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印卡
記起前些日子,朋友R談起簡單的料理,生雞蛋拌飯。一顆飽滿的卵黃,輕輕拌著白飯,爾後吃完接著一碗味噌湯,可謂簡單的幸福。他說從母親那邊學來,我想這也許是種生活中的時代痕跡,這類和風的生活習慣在南部不同家庭記憶中傳承,莫名有著習性及歷史、哲學與虛構的興味。在前幾年就有《食嚐文字》(Eat My Words)這樣一本書,用食譜來談女性生活歷史。上世紀70年代歷史學家突然開始好奇起女性生活的歷史,比如Laurel Thatcher Ulrich透過女性日記來理解十七世紀新格蘭助產士的生活,不過在《食嚐文字》這本書,Janet Theophano則是試著把食譜當作歷史材料,研究十九世紀末與二十世紀的這些食譜的演進,以及與社會生活變化的關連。書中曾提及,雖然食譜這樣的名稱遲自19世紀才出現,但早在17世紀,女人們就會彼此交換與分享食譜,有如現在日本風行的App「Cookpad」。一張張食譜,不斷外溢著生活的細節,透過食物扭轉生活,像個陀螺甩著世界舊有的座標。
食物究竟構成人類不可或缺的生活比重,也不記得曾幾何時我們都變成會替食物拍照的人了啊。就像日本詩人黑田三郎曾寫過〈傍晚半小時〉這樣的詩,這樣寫著:
把飯從小爐子上取下
打碎了雞蛋攪拌著
抽閒喝一口威士忌
折了一隻紅色紙鶴
切著蔥
直立在不到二平方的廚房裡
傍晚半小時
我這個廚師真有一手
又會喝酒
我這個爸爸
還要哄逗小幽莉
只得起勁幹
小幽莉寄在別人家半天
回來給我嘮叨了些閑言趣語
「我在看書呀 爸爸」
「給我解開這帶子好嗎 爸爸」
「我多冷啊 爸爸」
我全神貫注
翻著炒蛋的時候
小幽莉急急忙忙奔過來
「我尿出來啦 爸爸」
我頓時沉下臉
舀起一調羹味精
放進油鍋搖了下
狠狠喝了一口威士忌
小幽莉也沉著臉
「快點到這裡來呀爸—— 」
「快—— 」
我肝火上升怒喊起來
「你自己不幹 你自己」
女兒也肝火上升回嘴道
「你喝醉啦 話也說不清像個老爺」
我怒氣衝衝打了女兒的屁股
小幽莉哭啦
大聲大聲哭啦
此後
不一會兒
安靜美妙的時間
來到了
我溫順下來
小幽莉也溫順下來了
我們兩個人對坐在食桌邊
這首詩中,描寫著父職分身乏術的時刻,詩中提到「打碎了雞蛋攪拌著」,我想就是生雞蛋拌飯,灑著蔥花將就的一餐。想想這是個廚藝不怎麼好的父親吧!但真正讓我好奇的反而是「舀起一調羹味精/放進油鍋搖了下」這段話。這大概要詩人黑田三郎這樣坦率,才會突然在詩中讓味精現身。在臺灣詩歌中,「味精」的出現也相當少見,大概只有焦桐《完全壯陽食譜》中,〈冰糖藥膳全鴨〉:「多餘的油脂如/諾言,添加/過量味精的食物/甜膩而不專注的愛撫。/啊我們都是人間的音符/有緣在時間的深鍋裡/合奏又合奏,彼此/是彼此的對位/各自低語又互相/凝視,交響/歡愉或悲傷的主題」,可以讀到味精成為某種價值的判斷現身在詩歌中。但相較之下,在黑田三郎詩中,味精本身的物質脈絡存在更清晰吧。日本科學家池田菊苗在1908年從海帶中分離出榖氨酸鈉,這是海帶之所以可以增加鮮味的原因,之後又從小麥與大豆萃取榖氨酸,取得專利成立「味の素」公司,味精從此成為快速擴散到世界的食品添加物。台灣語言中稱其為「味素」,多少凝結了這段歷史。
〈榖氨酸簡史〉中,Jordan Sand描寫科技鑲嵌入社會的背景,當時日本的中產運動正將空間拓展到廚房,廚房的現代化,把如何有效獲得營養素這樣的念頭併進了社會空間的改革──這就是黑田詩中裡頭那個「二平方的廚房裡」潛藏的歷史。有趣的是〈榖氨酸簡史〉也提到在1922年到1937年間,味の素公司會印製味精食譜並提供味精樣品給較高教育水準的女畢業生,經過數十年,味精才普及成為習慣,化身成詩人筆下一調羹的廚房佐料。這也是Janet Theophano提過的,食譜作為一種社會與經濟的註解吧,同時也常潛藏著家政學的分工與女性生活的教條在其中。
「另在炒鍋內燒熱二湯匙油後,放下一支蔥及二片薑煎香,隨後淋下一湯匙酒,馬上倒下清湯,待湯沸滾時,放鹽一茶匙及味精少許調味」。在傅培梅的食譜中如果你有時也跟我一樣讀到這樣的敘述,或許也不會意外,這些節目背後的飲食革命。從生雞蛋拌飯到味精,毋寧是〈傍晚半小時〉無意浮出的飲食史啊。
圖片credit:momoko77@flickr、黑田三郎展、Classic Film@flic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