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端午、施洗約翰日

 夏至前夕,東芬蘭晚間十一點的夕陽。

  時節遞嬗,夏至來臨。

 

  遠古時期,對北半球的人類而言,這一天正是日影最短,白天最長的時刻。

 

  「陽氣之至極,陰氣之始至。」崔靈恩於《三禮義宗》如是說。

 以植物包裹蒸煮增添清香提振食慾的米食粽子。

  夏至雖然是日照最長的一天,卻不是最熱的時刻。白天時,地表氣溫因日光照到地面的能量而上升,在夜晚時則因地面向空中發散白天所吸收的能量而下降。如此一來一回的消長,使得地表氣溫在節氣「大寒」之後就已經漸漸回升,跨過日照時間最長的夏至,繼續向上攀升,直到「大暑」才攀上能量累積的頂點,氣溫的最高峰。

 

  這樣的氣溫變化,放諸北半球大地上皆是如此。差別僅在於氣溫是從寒冷到溫暖,或是溫暖到酷熱。

 

  在接近赤道的熱帶區域,太陽總是高懸天頂,一年四季的日照長度變化不大。夏至的意義與其說是標定了白天最長的重要時刻,不如說是標定了燠熱難耐、潮濕多雨時節的來臨。草木穀糧在日漸蒸騰的暑氣氤氳裡茂盛,冬日短暫退去的瘴癘瘟疫也回頭侵襲眾生、蔓延人間。

 


  於是,氣候溫暖的亞洲東南,在陽氣暢旺的端午時節取午時水、沐香草、掛香囊、驅五毒、飲雄黃酒、拜神除瘟。這種種的習俗活動,極可能都是為了因應夏至的到來,以及伴隨而來的悶熱難耐和蚊蟲疫病而存在。就連端午的應景食品粽子,都有可能是因為熱天胃口不佳,所以將米食以植物葉片包裹煮熟增添清爽香氣,佐以甜鹹鹼水以提振食慾。

  

北歐夏日

  

  至於遙遠歐洲北國的夏至,則是另一番風景。

 

東芬蘭仲夏夜的夕陽與彩虹。

 

  身處於溫帶地區,夏天的氣溫也不過是從寒冷轉成舒適的溫暖,然而,夏天的日照長度卻與冬季時節有著巨大的差別。一旦跨過日夜等長的春分時刻,越靠近極圈,白天延長的幅度就越是明顯,直到夏至的極晝,甚至是極圈裡數以週計的永晝時節。

夏至下午在戶外玩Molkky配啤酒的芬蘭人。 

   也因此,北歐人的夏天不以氣溫為指標,而是主要以日光為界。當斜射的陽光鎮日高起,即便氣溫依然偏低,北歐人依然是開始把握難得的日照,歡喜進行各項夏日戶外活動。

 

  而夏至當天的慶典,則是對幾近永恆的日光的讚頌。

 

在夏至結為連理。

  在夏至當天,除了待在戶外飲酒作樂,高歌狂舞,享受彷彿無窮無盡的白天和陽光之外,傳統習俗更認為這個白天極長的特別日子有其魔力,能夠驅除邪惡、治癒疾病,例如認為在夏至夜晚採摘的金盞花(Calendula spp.)和貫葉連翹(St John's wort)具有神奇的治癒能力。

 

  甚至,夏至這個神奇時刻更能夠帶來良人與子嗣。從前芬蘭的傳統習俗認為,年輕女子若是在這一天裸身配戴特殊飾品彎身望井,就可以看見未來丈夫的模樣。又或者如芬蘭和挪威流傳至今的傳統所言,只要收集七種不同的花朵放置枕下,就可以在夢中看見未來丈夫的身影。此外,在挪威則是可以藉著戲謔的舉行假婚禮,來象徵或諭示新生命的到來。在拉托維亞,則有多種的習俗可以在這一天帶來豐收、預言、或是指引良緣。

 

篝火與施洗者約翰

 

  而到了午夜時分,夏至的太陽終究貼近地平線,夜晚或許終要來臨。眼看這最長的一日就要結束,各地歡慶的人們便會從湖畔海邊燦燦的燒起一座又一座的篝火。從挪威、丹麥、北德、波蘭、立陶宛、拉托維亞、愛沙尼亞、一路燒進芬蘭的千百湖濱,彷彿接力般的延續日光以對抗即將開始延長的黑夜,也延續這一天的無盡縱情。這樣的拜日傳統,在越是北邊的歐洲國家就越是明顯。

  

皎皎明月,烈烈篝火。
  然而,在基督文化入侵之後,為了轉化如此異教徒的文化,夏至慶典就被更名為「施洗約翰日」,只因為路加福音所暗示的「施洗約翰較耶穌晚六個月出生」。不過,玫瑰即使不以玫瑰為名,依舊芬芳。夏至日就算套上了基督文化的名稱,慶典的主軸依然是圍繞著日光崇拜,到了現在依然不改其本色。 


北歐的盛夏就從篝火開始。   在那些相信跳過篝火可以驅邪並且帶來好運的地區,小小的篝火上頭有著一雙又一雙帶著嘻笑的迷醉步伐。沒有如此傳統的地區,則是搭築出巨大的篝火烈烈閃耀,與夕陽餘暉和清冷月色相互輝映,為圍觀群眾的微醺面孔再上一層彤彩和熱情。 

 

  漸沉的暮色下,或大或小的篝火照亮了整個北歐和週邊國家的水邊,在粼粼波光裡搖曳著。

 

  日照就要開始變短了。

 

  但北歐的盛夏,正要開始。

 

 

 

   

 

 

 

圖片credit:作者提供、有風的日子工作室@flickr

你可能會喜歡

Salmiakki,北國芬蘭的味道...?

寂寞乃最奇詭之謎:《邊境奇譚》

你該多點幽默感:《盲》(Blind,2014)

狗為什麼要舔自己那裡?紀傑克解碼巴拿馬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