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古拉之前的女同性戀吸血鬼

1970年改編自《卡蜜拉》的電影《The Vampire Lovers》劇照。

 

  說到西方世界的吸血鬼文學起源,你可能會想到伯蘭‧史杜克(Bram Stoker)於1897年的《德古拉》(Dracula)。自一百多年前出版以來,這部作品就定義了往後的吸血鬼題材。但在《德古拉》出現的20多年前,另一個吸血鬼故事在愛爾蘭寫成,恐怖小說作家約瑟夫‧謝里丹‧勒‧法努(Joseph Sheridan Le Fanu)撰寫的中篇小說《卡蜜拉》(Carmilla)堪稱是現代歐洲的吸血鬼文學鼻祖。

 

  這部中篇小說寫於1871年,以第一人稱視角敘述了英國年輕女子蘿拉的遭遇:她愛上了一名美麗的吸血鬼,卡蜜拉。

 

  某天,卡蜜拉突然來到蘿拉的家裡寄住。起初,蘿拉很怕這個新來的陌生人,因為她看起來很像小時候在噩夢裡看見的幽靈。但這種感覺很快就退散了,取而代之的是激情的親密關係。

 

1872年刊登在雜誌《The Dark Blue》上的《卡蜜拉》插圖。

 

  與此同時,附近小鎮的少女們受到神秘古怪的疾病折磨,並造成他們接連死亡,瀰漫著恐慌的氛圍。不久後,蘿拉也病了,而且不斷地做噩夢,夢見一隻可怕的貓怪在夜晚襲擊她。

 

  情節隨後發生了轉折,一個侄女因病過世的將軍前來探望蘿拉的父親,他之前諮詢過牧師得知了吸血鬼的存在,並在追殺名為「蜜拉卡」(Millarca)的神秘女子──也就是卡蜜拉的本名。當卡蜜拉與將軍意外地見面,一場戰鬥隨之而來,儘管卡蜜拉成功擊敗將軍脫身,但也因為真實身分曝光而逃跑躲藏。

 

  事件發生後,蘿拉被帶回家中由幾個人保護。她的父親、將軍與後來加入的吸血鬼獵人找到了卡蜜拉躲藏的墓地,隨即將木樁插入她的心臟、斬首,然後燒毀了她的遺體。蘿拉也終於恢復了健康,卻從未完全康復,在其短暫的餘生中,她一直對卡蜜拉念念不忘。

 

蘿拉和卡蜜拉目睹一名受害者(被卡蜜拉殺害)的出殯。

 

  大多數學者都認為《卡蜜拉》對《德古拉》的影響很大,因為前者的元素幾乎都出現在後者中,只是經過改編或誇大。例如這兩個故事中的女吸血鬼審美非常相似,都有紅潤的臉頰、大眼睛、豐滿的嘴唇,以及幾乎無法抗拒的性感;兩者也都有一位吸血鬼獵人前來拯救人類,將吸血鬼的知識傳授給苦惱的受害者。就連敘事角度也跟勒法努的頗為相似,兩者都以受害者的第一人稱視角敘述。

 

  但《卡蜜拉》的特色在於它與其他同類型作品的不同之處,而最值得注意的是,故事圍繞著兩名女性角色展開,兩人之間的複雜關係被幾乎不加掩飾的女同性戀色彩所渲染。

 

  《卡蜜拉》創作於維多利亞時代,這個時代以嚴苛的道德規範和性壓抑著稱,也難怪吸血鬼小說能夠崛起。這些小說的前提假設是,即使最純潔的心靈也無法抗拒超自然的誘惑,這樣的觀點對維多利亞時代的上層階級(尤其是女性)極具吸引力,因為她們的欲望總是受到嚴格的限制和壓抑。

 

  然而,無力並不代表救贖或赦免,因為這些力量被理解為邪惡、與魔鬼有關的力量。幾乎在每一個吸血鬼故事中,被捕食的女人都會死去,除非她們生命中的男人前來拯救。因此,吸血鬼小說為壓抑的性慾提供了宣洩出口,也為屈從於欲望的危險提供了道德教訓。

 

《卡蜜拉》是異性戀和父權世界的對立面,畢竟吸血鬼題材在《德古拉》問世以後就定型在這樣的世界裡。

 

  從這個意義來看,蘿拉是吸血鬼文學的完美受害者:她對吸血鬼既厭惡又迷戀,既想屈服又想脫離。然而,這個令人無法抗拒的誘人女性,只會讓她的情感變得更加混亂。

 

  「我經歷了一種奇怪、混亂卻愉悅的刺激感,並時不時地夾雜著一種模糊的恐懼和厭惡感……我意識到一種愛逐漸變為崇拜,也變成了憎惡。」

 

  蘿拉不是唯一一個有這種感受的人,雖然我們知道大部分的受害者對卡蜜拉而言都不重要,但卡蜜拉似乎也對蘿拉動了情。

 

  「她用幸災樂禍的眼神把我吸引到他的身邊,她炙熱的嘴唇不斷親吻著我的臉頰;她幾乎抽泣著低聲說:『你是我的,你將會是我的,你和我永遠是一體的。』」

 

  在這些瘋狂歡愉的時刻,卡蜜拉暗示兩人要合而為一,而蘿拉必須死。喝下蘿拉的血意味著卡蜜拉與她永遠合為一體。

 

  《卡蜜拉》是異性戀和父權世界的對立面,畢竟吸血鬼題材在《德古拉》問世以後就定型在這樣的世界裡。由於時空背景的緣故,《卡蜜拉》剛出版時並沒有獲得太多關注,而現在已經過去超過150年,是時候讓卡蜜拉從墓地裡復活了。

 

 

原文出處:Atlas Obscura

你可能會喜歡

熱可可的階級:《尋味巧克力》

滑手機時間長短跟青少年心理健康無關

當雨果觀落陰大仲馬:《諸神上桌》

給我恨的人:情人節限定的侮辱卡片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