿密大學和布朗大學的研究,則直接算出了長此以往美國會以什麼樣的速度毀滅。他們用電腦模型來推論這些擇偶選擇對多代意識形態極化的影響:「如果一切保持不變,極左和極右的意識形態個體數量將在 5 代後增加近 2 倍,在 25 代後增加 2.5 倍。」
這份研究同時還建立了一個發人省思的假設:「配偶在政治態度上的一致性並不是關係過程中趨同的結果,也不是配偶最初根據政治偏好選擇對方的結果。」等於再度推翻了過去「丈夫會主導妻子政治意見,使兩者趨同」的舊印象。但這也不表示大家都有意識到自己在選擇同類,研究者分析約會軟體資料發現,人們會選擇與自己政治立場相近的人談戀愛,但未必知道自己正在這麼做。
歐巴馬的鍋?川普的鍋?
上述兩份2013年的研究都以「擔憂美國的前景」作結。必須注意的是,當時川普尚未當選總統,研究設計時問的問題都是關於答題者對於歐巴馬政策的看法。換句話說,儘管身為有色人種的歐巴馬出任總統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而他確實也是一位形象絕佳、操守良好的政治人物,但在他的任期內,美國社會開始更快走向分裂。
若是不負責任的驟下結論,我們甚至可以說:不是因為川普上台所以美國前途堪憂,而是反過來,因為美國前途堪憂,川普才會上台。
到了2023年,美國人發現兩件事:年輕女性自由派比例暴增一倍,但年輕男性卻一反常態有越來越支持保守派的趨勢;自由派女性寧可保持單身,也不願意嫁給不支持生育自主的保守派年輕男性,這導致自由派男性比非自由派男性更容易找到約會對象乃至結婚。
芝加哥大學 Norc 的統計發現,過去十年中,性別的意識形態和政治路線出現兩極分化──年輕單身男性一直在向右移動,女性單身者則向左移動。我們都知道,長遠來說每個世代中的年輕人不分男女都相對更容易支持自由派,但此一傾向在最近十年內有了一些奇怪的改變,年輕男性的逆向右傾特別引人注意:
1980 年代初,年輕單身男性中約有 10% 屬於保守派,如今這一比例已上升至 15% 左右,反觀單身自由派青年男性的比例卻一直保持在 18% 左右。下圖顯示美國年輕女性在最近十年大幅左化,而男性右化。
一些人開始討論,這樣的現象似已加劇美國社會低落的結婚率。他們注意到一個痛苦的事實:「原來女性也有政治立場,而且會拿來擇偶」。2023年11月,《華盛頓郵報》社論登高一呼,呼籲現在的美國人不應該那麼看重政治立場,「政治是人們身分的一部分,但遠非最重要的部分」,站在道德制高點擔憂「美國婚姻即將崩潰」。
其實說白一點,由於美國自由派男性並沒有找不到配偶的問題,《華盛頓郵報》真正呼籲的不是「大家不要那麼看重政治」,而是「年輕女人不要那麼看重政治」。這樣的觀點事實上就是在說:「你們女人現在為什麼要開始用政治擇偶?不能跟以前一樣不管政治就好了嗎?
在 2022 年保障美國女性生育自由長達半世紀的「羅訴韋德案」被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推翻,紅州紛紛限制當地女性生育自主權之後,女性很難不覺得《華盛頓郵報》社論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當保守派主張的是剝奪女性曾經擁有過的法律權利,包括決定不要孩子的權利、無過失離婚的權利、拒絕丈夫行房要求的權利,那麼她們唯一還能「合法保護」自己的方法,就只剩「不要嫁給保守派」。
厭女引路人
美國年輕保守派男性跟台灣柯昌粉男性在某一件事情上有驚人的相似度,他們都認為:
「現在女人就是過太爽了。」
「社會根本就沒有性別不平等。」
「女人應該要學會教訓。」
「我覺得現代男性比女性更弱勢。」
他們就是那些會因為女人「選擇單獨在森林裡遇到熊而非男人」而生氣在網路上蓋一百多層樓留言強迫你不可以選熊的那種人。
而美國跟台灣,都有人忙著幫這樣的人說話,說他們只是被那些每天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厭女引路人」給影響,好像如果台灣政壇如果沒有出現柯文哲,這些人與他們的想法就會通通消失,或者美國人全都只是被川普或一些奇葩男權運動網紅給帶壞,然後主張女性應該要理解跟包容他們──是嗎?這是政治寬容的抽象問題嗎?還是我們的生命安全與生活品質的實質問題?我們有義務對自己厭惡的群體產生好感跟慾望嗎?
答案都是否定的。
線上線下的高純度柯昌粉對台灣女性的觀點其實十分詭異,他們一邊認為女性已經強勢到沒資格主張平等,另一方面如果柯文哲與黃國昌立場和行為完全一樣但性轉成女人,他們就不再認為對方是社會良心、正義化身,而會覺得「老歐巴桑這麼兇很噁心投不下去」。
「因為我比你們都值得」
關於近十年來性別平等在全世界幅度的反挫,我們固然可以用埃爾茲貝塔‧科羅爾茨、阿涅什卡‧格拉夫所主張且十分有說服力的說法,亦即反性別運動是一種「全球運動」,反性別言論應該被理解為對「新自由主義作為社會文化形式」的反動批評,才能理解其運作邏輯。但找到其脈絡,理解其動機,看穿其背後想要隱藏的恥辱跟焦慮,不表示我們就要容忍這樣的行為。
柯昌粉當然不是只因為天性邪惡所以對女性有很多冒犯甚至具威脅性的看法與發言,他們在新自由主義崇拜市場所造就的「優勝劣敗都是個人責任」遊戲規則中感到焦慮,藍領階級固然因此感覺到痛苦,中產階級的「中產性」也正在消失,僅憑著自身的努力,無法享受與父母輩相同的物質回報,這樣的人會想找人來責怪。白領階級如今比以往更常在職場與各種場合上與女人競爭,反而更加促發他們想要貶低女人的慾望。
如果要用一句話描述柯昌粉給人的感覺,那就是「我過不好都是別人害的」。他們相信新自由主義格局底下功績主義的幻想,「因為我值得」──我這麼好,我這麼努力,我這麼聰明,為什麼得不到我要的東西?如果沒有馬上得到他們自認「值得」的東西,或者不是以一步到位天降奇蹟的方式得到,就會開始怨懟咆哮,真是太離譜了。
這樣的人為了維持「因為我值得」的幻想,可以把整個國家都丟到公車底下輾爛。而女性正是因為看穿了自己好像沒有比國家更重要,恐怕關鍵時刻也會被丟到公車底下,才會在交友檔案上寫「柯昌粉勿擾」。
其實,柯昌粉的求偶市場問題,答案也很簡單。讓我引用他們英雄的說法:
「我欠你是不是!?」
(本文部分改寫自 2024 年 5 月 3 日作者於哲學星期五演講內容,並加入問答階段的聽眾提問予以進一步闡述。
首度發表於《思想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