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駭客精神

 所有的規則和秩序都可能破壞,所有的權威都可能撼動,所有的世界都可能改變。

 

  我十六歲考上大學,但不敢去讀。總認為時候未到,反正不急著面對,索性擱著。再過兩年就知道了,當時是這麼想的。

 

  可是「長大後就知道」的心情一直沒有降臨。學校開始為準畢業生安排輔導課,幫忙選系、選校,我按時報到;同時也買書,參加大學博覽會,聽學長姊演講,想知道所謂的正確答案。但直到畢業,我都不知道答案(甚至問題)是什麼。最後在十餘所申請到的學校之中選了惟一由父母安排的校系,回台灣就讀。

 

  我在選擇志業的過程走得比較慢,或許有些人會覺得繞了不少迂迴路。現在離學生時代有段距離了,回頭看,發現走得困難的原因不是因為承受過多父母的期待以致無法追尋所愛等等(有些中二的)理由,也不是因為缺乏方向──其實我對很多事物都有熱情,這些能量都可能轉化成方向。

 

  真正的原因是恐懼,是怕犯錯。如果在「人生志業」這麼重要的選擇題答錯了,接下來該怎麼辦?

 

所有權威都能撼動

 

  去年二月,有位十三歲的小男孩羅根‧拉普蘭特(Logan LaPlante)應邀在 TEDx 演講,以幽默的口吻暢談自學的好處。他以駭客精神為榜樣,把「快樂」視為重要功課,從自己的社區尋找學習機會。

 

 

  小男孩的演講很吸引人,雖然有些地方說得簡單,例如「快樂」適合當標的成就嗎?那些歷經辛勞,甚至痛苦,才可能獲得的快樂,又怎麼算?但整體而言,尤其和駭客精神相連的部分,我特別認同。

 

  駭客文化是強調去中心的次文化。關於駭客精神,每個人因為自身經歷的不同,理解以及認同的定義也會不一樣。對我而言,駭(hack)這個字有用尖銳物砍擊的意思,如果這裡有個必須承接砍擊、破壞的目標,我會想像所有既定、已經成序的系統都可能當作這個目標。所有的規則和秩序都可能破壞,所有的權威都可能撼動,所有的世界都可能改變。

 

如果全民寫程式

 

  前紐約市長麥克‧彭博(Michael Bloomberg)在兩年前曾在推特上說,他的新年新希望是透過網站學寫程式。這條訊息引發許多軟件開發者和媒體的熱烈討論,堪稱全民寫程式運動的重要里程碑;但同時也令人省思:是不是大家都會寫程式了,人類的生活就會改善,社會和政府就會進步?

 

  顯然「學會寫程式」對彭博的生活品質無關痛癢,他已經擁有比多數人更豐富的資源,寫不寫程式都不會大幅改變他擁有的資源或生活型態。「彭博寫程式」除了宣傳功能之外,沒有更多的意義。至於彭博以外的人(所謂的 "99%"?)若學會寫程式,或許會因為獲得產業需求的技能而改善生活;也可能因為有類似技能的人數日漸眾多,產生足夠的動能改變產業型態;但就算寫程式的浪潮洶湧龐大,直將程式語言推向所有語言的頂端,誰能保證這些人不被產業、系統奴役,成為搭造巴別塔的工俘?而若有朝一日,產業遭遇不可預知的大變動,直致崩解,又如何保障這些人不會成為巨塔頹圮後的破磚碎石?

 

  (我認為)駭客精神可以!

 

  或許很多人在小時候都有過這種朋友:如果問他,某天找到一只神燈,強大的神燈精靈讓他許願,想要什麼都好;結果他眨眨眼睛,想了想之後回答:我要再三個願望!然後用掉兩個願望之後再重複,再重複……

 

  我認為駭客精神就是這樣的無敵大絕招。訓練自己的大腦不僅僅看見匱乏(只有一個願望),並從既有的遊戲規則(可以許任何願望)尋找無限的可能(無限的許願次數)。「寫程式」或許是追尋駭客精神的諸多路段之中比較明顯的路,但光學會走路,不見得能夠體會旅行的意義。(當然,若完全沒有行動的方法,也沒辦法體會旅行的意義,這個比喻很實際的。)

 

歐洲最大駭客組織CCC建築外放著名為「仙子塵埃」的火箭。

 

  現在的世界瞬息萬變,我想沒有任何父母或學長姊或專家可以預知接下來的夕陽產業是什麼,新興產業是什麼。在這個永遠不可能答對的選擇題面前,連生命的核心關懷都有些捉摸不定。

 

  所以,若真有幸,可以為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孩子們選課,我會選擇駭客精神。也就是視任何錯誤為挑戰,視恐懼為機會,不受限於有限的資源的無敵精神。

 

  祝各位選課愉快,創造屬於自己的盛世!

 

 

圖片credit:Bill Bumgarner@flickranders_hh@flickr

你可能會喜歡

為什麼讀者愛上「格雷的五十道陰影」:人工智慧看《暢銷書密碼》

哈拉瑞:為何資訊科技有利於暴政

沒有數學工具學什麼物理?

再見烏托邦,序曲:膠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