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立獨行的科學家和發明家詹姆士‧洛夫洛克(James Lovelock)於2022年7月26日在家人陪伴下高壽過世,這天正好也是他的103歲生日。洛夫洛克度過了不平凡的人生,他最知名的事蹟就是在1970年代與美國生物學家琳‧馬古利斯(Lynn Margulis)共同提出了蓋亞假說(Gaia hypothesis),從此改變人們對地球生命的看法。
蓋亞假說挑戰了「生命無非就是演化,適應環境的不斷變化」的正統觀點,而洛夫洛克和馬古利斯認為,物種之間不僅競爭,而且還互相合作,為生命創造最有利的條件。
蓋亞假說聲稱,地球是一個由生物群落維持的自我調節系統,這些群落可以調節大氣中的氧氣和二氧化碳含量、海洋中的鹽度,甚至是地球的溫度,讓環境維持在使生命茁壯發展的可接受範圍之內。
洛夫洛克在1979年的暢銷書《蓋亞:地球生命的新視角》(Gaia: A new look at life on Earth)公開發表了這個全新且激進的觀點,發表後隨即引起了轟動,它促使科學家重新審視他們的科學研究,也鼓勵了年輕的研究者,英國氣象局哈德利中心的理查‧貝茲(Richard Betts)教授說:「他是我整個職業生涯的靈感泉源,他所撰寫關於蓋亞假說的第一本書,其實是我選擇從事氣候變化與地球系統建模研究的主因。」
這本書不僅挑戰了經典的達爾文主義觀點,「生命透過不斷的競爭與頑強的私利而演化與繁衍生息」,它還開創了全新的領域:地球系統科學。地球系統科學家開始研究大氣、陸地、海洋、冰原,以及生物之間所有的相互作用和影響。
儘管蓋亞假說引起許多科學家的反對,但在1980和1990年代也推動了許多有意義的辯論。人們現在普遍接受,生物可以改善當地環境,使其更適合居住的觀點,例如森林能回收再利用所接收的一半水分,保持當地氣候溫和,並穩定降雨。
但原版的蓋亞假說(生命能調節環境,地球本身如同一個超級有機體)仍然受到大多數科學家的質疑,原因在於目前仍未發現可行的機制,解釋天擇的力量如何作用在個別的有機體,以及如何產生行星規模體內平衡的演化。
洛夫洛克還有更多值得一提的事情,例如他稱自己「從1964年開始就是一名獨立科學家」,因為他在1957年攻讀博士時發明了電子捕獲探測器(electron capture detector,ECD),以此獲得源源不絕的收入。
這個火柴盒大小的裝置能夠測量有毒化學物質的微小痕跡。最重要的是它證明大氣中的氯氟烴(CFCs)正在破壞臭氧層,當時氯氟烴大多從氣膠和冰箱產生。研究還表明,從南極洲的企鵝到人類的母乳,幾乎所有生物的組織內都存在農藥的殘留。
從電子捕獲探測器所賺得的金錢,給予了洛夫洛克在學術方面的自由,就像他喜愛告訴人們的那樣,最好的科學源於不受束縛的思想——而他討厭被控制。探測器只是他發明生涯的開端,他後來總共申請了40多項專利。洛夫洛克還寫了200多篇科學論文和許多有關蓋亞假說的暢銷書,並接受世界各地的大學授予的科學獎章、國際獎項和榮譽博士學位。
倫敦科學博物館的科學主任羅傑‧海菲爾德(Roger Highfield)博士總結說:「洛夫洛克不是一個墨守成規的人,他有一個獨特的優勢,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一半科學家、一半發明家的身分。他從製作和思考的協作中,湧現源源不斷的想法。儘管提到蓋亞假說就會想到他,但他的研究範圍其實非常廣泛,從冷凍倉鼠到探測火星生命……他非常樂意表達他對共識、正規教育和委員會的厭惡,或者熱情地表達他對核能的支持。」
洛夫洛克對於人類對地球的所作所為感到憂慮,他在1995年出版的《蓋亞時代》(The Ages of Gaia)一書提到冰河時期之間的溫暖期(比如現在的全新世),地球處於炙熱的狀態。因為在過去兩百萬年間,地球明顯偏好較低的全球平均溫度,而他認為人類加劇了全球暖化的熱度。
洛夫洛克確實也對人類無法好好保護環境而感到絕望,他的許多作品都反映了這種看法,特別是在2006年出版的《蓋亞的復仇》(The Revenge of Gaia)。2019年洛夫洛克99歲的時候,他發表了《新星世:即將到來的超智能時代》(Novacene: The Coming Age of Hyperintelligence),提出一個樂觀的觀點設想人類創造出人工智慧的生命形式,而這些生命形式與我們不同,將能理解其他生命在維持星球宜居性的重要性。
洛夫洛克對人類的信心日益減少,取而代之的是對人工智慧的邏輯與理性的信任:他認為賽博格(Cyborg)將接管一切,以拯救我們與地球生命。
原文出處:Convers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