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尊重孩子,所以不生孩子:《生兒為人是何苦》

大衛・貝納塔認為,即便在最好的情況下,出生也不是禮物或奇蹟,而是傷害和強加。

 

 

「女人就是子宮,女人就是墳墓。」──芬蘭諺語。

 

  克蘇魯神話作者H.P. Lovecraft曾這麼寫道:「當犬儒不錯,當隻滿意的貓更好,最棒的還是打從一開始就沒存在過。」Lovecraft相信,人透過出生而非自願被帶來世界上,被拋進一個寒冷而且無垠的宇宙裡,是一件殘酷的事情。存在本身就是一種傷害,即便自願終結生命也無法減少這種損害半分,這個想法與南非哲學家大衛・貝納塔若合符節。

 

  貝納塔在原名為「Better Never to Have Been」的著作《生兒為人是何苦》中,論述了何以他相信人類拒絕繁衍將是一種更為道德的選擇。

 

  首先,創造新的人類時,從未也絕對不可能得到對方的同意。其次,當人類出生於世,無可避免就會走向死亡的終局,可能很快、可能很慢、可能很痛苦、可能沒那麼痛苦,但出生無論如何勢必是毀滅的開始,「從搖籃到墳墓」用以描述人的一生其實一點都不精確,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子宮通往墳墓」。活著本身是痛苦的,任何快樂的瞬間都轉瞬即逝,痛苦的時間通常卻很漫長,因此有「慢性疼痛」而沒有「慢性快樂」之說。除此之外,因為人類這個物種堅持自己必須存在,造成了每年數以億萬計的其他生物陷入折磨跟死亡,無論是基於被當成食物,或者只是人類擴展生存領域導致的附加傷害。

 

  衡量利弊得失,貝納塔認為人有道德義務去抗拒自己的動物本能跟自私心態,不要把新的人類帶入世間。因為,即便在最好的情況下,出生也不是禮物或奇蹟,而是傷害和強加。

 

  出生:一種難以擺脫的不利處境

 

  提議人類集體滅絕當然是十分違反直覺的主張,畢竟就跟其他大部分的生物一樣,人類傾向於樂意繁殖後代。然而,貝納塔的想法不是自己獨有,而是隸屬於一個十分古老而且散落在不同文化之中的哲學思考模式──「反生育主義」。美國法哲學教授尚娜‧席芙琳同樣也認為,生育是有道德問題的行為。她舉出四個理由佐證其主張:不採取任何動作的話,不會對任何個體產生重大損害;採取動作去生育的話,被生出來的那個人可能蒙受十分重大的傷害;被生出來的人除非付出極度高昂的代價,否則無法擺脫被生到世界上來的這個狀態;社會總是假設人們必然同意被生出來,但問題是他們事前根本無從同意起,而出生在世的損害卻全由其承擔。

 

  無論從任何角度來看,反生育主義的邏輯都是完全正確而且顛撲不破的。出生在世的損害會一直持續,唯有透過自行選擇死亡才有辦法提早解除,但不管是貝納塔或席芙琳都不認為自我了斷是真正的解決之道。席芙琳認為,選擇死亡儘管可能是個體的自我意志,但付出的精神、肉體代價都十分高昂,而且可能造成個體本身極度的恐懼跟痛苦。貝納塔則是認為,當人被生到世界上夠久,久到已經可以開始理解到自己的不幸之時,斷然選擇死亡也會造成其他人的傷害跟痛苦,而他的論述是建立在「最小化」痛苦的前提,因此即便他相信人皆有權結束生命,貝納塔也完全不覺得是解決被迫出生為人這個問題的最好解方。

 

  「生育下一代是幸福」這個意識型態主宰著人類社會,它帶出了人類與其他沒有哲學思考能力的動物比較接近的一面。讓自己的物種存續,讓自己的基因存續,基於這樣的原始動機,人們生育子女。貝納塔提出,除了動物本能之外,「自欺的樂觀主義」也扮演催生的重要角色。自欺的樂觀主義者喜歡說一些沒有證據支持的經典名言,譬如「孩子會自帶財庫」、「等你年紀到了自然就會想生」,他們甚至推動「孩子幫父母洗腳」感謝父母把他們生出來的活動。

 

  這些樂觀生育主義者通常對於解決現代社會不利於新人類誕生的各種問題都不太上心,空有一股莫名的激情,認為只要把子女養大,一切問題都可以丟給下一代解決。貝納塔更指出,大部分的人決定生育子女都是基於自私,因為他們「想要孩子」,因為他們人生的這個階段「要有孩子才可以」,他們的決策過程中就只想過自己有多想要孩子,沒想過孩子要不要出生在這個世界上,不啻於把子女當成人生破關成就解鎖。

 

  以「愛」為名的自私舉動

 

  當然,無需否認這樣的父母心中也有「愛」,儘管愛有可能是一種後天的想像跟自我實現的預言。貝納塔並不否認父母子女之間的愛是真實的,只是這份情感沒有偉大到足以彌補製造生命出來的傷害。2019年,一名來自孟買的印度男子拉斐爾‧賽謬爾公開宣告自己想要以一盧比的金額起訴父母無故把他帶到世界上。賽謬爾此舉的哲學宣示成分更多,畢竟他只要求微薄的一盧比賠償。但是在詢問如何起訴的過程中,一名法官警告賽謬爾「你一定會因為浪費法院的時間而被罰錢」。

 

  接受《衛報》訪問時,賽謬爾說其實他的生活過得並不差,而且跟父母關係很親密。問題並不在於他愛不愛他的父母,也不在於他現在日子是否過得去,而是他根本沒有同意過要出生。賽謬爾表示,希望自己發起的行動能對那些沒有好好思考過自己為什麼要生孩子的潛在父母「注入一股恐懼」,逼迫他們想清楚再做決定。

 

拉斐爾‧賽謬爾試圖起訴他深愛的父母,理由是「不經同意就把他生下來」。

 

  賽謬爾的行為意外揭示了關於人類生育議題的其他面向。社會一直在對拒絕繁衍後代的人注入恐懼,並且至少是口頭上嘉獎那些服從於繁衍的人。因為如果沒有了源源不絕的勞動力,社會就會崩潰,富人囤積的房產將一點都沒有價值。唯有人類自願不斷的生育,才能保證現在有價值的事物持續有價值。

 

  一個人的人生軌跡是這樣的:出生,在教育體制中競爭,在就業市場上競爭,結婚生子,持續工作三十年來負擔房貸跟子女的支出,退休,死亡。如果打破非生孩子不可的循環,人或許不需要做自己不想做的工作、也不需要買過分昂貴但是學區好的房子。為了保證大家全都把人生奉獻在這個不變的循環之中,社會一定必須恐嚇那些不願意生孩子的人,說他們老了會十分淒涼,彷彿提前財務規劃這件事情不存在於地球上。真相是,有孩子的人老了也可能十分淒涼,而且還多花了一千萬在孩子身上。

 

  人們經常有一種刻版印象,認為選擇不生孩子的人自私而且冷漠。但若說貝納塔的書能給世界什麼啟發,那就是其實如果一個人真的愛孩子勝過自己的話,根本不會把他們帶到這個世界上,讓他們接受歷經各種磨難痛苦且終究勢必一死的命運。對貝納塔來說,樂於生孩子的人其實比不生孩子的人更冷漠,他們對於生命遭受的折磨視而不見,對於他人出生於世的痛苦無動於衷。他們強迫子女一起相信,出生比沒出生更好。這一切唯一的藉口,竟只有他們於事無補的愛。

 

 

 

書籍資訊
書名:《生兒為人是何苦:出生在世的傷害》 Better Never to Have Been: The Harm of Coming into Existence
作者:大衛・貝納塔(David Benatar)
出版:游擊文化
日期:2023
[TAAZE] [博客來]

 

你可能會喜歡

我愛你,我愛你的全部:《當諾曼剛剛好》

一場十五世紀的離婚訴訟:《喬凡尼與盧莎娜》

第一個血洗校園的跨性別兇手,還是第五個女性大規模槍擊犯?

不知道奧許維茲,不相信人燒人──《夜:納粹集中營回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