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反應熱烈的動畫《葬送的芙莉蓮》上映,在這部作品看似緩慢而沈穩的步調當中,卻有許多作者群在潛意識裡或隱或顯的民族主義等政治觀點。主人公芙莉蓮與魔族的爭鬥裡,不免有人會將這樣的對抗態勢適用於當今台灣的政治局勢。與此同時卻有許多人反對,其中的意見不乏有認為是強作解人;也有人認為不該將這部作品「泛政治化」。
然而作為一部大眾作品,《葬送的芙莉蓮》當然允許被以各種角度加以解讀,更進一步,這部日本式的奇幻類作品當然也能(該)讀出屬於東亞後進國家的國族敘事.而這樣的國族敘事,當然也能適用屬於其中一員的台灣。接下來,本文將對《葬送的芙莉蓮》的劇情做文本分析,解釋當中的政治性敘事。
東亞後進國家的政治敘事I:「魔族」與「攘夷」
解讀《葬送的芙莉蓮》最顯而易見的線索,在於角色的名稱,無論是勇者欣梅爾、主人公芙莉蓮,以及其他的重要角色,其實都是德文的音譯(欣梅爾〔Himmel〕是天空之意,芙莉蓮〔Frieren〕則是凍結),為何會用德文來取角色名?除了近代以來德國對日本無盡的文化影響與繼受,當然也關於兩個國家相近的歷史情境,即,這兩個國家都是在現代化與國家建構上晚於先進的歐洲強權(英、美、法),而招致侵略的案例(拿破崙、培里)。對於弱肉強食的國際社會,日本與德國都有著異乎他國的敏感。因此「尊王攘夷」才會成為幕末日本推動現代化改革的政治口號,然而「尊王」與「攘夷」孰優孰後則眾說紛紜,雖然一般的看法會將重點擺在前者,但有些思想家認為,後者才是邁向明治國家的政治動機。
藉由芙莉蓮之口,我們得知魔族只是會說人話的怪物,語言對於魔族而言不過就是蠱惑人類,好使其暴露弱點而趁其不備的工具,因此必須警惕魔族的一切的巧言令色。這樣「精神國防」的理解,我們可以從江戶後期的攘夷論者,會澤正志齋的思想堂奧一窺一二,在其著名的《新論》的段落當中,就提到(基督)宗教作為歐洲列強侵略他國的意識型態武器:「故欲傾他人之國,則必通其市窺其虛實,見可乘之機則舉兵攻之;不可則唱夷教煽惑民心,民心一移則簞瓢相迎,莫之能禦」。透過語言煽惑人心,達到支配乃至攻克他人的目的,自幕末以來日本思想家就警惕在心,而能破除此一謀略的,則是去揭露敵對方「名為和談、實為侵略」的意識型態。
當魔族派遣使者前往人類領地,想要藉由「和談」誘騙人類解除防禦;以及人類救下魔族少年卻最終招致養虎為患時的場景,除了說明敵對方絕對的異質性(魔族終究無法瞭解人類情感與價值),也解釋了語言的欺瞞性與作為政治鬥爭的工具性。強權環繞的近代日本史,不僅讓日本獲得施密特意義底下的「敵友政治論」式的啟蒙,更讓日本對與異民族的文明衝突有其獨特的理解,而這都反映在《葬送的芙莉蓮》正反派的衝突描寫當中。
東亞後進國家的政治敘事II:時差及其追趕
當提及《葬送的芙莉蓮》這部作品時,許多人不約而同地會提到芙利蓮為了回應勇者欣梅爾的情感踏上冒險的路途,而這都是因為芙莉蓮當時不夠發達的理解力未能「及時」回應勇者的感情。「追趕」與「時間差」成為本部作品最為顯眼的主題,然而,儘管本作以芙莉蓮近乎永恆的壽命與人類的會死生命之間的對比,鋪陳了時間差與追趕的徒勞,然而在與魔族的對抗中,也凸顯了追趕時間差的重要:沒能打倒的魔族,就在找到打倒方法之前將之封印。這種對時間差的理解,也反映了近代日本的重要主題(或詛咒):追趕先進國家。
文學家夏目漱石在其經典的演講《現代日本的開化》當中,提到了後進國家日本必然徒勞無功的命運:努力追趕先進國家,但追到時別人早已更進一步,如同永遠跑不過烏龜的芝諾悖論一般,日本只能在西方先進國家亦步亦趨,但不追趕又會讓自己淪落為嬴弱可欺的落後境地。只能期許日本在追趕的過程途中不至於陷入神經耗弱(這是夏目漱石自留學英國以來一直自陳的症狀)—徒勞但不得不然的追趕,是近代日本的基調(及其悲劇的根源),對於時間差與追趕的意識,並付諸令人折服的努力,都是包含芙莉蓮在內的、日本文藝作品中常見的主題。
東亞後進國家的政治敘事III:東洋道德,西洋技藝
在《葬送的芙莉蓮》中,藉由芙莉蓮的師傅,大魔法使弗蘭梅之口,我們得知魔族是「沒有家庭觀念、崇尚個人主義、弱肉強食、執著於競爭、沈溺於誇耀、仰賴特異個體(天才)」的社會,相對比的精靈與人類社會則是「有人倫觀念、講究傳承、扶植弱者、刻苦內斂、謙遜、依靠集體與結盟」的社會。這樣的對比形式,簡直可以讓人不假思索地聯想到幕末思想家佐久間象山的「東洋道德、西洋技藝(東洋道徳、西洋芸)」,意思就是說,依照東洋的秉性操持西洋的技藝,一定可以在強權爭霸的世界當中站穩腳步,有文明的一席之地。
而芙莉蓮也在師父的師傅之下,收斂魔力、掩蓋鋒芒、低調行事、鴨子划水般改良魔法,直到「扮豬吃老虎」之計終於生效,將「殺人魔法」減弱為「普通攻擊魔法」,並斬殺大魔族於傾刻之間。這不僅是日本人最愛的逆轉勝,更是所有人都喜愛的、根基於對敵手的徹底理解,窮盡一切之後結果沒有意外的奮力一擊(儘管因為芙莉蓮過長的壽命而顯得游刃有餘)。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
在台灣兩極分化的政治環境裡,總有人抗拒將大眾作品做現實解讀的聲音。然而動漫作品及其所處的環境本來就是、也該是自由的,不該因為個人好惡而阻止聯想,但詮釋是否得宜,卻也是可以客觀判斷的,諸如,是否符合作品本身的文化脈絡以及,是否對於現況有所助益。
《葬送的芙莉蓮》背後那凸顯的內斂、執著努力、講究傳承並時時刻刻的警惕,確實是眼下台灣所必須重視的魔法也說不定。無意厚實國防、輕縱威權政黨、忽視民粹張揚…過去未能完成、走錯的歷史已無從追悔,然則來者可追。更何況台灣未竟的民主與自主國防之路,確實也需要吾人不懈的奮鬥與積累。在沒有芙莉蓮的現實世界裡,筆者由衷希望台灣能有芙莉蓮的努力與結局。
動畫資訊
書籍資訊
《葬送的芙莉蓮》(葬送のフリーレン)─山田鐘人、阿部司,2020開始連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