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當一個社會的 65 歲以上人口比例達到 7% 時,稱為「高齡化社會」(ageing society);達到 14%時,稱為「高齡社會」(aged society);達到 20% 時,稱為「超高齡社會」(hyper-aged society)。臺灣 65 歲以上人口比例已於 1993 年超越 7%,成為高齡化社會。到了 2010 年,這個比例增加為 10.7%,且人口老化的速度仍未見趨緩。臺灣進一步邁入高齡社會,將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不過,以上敘述僅能說明全國的平均狀況。在不同地區,人口老化的程度其實相當不同。有些地區早已邁入高齡社會甚至超高齡社會,有些地區則連高齡化社會都還沒來臨呢。
上圖分別描繪 1980、1990、2000、2010 年 65 歲以上人口比例的分布。其中,前三個年度的資料來源分別為當年度人口普查,反映居住六個月以上常住人口的狀況。2010 年的資料則為年中戶籍人口,因為當年度人口普查的詳細資料尚未公布。藉由這四張地圖,臺灣人口老化程度的地區差異一目了然。
1980 年的臺灣,正值鄉村人口往都市遷移的高峰期。由於鄉村缺乏工商服務業的就業機會,不再務農的戰後出生世代只好離鄉背井,到都市裡討生活。流失戰後出生世代的鄉村,此時已種下人口加速老化的遠因。不過,留在鄉村務農的 1920、1930 年代出生世代,此時尚未達到 65 歲。因此,1980 年臺灣人口老化的城鄉差異仍不明顯。除了零星的幾個鄉鎮,65 歲以上人口比例在多數地區都還沒達到7%。惟進一步觀察,仍可發現苗栗丘陵與嘉南平原的老年人口比例略高於其他地區,透露人口老化的先兆。
1990 年時,從鄉村遷往都市的移民潮趨於緩和,但人口老化的城鄉差異趨於明顯。必須說明的是,臺灣的嬰兒死亡率從 1920 年開始大幅降低,使得 1920 年以後出生世代的人口多於更老的世代。當這個世代開始跨過 65 歲門檻時,人口老化的速度就會加快。在鄉村,65 歲以上人口比例隨著 1920 年代出生世代邁入老年而普遍跨越 7%,成為高齡化社會。在北、中、南三大都會帶(臺北-桃園-新竹地區,臺中-彰化地區,臺南-高雄地區),則由於戰後出生世代的大量湧入,延緩了人口老化的速度。值得注意的是,許多山地鄉的老年人口比例亦低於平地鄉村,但其原因並非青壯年人口湧入,而是居民的平均壽命較短,能夠活到 65 歲以上的比例相對較低。
2000 年時,臺灣人口老化的城鄉差異進一步擴大。在苗栗丘陵、嘉南平原、花東縱谷的許多地區,65 歲以上人口比例已跨越 14%,成為高齡社會。但是在臺北、桃園、臺中、臺南、高雄等都會區的外圍地帶,65 歲以上人口比例尚未達到 7%。值得注意的是,都會區的核心地帶此時也開始邁入高齡化社會,包括臺北市、臺中市區、臺南市區、高雄市區。這是因為都會區核心地帶的房價高,使得青壯年人口難以移入。一旦青壯年人口不再移入,抑制人口老化速度的力量就會消失。此時,僅有都會區的外圍地帶尚能吸納青壯年人口。
到了 2010 年,戰前出生世代全數邁入老年。因此在流失戰後出生世代的鄉村,65 歲以上人口比例普遍跨越 14%,成為高齡社會。在若干鄉鎮,這個比例甚至達到 20%,成為超高齡社會。即使是在人口老化程度相對較低的都會區與山地鄉,亦已普遍邁入高齡化社會。不過,必須注意 2010 年的資料是戶籍人口,與前面三個年度的常住人口不同。眾所周知,有些到從鄉村到都市就業的青壯年人口,並未將戶籍遷至實際居住地。因此,都會區實際的人口結構可能比地圖顯示的還要年輕。反之,鄉村實際的人口結構可能比地圖顯示的還要老。
顯而易見地,臺灣已在短短的三十年間分裂成兩個異質的社會,亦即一個高齡的鄉村社會與一個相對年輕的都市社會。鄉村社會有較高比例的人口不再獲得工作所得,因此容易趨向貧窮化,使城鄉差距進一步擴大。再者,鄉村地方政府的稅收隨著青壯年人口流失而減少,但對於養老的社會福利支出卻大增。這導致鄉村地方政府的財政困難,沒有餘力推動基礎建設。第三,鄉村老年人口比例偏高,但醫療與照護資源卻相對缺乏。這可能使鄉村老人與都市老人的健康也出現不平等的狀況。另一方面,都市社會面臨的問題與鄉村社會不盡相同,較嚴重的是住房、交通、托育等方面。由此可見,面對這兩個社會的問題,需要因地制宜的治理方針。政府擬定醫療與社會福利政策時,當然不能只依賴全國平均數據。
原載於:《人籟論辯月刊》89期,頁18-21。
圖片credit:圖表|作者提供;封面照片|kris krüg@flic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