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羅妮亞·索科爾沒有毛邊:《她與她的自畫像》

 

阿波羅妮亞·索科爾是當前新生代最受矚目的法國畫家,《她與她的自畫像》捕捉了成名路上13年的坎坷時光。

 

  拍攝自己的朋友不是少見的事情,特別是在這個每個人一台手機,處處皆是短影音的時代,但記錄自己的朋友長達十三年就很少見了。

 

  而當你所拍攝的朋友,是當前新生代最受矚目的畫家時,那這段紀錄了她從無名到成名的種種影像,更彌足珍貴。

 

  初看阿波羅妮亞·索科爾(Apolonia Sokol),你會很容易想起另一位迷人的女畫家芙烈達·卡蘿,不是因為她們都熱衷於肖像畫,而是因為她們都有連成一線的眉毛。

 

  差別在於阿波羅妮亞會選擇剃掉它。

 

《她與她的自畫像》劇照。

 

  這是這部私密拍攝的紀錄片捕捉到的其中一個細節,或者也是一個象徵,有別於你看到的百分之九十九藝術家自傳電影,阿波羅妮亞的性格極為溫順,哪怕她的父母是地下劇場的經營者,從小就過著波西米亞的生活,她的好友更有流亡法國的女性主義社會運動團體「Femen」領袖奧薩娜·沙奇科(Oksana Shachko),但你幾乎看不到阿波羅妮亞在本片裡大吼大叫甚或者是摔爛東西,至於波西米亞藝術家標準配備的大麻或其他精神物質你都沒有見到她在使用,跑趴或者燦爛的多段開放式關係更是缺席其中。

 

  當有人強迫你搬離此地、討厭你的女性主義朋友,就放一把火燒了你家,就算是一個普通人,情緒崩潰都是正常的,更何況是更加敏感的藝術家?

 

  片中,看阿波羅妮亞畢業展的評審說:「她這個人比她的畫更有趣。」但在我看來完全是相反的,至少在紀錄片裡,多數時刻她都只是個漂漂亮亮的工作狂,有別於芙烈達·卡蘿,她不受感情控制也不醉心於政治,甚至每次被評論家出言貶低時,即便是私下對著鏡頭反應,都表達出驚人的大方與開放性。比如,她全盤接受評論家的意見,並毫無障礙地複述這些與作畫者身心狀況直接連結的評語,諸如「畫得太快太急於求成」、「角色畫的像殭屍,反映畫家對於對象的無愛」、「正處於相當危險的情況,不是成為一名出色的畫家就是完蛋」。當她對本片導演與多年好友莉雅・格洛(Lea Glob)吐露她對這些評論說得有多中肯的感想時,她無比的誠懇且無助。

 

  此外,電影沒有特別強調的是,畢業於法國美術學院(É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es Beaux-Arts)的阿波羅妮亞基本上也算是個學霸,作為一所具有超過兩百年歷史的高等美術學校,那個畫出裸胸女子舉著法國國旗的德拉克洛瓦就是她的老學長,這解釋了何以後來如此出色的阿波羅妮亞當初怎麼會被低估,這間美術學院菁英薈萃,「生長在波西米亞家庭」的阿波羅妮亞在其間顯得十分格格不入。

 

《她與她的自畫像》劇照。

 

  阿波羅妮亞與芙烈達·卡蘿另一個相似處是,她們都具備著某種幽默感或者樂觀精神,前者終身必須承受病痛折磨與愛人毫無下限且背棄承諾的花心,後者則得面對比如居住的劇場被人放火燒、畢業作品不受待見而不能入選,甚至人好不容易到了美國洛杉磯,卻發現那裡是要她一個月畫十幅巨型作品的黑心企業,甚至差點遇上當時還沒被抓去關的哈維‧溫斯坦。儘管有些人會以芙烈達·卡蘿是超現實主義藝術,阿波羅妮亞是具象藝術(Figurative art)來反駁,但你還是會發現兩人在內在上頗有相似之處,只是在不同時空環境下有了不同外在脈絡。

 

  《她與她的自畫像》用某種剃毛的方式去除了貼身拍攝阿波羅妮亞原本可能拍到的「毛邊」,或許是好事,也可能是壞事。好處在於,讓這部記錄片更接近阿波羅妮亞的畫作,銳利的色塊所構成的親朋好友肖像畫,如同片中時常穿著時尚與得體的阿波羅妮亞五顏六色的服裝配置。壞處在於,作為一部記錄長達十三年的作品,總會讓人期待看見這名年輕有為的藝術家選擇刪去的往事。比如片中阿波羅妮亞與美國經紀人在畫室裡的對話,導演就因應其要求而關閉了攝影機,而我們對於阿波羅妮亞何以離開美國的原因也僅僅停留在朦朧的認識,特別是中間我們一度看到她拍了很多宣傳照,彷彿事業總算要從蔭谷中上升時。

 

 

 

電影資訊

《她與她的自畫像》(Apolonia, Apolonia)─Lea Glob,2023[台灣]

[女性影展售票資訊]

你可能會喜歡

《維多莉亞沒有秘密》:完美收場後的一些思考

別笑,大家都是人礦:《鋼之鍊金術師》是一部反烏托邦作品嗎?

《尋秘街拍客》:街拍女王薇薇安‧邁爾

死掉的是受害者,活下來的是怪物:《都是你們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