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TIDF「記錄 X 記憶:空間」單元,選入了十部以空間作為被攝者或是敘事主體的影片,討論記憶如何賦予空間意義,而電影又如何運用空間來重現或創造記憶。其中一部作品《港城三記》,即以非敘事性的旁觀鏡頭凝視香港街景,在七十分鐘內,捕捉灣仔會展中心的巴塞爾藝術展、雨傘革命時的金鐘旺角、深港邊境和深圳地王大廈等畫面,凸顯空間本身所涵蓋的歷史意義。
《港城三記》亦是導演王博和潘律對於「港漂」身份的提問。原用於稱呼從中國到香港工作的人,「港漂」一詞後延伸為對生活、身分認同仍不確定的本土香港人。兩位導演以空間著手,將檔案素材與拍攝畫面並置,提出疑問:當回歸慶典與藝術會展在同地重複上演,是對香港歷史的包裝嗎?而將2014年傘運與1967年的六七暴動對比,以另一角度理解當下,是否能延伸出新意義?備受關注的深圳與香港經濟關係,又會不會是香港的未來?
導演王博出生重慶,求學於北京和紐約,每年多次往返中國與香港,另一位導演潘律則來港多年。雖然對於香港已十分熟悉,但終究是「外來者」的兩人拍了一部關於香港今生前世的紀錄片,在2017年的映後座談裡,兩人被問及自身與香港的關係,他們答道:「可能電影裡的視角,是更好的解釋。」
《港城三記》帶給我關於凝視的練習,會展裡遊客的步調、呼喊、多國語言的溝通、人流的觀看、被觀看和自我觀看等等。當藝術展在此地年復一年舉辦時,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中國慶典也在此地上演,這是對整個香港生活、身份認同重大轉變的時刻,鏡頭帶著我們重新凝視此地,不動聲色地觀察、冷靜沉著地紀錄,透過含蓄的鏡頭語言,呈現對香港的沉思與省悟,將那些無法釐清的千言萬語化作靜默的凝視。
2014年的雨傘革命,導演出於親身的體驗和觀察,發現香港街頭亦塑造了不同的時間與空間,讓各式政治立場的民眾能以不同形式表達。鏡頭特意關注了看似與抗爭者格格不入的人像,如穿著紅衛兵服裝,讚頌毛澤東的中年男子;舉牌遮臉、不時探出一支眼偷看鏡頭的民眾等有趣畫面。
1982年,鄧小平與柴契爾夫人就香港前途問題進行會談,談畢走出人民大會堂時,柴契爾夫人在樓梯上摔了一大跤。爾後,一位主持人在採訪柴契爾夫人時問及,此次意外是否對香港的未來有所預示?
導演相當幽默地讓畫面凍結在柴契爾夫人的「仆街」畫面,這讓我想起楚浮《四百擊》的安端一路奔向海邊,畫面凍結在安端朝鏡頭的凝視,意義相當含糊,楚浮在此並未做出結論,安端的未來仍然是個問號。導演運用此手法,帶點幽默,或許也正對著香港的未來打上問號,表達出香港人對身分認同與前景的迷惘。
外來者凝視香港的練習,是《港城三記》帶給我最深刻的感受,不那麼「本土」的兩位導演無法用確切的語言形容自己的身分。關於對香港的複雜情感,我想,影像之於兩位導演就是最貼近本質的表達。
電影資訊
《港城三記》(Traces of an Invisible City: Three Notes on Hong Kong)─王博、潘律,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