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絲‧米勒(Lynsey Miller)執導的英國歷史影集《安‧寶琳》(Anne Boleyn)描繪日後遭到處死的皇后安‧寶琳引起軒然大波,因為劇組選用了黑人演員裘蒂‧特納—史密斯(Jodie Turner-Smith)為主角。在第一集播出前,就已經有人抱怨特納—史密斯這個選角「不符史實」,因為歷史上的安‧寶琳為白人。
然而,英國文學研究者、提賽德大學英語系教授黎安‧畢比(Leanne Bibby)有不同的看法,她認為這個悲劇皇后過去的改編各式各樣,全都不符合史實,連讓法國人演出都有,為什麼當改動的是膚色時就變得不可接受?
畢比指出,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兩部安‧寶琳改編影劇是查爾斯‧加洛特(Charles Jarrott)於1969年推出的浪漫愛情片《安的一千天》(Anne of the Thousand Days),由「法裔加拿大」演員詹妮薇芙‧布卓(Genevieve Bujold)飾演;以及HBO影集《都鐸王朝》(The Tudors),英國演員娜塔莉‧多莫(Natalie Dormer)在劇中飾演身穿現代化迷人服飾的安‧寶琳。
安‧寶琳與亨利八世的婚姻不受忠於亨利八世第一任妻子亞拉岡的凱薩琳(Katherine of Aragon)的人馬歡迎。反對人士包括伊斯泰斯‧沙普伊斯(Eustace Chapuys)與歐洲各地的皇室。作者未知的《西班牙編年史》(Spanish Chronicle)裡也傳述了一些醜聞,指稱安‧寶琳因為犯下通姦罪,才被亨利八世處決。
無論是生前還是被處決後,安‧寶琳的故事一直都是事實參雜著虛構。這種事實、謠言與傳聞的混合在暢銷歷史小說中也經常看到,畢比指出:「這些小說有些是刻意為之,它們採用『不符史實』的表達來引導讀者回到那個歷史記載參差不齊、經常顛倒是非的時代。」
在希拉蕊‧曼特爾(Hilary Mantel)獲獎的湯瑪斯‧克倫威爾(Thomas Cromwell)三部曲的前兩部《狼廳》(Wolf Hall)和《提堂》(Bring Up the Bodies)中,這裡的安‧寶琳和她經常在銀幕上被刻畫的形象同樣野心勃勃、冷酷無情,但在複雜的歷史背景之下,她也顯得極為脆弱與破碎。
在曼特爾著名的暢銷書之前,還有其他描寫安‧寶琳人生的歷史小說,它們也把事實與創作——甚至是杜撰——混合以強調她的歷史重要性。筆名德琳‧雷克(Deryn Lake)的迪娜‧蘭皮特(Dinah Lampitt)在1983年的著作《The Sutton Place》裡描寫安‧寶琳在恐懼萬分的時刻找巫師施法,因為她意識到自己可能無法為亨利八世生下他所想要的男性繼承人。
羅賓‧麥克斯威爾(Robin Maxwell)的《安‧寶琳的秘密日記》(The Secret Diary of Anne Boleyn)則採用日記形式,想像安‧寶琳從進宮的前幾天到被處決的前一晚內心深處的想法。儘管安‧寶琳真正寫下的大部分文字都已經消失於歷史之中,但這部小說憑藉情感與心理層面的想像,滿足了讀者對「真實」故事的渴望。
蘇珊娜‧鄧恩(Suzannah Dunn)的《The Queen of Subtleties》似乎跟麥克斯威爾的動機相似,它以現代語言和俚語形式想像安‧寶琳的觀點。在小說的開頭,安‧寶琳對她的女兒(未來的伊莉莎白一世)誇口說,她在嫁給亨利八世後「扼住了老英格蘭的咽喉,讓它永遠地改變了」。跟前面提到的其他小說一樣,鄧恩的小說研究大量的史料,但依然刻意採用不符史實的方式描寫,使安‧寶琳成為現代讀者所想像的模樣:一名被摧殘殆盡的女性。
一部分原因是安‧寶琳的人生是背負著惡名結束,她是一名被處決的叛徒,她的真實處境本來就與史料不完全一致,畢比說:「在理解她的故事時,一些藝術創作改編既是不可避免的過程,也是非常重要的。無論是歷史資料還是小說杜撰的安‧寶琳,兩者都是富想像力的創作,也是反思她曾作為英格蘭皇后的歷史意義的機會。」
原文出處:Convers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