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基隆港,人們總說那是個「天然良港」。其實,所有現代化的港口都是人工開挖的,基隆港也不例外。區分天然港或人工港,實在沒有多大意義。透過 1916 年《基隆築港誌圖譜》的一系列地圖,我們可以看到基隆港是如何被挖出來的。
在基隆築港之前,基隆灣內有一大片海埔地,乾潮時即露出水面。在這片海埔地之上,還矗立著鱟公、鱟母兩座島嶼。舊基隆八景之一的「鱟嶼凝煙」,指的就是這兩座島嶼。顯而易見地,當時輪船根本不可能在基隆「靠岸」,只能停泊在近海處。人們必須利用舢舨、甚至直接涉水,才能上船或上岸。
日本統治者一來到臺灣,立即把基隆築港視為最優先的工作之一。1900至1903 年,基隆築港第一期工程展開。這項工程的最主要成果,是清出一條航道,直到基隆車站岸邊。從此,輪船終於可以在基隆靠岸了。
1905 年底時,基隆港的航道挖得更寬、更深了。挖掘出來的泥沙則填埋在小基隆與鱟母島之間,成為將來基隆市街擴大的用地。
1906 年起,基隆築港第二期工程展開。這項工程的規模更是遠大於第一期,徹底挖掉鱟公嶼,使「鱟嶼凝煙」從此絕跡。此外,平直的現代化碼頭也在這個時候建設起來。到了 1913 年底時,基隆內港的基本輪廓大體完成了。
做為臺北的出海口,基隆與淡水一直具有此消彼長的關係。最初,臺北的漢人主要由淡水上岸,並透過淡水與中國進行貿易。十九世紀末,臺灣開始與歐美進行貿易。由於基隆附近生產煤礦,適合蒸汽輪船停泊補給,地位開始崛起。日本統治臺灣後,更是努力建設基隆港,終於使基隆完全取代淡水,成為臺灣北部最主要的港口。
然而,由於基隆港腹地狹小,在近年來船舶大型化與貨櫃化的趨勢下,早已不敷使用。於是,淡水再度奪回發展契機。位於淡水一帶的臺北港築港工程,浩浩蕩蕩地展開了。等到臺北港的營運上軌道後,基隆的地位是否會再度落於淡水之後呢?這恐怕是每個基隆人都會關心的事情。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