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的魔法失效了嗎?《叢林奇航》

《叢林奇航》劇照。

 

  你很難想像「燒殺擄掠」這四個字跟迪士尼扯上關係,然而迪士尼多年以前還真靠著一套海盜系列大噱45億美金,那就是《神鬼奇航》。它提供給我們一個普遍級的海盜世界,甚至讓強尼戴普演出又一個經典角色「傑克史派羅」,於是多年以後,迪士尼決定再來一次,給遊樂設施再拍一部電影試圖再次展現魔法,那就是《叢林奇航》。

 

  關於電影最難的判斷總是當我們看到一部介於好與爛的電影,在大多數狀況下是難以一眼判斷到底是接近好或爛,因為那些太好或太爛的電影一眼就能認出。《叢林奇航》並不是一部差勁的電影,事實上前半小時無論是愛蜜莉布朗飾演的莉莉博士偷盜橋段,或者是巨石強森飾演的法蘭克靠一張嘴嚇死亞馬遜河遊客,透過各種小手段榨他們的油水(當然這一段安排其實也很奇怪,因為迪士尼這款遊樂設施也是有導覽員帶著遊客去看各種假動物、假植物、假山水,該橋段的用意似乎是要向改編成電影的遊樂設施致敬,電影裡的嘲弄卻彷彿是在嘲弄遊客就是好騙,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真正的冒險」是什麼),都節奏明快的給我們展示了他們的性格。當然電影似乎為了不要太邊緣化法蘭克,便給我們展示了莉莉數次出糗的橋段,讓法蘭克得以伸出援手。

 

  但是叢林奇航是一部成功的電影嗎?

 

  電影是關於迪士尼擅長的神話大拼盤,包含亞馬遜流域、藏寶圖、治百病的花,同時還處於一戰時期,所以既可以再把滿是老男人的守舊學會拿出來展示迪士尼多麼重視女性權益,又可以再把德國人拿出來開開玩笑。一個情商不佳卻又試圖禮貌的德國王子,他初次登場時面對莉莉的態度是知道這女人跟這群老男人不太一樣,她更加能幹而且能幫助他完成自己將德國推向世界王座的大業。

 

  可惜的是,這一點並沒有被深入探索,因為隨後這兩個角色就沒有什麼互動時間。

 

《叢林奇航》劇照。

 

  這是一部有多個反派的電影,我們可以說以主角莉莉的觀點來看,她要面對學會對女性的藐視,還要逃離德國王子,以及德國王子喚醒的怪物征服者的追捕,而她與亞馬遜河導覽員法蘭克之間也有不少衝突,比如法蘭克不讓她碰船舵或是引擎,同樣也是基於性別的刻板印象。電影不斷地告訴我們「因為她是女人……所以她與某人有衝突」,而這一點幾乎淡化了莉莉遇到的其他身分所導致的困難,比如說作為學者暨冒險家(莉莉與弟弟的父親也是這樣的人)或不會游泳的人。尤其是後者,電影多次強調這作為她最大的生理弱點(至於片中心理弱點則從未揭露給我們看,這進一步讓觀眾無法更加貼近她),本來對於游泳恐懼的克服在片中會是一個成長的體現,但電影卻完全忘記了這件事,反倒是用開頭一樣的跑酷來解決劇情衝突的高潮(搶花瓣)。

 

  然而,我們早就知道莉莉很會跑酷了,另一個照理說應該要很感人的喚醒橋段,也沒有多感人,我看著劇中古物裡暗示的「修補破碎的心」,我一直以為法蘭克(或是莉莉)的心如何破碎,又如何修補會是劇中高潮,但電影演完還是沒處理,就真的只是個沒雙關的解謎提示而已。更別說隨後花又長出來這件事表面上讓電影結局更完美(讓花帶回去研究),實際上卻是讓莉莉涉及犧牲的關鍵抉擇看起來像個笑話,因為在花(學術名聲和社會認同)與法蘭克(她毫無道理愛上的人)之間,她選擇了後者,這是這場戲原本該有的作用。

 

  很明顯劇本欠缺思慮,又或者說思慮過於分散,因為五個人輪流經手劇本的後果就是乍看文從字順,實則支離破碎,無法承先啟後操作幾個特定元素使角色深刻。有些人覺得重要的段落可能另一個人覺得不重要,但所謂重不重要是依照整體事件的相對關係,而非就單一事件就可以判斷。或許是刪過頭發現觀眾很多資訊都不知道,電影試圖用角色的口頭說明來補全這部分,比如法蘭克後面對自己身世的補充,然而卻成效有限,因為實際做總是比憑空說的更有效果。比起法蘭克,本片的主角更應該是莉莉,但卻在整個故事裡欠缺成長,就跟許多意圖體現女性美好,卻反而讓女性平板的電影那樣,我們仍然不知道莉莉在這整個故事裡有什麼成長。

 

《叢林奇航》劇照。

 

  如果說對父親傳承的神話(又一次,為何電影不大膽點設定是母親而非父親?直接設定母親當年的發現只能基於時代由父親發表,而莉莉渴望證明母親,同時也是證明自己這不是很好嗎?這可是一部迪士尼電影,難道不該想像得更自由嗎?)的信仰是她的原動力,那麼電影一個重大轉折應是這個神話的破滅,但電影卻沒有如此處理,所有障礙幾乎都是外在而非內在的。反而法蘭克心態上還有更多成長,比方說他從經歷神話到放棄追尋神話變得市儈一天過完算一天,再到遇見莉莉重新相信神話。然而,劇本再一次犯了一個錯誤,那就是讓法蘭克的轉變(從放棄到決定重新尋找花瓣)是先基於「以前找不到的箭頭如今出現」,而非更重要的「因為看見莉莉的決心」,於是又一次的這仍然是外在而非內在的,於是也導致片中兩人的戀情毫無說服力。

 

  一個女人可不會因為一個男人救她一命就愛上他,多救幾次也一樣,否則急診室醫生個個都會是卡薩諾瓦或唐璜,在一部以女性為主角的電影,迪士尼難道不該更注意這一點嗎?當我們在看《神鬼奇航》時,女主之所以愛上威爾不只是因為他拯救自己,也是因為威爾體現了自己一直想向外探索的那個自己,換言之一個理想的自己。

 

  所以在電影結尾,當他作為上流階級的父親說:「他是個鐵匠。」

   伊莉莎白回答:「不,他是個海盜。」

 

  所以我們也就不意外為何後來伊莉莎白從動不動就會暈倒的孱弱千金,逐步變成無須保護的英勇海盜,因為《神鬼奇航》從來就不只是個男人的故事,當然也不只是女人的故事,而是海盜的故事,這件事高於性別、高於性向、高於種族。所以莉莉的弟弟在這整個故事的存在,彷彿只是一張迪士尼的政治正確通行證,他為何在這裡?莉莉跟法蘭克在叢林都有他們想要追尋的東西,但他講了一大串只是說明他是為了報恩而已,這註定了他無法跟傑克史派羅還有伊莉莎白和威爾那樣形成對等的有趣三角關係,而只是一個附隨角色。

 

  因為電影主題是叢林探險,你很容易就會將本片設想成是那種「印第安那瓊斯」或是「古墓奇兵」等具有許多刺激動作場面的電影,但實際上電影更多的時間是在說話,許多有趣的元素在片中,比如莉莉教法蘭克拍照,法蘭克替莉莉拍照的過程中對她的凝視所產生的曖昧,並沒有產生連續性的效用;又或者從封印中甦醒的怪物探險家們,他們的外型特別,由蛇構成或由泥構成甚至還有蜂蜜構成的,但他們並沒有什麼表現時機,因為編劇很天才的給他們設定不能遠離亞馬遜河。

 

  你可能會想反駁:「嘿,你愛講的《神鬼奇航》系列,深海閻王也不能上岸阿!」但《神鬼奇航》是一部大部分電影時間都在海上的電影,而《叢林奇航》這些怪物探險家並沒有自己的船可以追著主角們走,如果主角躲進樹林深處他們又追不到,他們實際上只出現在片中兩場戲,但電影卻花不成比例的時間去解釋他們怎麼來的,而非先讓他們有充足時間表演。

 

《叢林奇航》劇照。

 

  《叢林奇航》這部不上不下的電影或許反映了迪士尼甚至是迪士尼買下的漫威當前最大的問題,他們有特效、有演員、有佈景,還有像我這樣像每星期日去教堂般光顧的觀眾,然而當一間教堂的信眾去教堂只是基於習慣而不再有熱情時,這間教堂也就名存實亡。

 

  他們不敢嘗試,不敢推得更遠,這絕非僅是說片中出現的陳舊性別觀念的衝突(同性戀與異性戀,男人與女人)又或者是性向刻板印象,比如片中莉莉的弟弟作為同性戀就被理所當然的設定成喜歡時尚,以及使用各種保養品,然後身形孱弱。

 

  事實上迪士尼完全可以在這方面繼續保守下去,因為有很多電影這方面也很保守,但也能很好看。問題在於他們連其他的元素也是陳舊,而且動用的方式也是陳舊的,並以一種不深刻的方式組裝起來。

 

  《神鬼奇航》是一部充滿魔法的電影,在觀看時依然能帶給觀眾一段輕鬆快樂的時光,然而真正的魔法應該在電影結束後進入觀眾的內心,這比不死詛咒或者是能指向慾望的指針,還是能裝進瓶子的船都還要重要。《叢林奇航》也是一部充滿魔法的電影,能驅動古蹟的石頭,能治療百病的花瓣,還有開完花就要幾百年沈睡的神樹,以及死不掉的人們,但走出電影院後,我們很快就會忘記這部電影還有裡頭的人物,我想這不是迪士尼想要的。因為真正能賺錢的不應該是電影本身,而是透過電影所塑造出的世界與人物,以及其所帶起的某種熱潮,這才是迪士尼想要再度施展的魔法。

 

 

電影資訊

《叢林奇航》(Jungle Cruise)-Jaume Collet-Serra,2021

你可能會喜歡

黑夜之後,森林之間:《霧中的刺蝟》(1975)

孩子是愛情危機的解藥嗎?《幸運女神》

流落地球的外星公主:《芙圖娜的異想世界》

病態的抽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