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是操弄燈光就可以產生致幻體驗,科學家至今仍不清楚為什麼

長久以來人們也能在沒有致幻物質的情況下產生致幻體驗,這類技術中最厲害的或許是運用頻繁閃爍的光線,產生被稱為「閃頻致幻」(ganzflicker)的效果。

 

  幾千年來,人類使用各種致幻物質來達到不同的意識狀態,以求與神靈接觸,與大自然連結,或者純粹為了娛樂。但同樣地,長久以來人們也能在沒有致幻物質的情況下產生這些體驗,他們運用了「韻律」的技術,比如搖晃身軀、誦經念咒或敲擊樂器。

 

  這類技術中最厲害的或許是運用頻繁閃爍的光線,產生被稱為「閃頻致幻」(ganzflicker)的效果。透過打開或關閉一盞燈,或者快速有規律的交替顏色模式(如頻閃燈)來達到閃頻致幻,創造出即時的迷幻體驗。

 

  閃頻致幻引發了驚奇的幻視,人們能看見幾何形狀與幻覺般的色彩,有時還能看見複雜的物體,比如動物和臉——而且這些都不需要任何化學刺激物的介入。閃頻致幻甚至能造成意識狀態(比如失去時間感或空間感)和情緒(從恐懼到興奮)的變化,從古至今影響與啟發了許多人。

 

〈Dreamachine〉,左為Brion Gysin,右為William Burroughs。Credit: Charles Gatewood / TopFoto。

 

  1819年,生理學家揚‧普爾基涅(Jan E. Purkinje)首次記錄了閃頻致幻的影響。普爾基涅發現,如果他面朝太陽,在閉著的眼皮前揮手,就會出現虛幻的圖像。接近19世紀末,英國玩具製造商兼業餘科學家查爾斯‧貝漢(Charles Benham)發明了第一個商業化的閃頻致幻裝置:一種帶有單色圖案的陀螺,當陀螺旋轉時,就會在周圍產生幻覺般的顏色。

 

  直到20世紀,貝漢的「人造光譜陀螺」改良版經常被用於實驗中。神經生理學先驅威廉‧格雷‧華特(William Grey Walter)後來透過使用跟大腦節律同步的電子頻閃燈,進一步加強了閃頻致幻的效果。1962年,藝術家布萊恩‧吉辛(Brion Gysin)受到華特的實驗機器所具備的致幻效果啟發,與作家威廉‧柏洛茲(William S. Burroughs)和數學家伊恩‧索莫維爾(Ian Sommerville)合作發明了「夢機器」(Dreamachine)。

 

  「夢機器」是由一個鏤空圖案的直立圓柱體與一個懸掛在圓柱體中間的燈泡所組成。當以每分鐘78轉的速度旋轉時,光線所產生的閃爍圖案(透過閉眼觀看)就能引起恍惚般的幻覺。吉辛將「夢機器」視為嶄新的藝術品——「第一種閉眼觀賞的藝術品」——更是一種新的娛樂形式,相信它能取代電視,而其他人則把「夢機器」當作啟發精神靈感源泉的設備。

 

  柏洛茲認為它能用來「衝擊啟蒙的壁壘」;詩人艾倫‧金斯堡(Alan Ginsberg)則說:「它所產生的光學場如同迷幻藥那樣具有宗教與曼陀羅色彩——彷彿不需要化學物質就能擁有珠寶般的聖經圖案與場景。」

 

閃頻致幻最強大的地方在於通用性,工程師、數學家、藝術家、歷史學家和科學家都透過這種溫和且不須服用藥物的方式,來激發意識上的巨大變化。

 

  閃頻致幻的藝術實驗並沒有因為夢機器出現而停止,其他作品還包括托尼‧康拉德(Tony Conrad)開創性的結構主義電影《The Flicker》,這是第一部出現警告標語的藝術作品,「內容可能會引起某些人的癲癇發作或輕微的休克症狀」。

 

  概念藝術家詹姆斯‧特瑞爾(James Turrell)的《Bindu Shards》則打造了一個封閉的球體,以頻閃燈轟炸觀者。Collective Act近年也打造了自己的夢機器於英國各地巡迴展出,其靈感源自吉辛的作品,用燈光、聲音、色彩讓人們體驗一場幻覺奇觀。

 

  在揚‧普爾基涅記錄閃頻致幻特性的200年之後,科學家仍然無法做出確切的解釋。最近的一項理論提出,幻覺現象可能是外部閃爍刺激與大腦自然節律電脈衝相互影響的結果,當閃爍頻率與大腦頻率最接近時,就會出現更深刻強烈的圖像。閃頻致幻最強大的地方在於通用性,工程師、數學家、藝術家、歷史學家和科學家都透過這種溫和且不須服用藥物的方式,來激發意識上的巨大變化。

 

 

原文出處:Conversation

你可能會喜歡

《劣種》:科學研究如何錯待女人

殺人壁紙的保存方法

童話的起源或許比我們想像得更早

線上漫畫大百科:從史丹李、傑克科比到墨必斯跟艾爾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