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喊自己的名字,就像從遠方呼喊另一個人:《拔一根頭髮,在幻想的森林中漫步》

《拔一根頭髮,在幻想的森林中漫步》中文版書封。

 

文|Roger-Pol Droit

譯|胡引玉

 

  《拔一根頭髮,在幻想的森林中漫步》試著以輕鬆的方式點出生命要義,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再平凡不過的情境,都可能引發無數令人驚異的哲思,只要我們願意承認哲學不是一種純粹的理論。它以101篇生活哲學思考實驗短文構成,每篇敘述一項輕鬆上手、當下即可身體力行的日常實驗,足以大量引發感官上的騷動與體悟。這些實驗包括:吃過量、在墓園裡狂奔、在陽光下觀察灰塵、跟著螞蟻動、凝視一隻鳥的死屍、讚美聖誕老公公、在心裡策劃謀殺、複誦尋常物件的名稱以掏空字意、邊喝水邊小便、跪著朗誦電話簿、在腦海中削蘋果⋯⋯等。

 

  這些實驗讓讀者清楚感覺到,一件平淡無奇的事物可以變得這般奇特。條理分明的步驟解說,簡單可行到有如尋常的「How-to」,但目的卻非常「哲學」:我們的生活習慣與成見將因此錯位不安、打亂重塑,構築我們身分、言談及時空關係的確定感,也將澈底瓦解,換來形而上的觀想。可以同時在肉體與精神面產生全新體驗,對生命也會有更脫俗的認知。

 

 

  呼喊自己的名字

  時間:約20分鐘

  素材:一個安靜的房間

  作用:從自我中抽離

 

  選一個安靜、最好沒有太多家具的房間,席地坐在中央。先專注於靜寂片刻,因為待會兒你得練習說與聽。專心聆聽四周極其微弱的聲響,要不了多久,這平和沉靜的氣氛將會中止。準備開口打破沉寂。

 

  高聲唸出自己的名字。一個字一個字唸清楚,重複唸,大聲地唸。就好比你從遠處呼喊一個人,他一直沒聽見。想像自己在叫喊一個認識的人,對方卻沒察覺到。你可能隔著一座田野呼叫、在河邊朝船上的他呼喊,或從一間屋子朝另一間屋子叫喊。

 

  一開始的十五或二十次,你只會覺得自己像在自言自語,呼叫一個不在現場或難以接近的人,行徑有些荒唐可笑。你簡直不敢相信自己會徒勞無功地,一遍接一遍以各種聲調、拉長聲呼叫。繼續下去,反正房門是關的。慢慢地,你開始有被呼喚的感覺。最初模模糊糊,不易察覺,遲疑又不大肯定。此時最好坐定,專注於這個內在與外在不穩定平衡的狀態。再次機械式、無意識地大聲重複叫自己的名字數十次。這才意識到,那的確是你的聲音,但那也是從另一頭傳來的別人的聲音。

 

  你的聲音並未一分為二。當然,人,也沒有分成兩半。只是你覺得自己彷彿成了兩面人,出現內在分裂的現象。是你在叫名字,卻不自覺;也的確有人呼叫你的名字,只是你不知叫聲從何而來。或許你跟別人一樣,很清楚「喊人」與「被喊」的都是自己,「你們」其實是同一個人。你雖然知道「你們」就是「你」一人,卻不再像過去感覺那麼實在與篤定。呼喚與被呼喚的似乎是同一人,又像是不同的兩個人。

 

  這個經驗可以讓你於內在與外在世界、呼喊與聆聽的情境遊戲中,感受一段時間。你會覺得奇怪,這個平常再熟悉不過的名字,有時竟變得如此遙遠,也會領悟到:只有自覺是另一個人的時候,才有可能呼喊自己的名字。平時只有別人會這麼叫你,你怎樣都不可能如此稱呼自己。持續做下去,每隔一段時間就喊一喊自己的名字,有時扯開喉嚨呼喊也無妨。這麼做會引起小小的不自在,但感覺也不壞,還可以稍微從自我中抽離開來,在略微混亂的情境中自處片刻。

 

  那麼最後該如何擺脫混亂?以什麼方法敉平兩者之間的距離,使之重新合而為一?

  你只要以強而有力的聲音、再自然不過的態度說「是的,我做到了!」就可以了。

 

 

  在腦海中削蘋果

  時間:20至30分鐘

  素材:無

  作用:專注

 

  我們通常自以為能頗為準確地回憶日常生活中的一切,認定周圍的事物、熟悉的地點、食物,或是一些習慣動作,都能隨時浮現在腦海裡。我們會認為在意識中(如果可以這麼說的話)打開一個螢幕,然後便能透過它,輕易而精確地看到所有熟悉的影像。回憶聲音甚至氣味可能比較困難,要在心裡讓觸覺記憶(如撫摸、輕觸、接吻)重現,就更不容易。

 

  無論如何,我們確信能頗為輕鬆、迅速地在腦海複製現實的想法,泰半可能只是一種幻想。

 

  要體驗這種一般難以認清的困難,不妨試著在腦海中削蘋果。這看起來簡單,只要勾勒出蘋果、削刀、切口、果皮的模樣即可。其實不然。為了讓影像貼近現實,你必須先選定蘋果的種類,回憶它的大小、顏色,尤其是種子的模樣。你腦中的那顆蘋果,必須有如此多樣化的呈現,連果皮顏色的深淺變化,哪些部分明亮,哪些比較暗沉,還有其他花花綠綠、帶著小斑點或小傷痕的樣子,都得盡可能清楚呈現。想像削刀的外貌,是木製柄、塑膠柄,還是金屬柄?刀身是否有開槽切口?是磨光的,還是沒什麼光澤?有磨尖嗎?這是一把廚房用的菜刀、普通的餐用刀,還是鄉村風格的歐皮奈爾(Opinel)名刀,或質樸雅致的拉吉奧爾(Laguiole)刀具?

 

  接下來你會怎麼做?一邊旋轉蘋果,一邊削皮,並且一口氣削下完整的一條果皮?或是先將它一分為四,再一塊接一塊削掉果皮?你必須透過如相片般清晰無誤的影像,回想一刀刀削下蘋果皮的情形,而且動作要有如手術般精確。這麼做主要是讓削皮的景象如影片般,一秒接一秒、一幕接一幕,在你腦海中浮現,沒有停頓、失誤,也沒有模糊或遲疑的片刻。尤其要注意,不能有空白或重新來過的畫面,你無權做前後兩個場景的剪接。

 

  除非經過一番訓練,或具有過人的能力,否則很難做到。你很可能思路中斷。蘋果的顏色或形狀變了,它的特點難以始終如一,果皮無法如預期般掉落,刀子不聽使喚,或是動作變得斷斷續續,影像也不時被打斷,要讓它們銜接無誤,實在很困難。如果你重複好幾次同樣的經驗,將可察覺到成效一次比一次好。進步可能很緩慢,或相對而言令你頗為吃力。但無論如何,這是個訓練專注力的好方法。這個經驗還可以讓你看清:人類的頭腦與真實面的距離如此之遙,要記住或正確無誤地讓事物原貌重現,並不如想像中容易。

 

 

  逛舊書店

  時間:2至3小時

  素材:好幾家舊書店

  作用:胡言亂語

 

  這不是意料中事。你在沒有事先安排的情況下,意外有了一點空閒時間,可能是兩個約會中間的空檔,或因罷工事件交通受阻。也許只是碰巧經過。總之,都不是事先預定的行程。你就這麼走進舊書店。在哪個城市、地區、國家或季節,都無所謂。進入書鄉,無論是單一的書店,或是書店街都好,最重要的是你整個人投入了這個充斥著書本的世界。

 

  你行經一座又一座書架,從一層看到另一層,走過一面牆到另一面牆,漫無目的地逛著。你彷彿被標題、作者、書中人物吸引,聽到每一本書的呼喚,呼喚著你走向它們。你猜測在每個封面的背後,一如關閉的窗戶或拉開的百葉窗後面,有著完整的生命與呼吸的氣息。在每一冊書裡,有許多人生在等著你。無論是一無是處的小人物,或是短暫的命運,都無所謂。一旦進入其中,你將為之著迷,而且長久又深遠。

 

  競爭是激烈的。面對數千冊書籍,該如何揀選?你漸漸覺察到所有的書都在低語,想引人注意。「寶貝,要讀我嗎?」「帶我走,你不會後悔的⋯⋯」「保證你一翻開我,就欲罷不能!」「我正在等你!帶我走!帶我走!」你很快走過,竊竊私語聲此起彼落。你聽到一些低沉的聲音,也感受到文章溫熱的呼吸氣息。

 

  於是,你將能直接體認到:推銷文學一如賣淫,至少從某種角度來看是如此。每一本書都像妓女般,想盡辦法引人注意,吸引過客的目光,並設法延長被關注的時間。所有的藝術都是如此:作品們低聲道出所有淫穢的詞句,任人們的眼光在它們身上一一游走。

 

  到最後,你可能把書店看成妓院,將展覽視為放蕩的聚會,把文化定位為狂歡的宴席。儘管空閒的時間結束了,召喚依舊持續。而你心裡對藝術家也產生了一種深切的憐憫。

 

(本文為《拔一根頭髮,在幻想的森林中漫步》部分書摘)

 

 

書籍資訊

書名:《拔一根頭髮,在幻想的森林中漫步》 101 Expériences de Philosophie Quotidienne

作者:Roger-Pol Droit

出版:大塊文化

日期:2022

[TAAZE] [博客來]

 

你可能會喜歡

一部王家衛式的愛情電影:《再見機器人》

多虧美國退出氣候協議,總算看清這場戰爭的真面目:《著陸何處》

古馳,一副黃金手銬:《GUCCI》豪門謀殺案

維護既定觀念時,人類特別不理性:《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