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丹麥跟瑞典,火葬場供應部分社區的熱源

在丹麥跟瑞典,火葬場供應部分社區的熱源。

 

  現代社會為了節省土地空間以及方便集中紀念先人,大多採取較為清潔且便利的火葬。不過,即便是火葬其實也會對周邊環境產生一定程度的汙染,包括碳排、耗能、跟噪音等等。於是,有些國家就開始想,如果能夠把火葬場的熱能拿來利用不是很棒嗎?

  

  火葬場所產生的餘熱通常使用冷卻塔解決,但安裝冷卻塔不僅價格高昂、噪音大,而且本身耗能還很高。幾年前,丹麥和瑞典的一些城市想出了妥善運用火葬場餘熱的方法:餘熱不從煙管全部排出,而是通過輸送管道送往當地的供熱系統。

 

  2010年,丹麥奧爾堡的火葬場因法規安裝新的過濾系統,順勢將管道改建讓當地的區域供熱公司從火葬場接收多餘能源。區域供熱公司投資約四萬歐元安裝新管道,而每年產生的社會經濟效益可達兩萬歐元。該火葬場大約可為20至25戶丹麥普通家庭(36至43坪)提供一整年的熱能。

 

丹麥建築師亨寧・拉森(Henning Larsen)所設計的公共火葬場。

 

  奧爾堡的火葬場每年約進行2340次火化,每年預計可產生約58.5萬度電,每次火化平均產生250度電,其中約5.5萬度用於火葬場內部,其餘則送往區域供熱系統。丹麥的其他城市也陸續跟進,西蘭島的新火葬場建成後,產生的熱能足夠100個普通家庭使用一整年。

 

  瑞典的哈爾姆斯塔德也是如此,當地火葬場的改建計畫包括讓火葬場使用自身產生的多餘能源,然後以管道將熱能輸送到區域供熱系統。

 

  雖然有些人認為將火葬場生產的能源販賣違反了國際火葬聯合會的道德規定「火葬之產品或殘留物不得用於任何商業用途」。然而,丹麥政府智庫倫理委員會裁定,由於火葬場的主要目的並非生產能源,過剩能源可視為火化的副產品,回收利用火葬場的多餘能源完全合乎倫理道德,收益不僅用於火葬場以降低成本,對周圍環境也更環保。

 

  究竟「拿先人來取暖」這種想法是否可行,在北歐以外的國家目前還是頗有爭議。因此,即便是非常寒冷需要供暖的溫帶國家,也少見像丹麥跟瑞典這樣徹底理性利用熱能的狀況。或許,未來會有些改變吧?

 

參考資料

丹麥瑞典

 

 

你可能會喜歡

畫不出自畫像的女人:謝芙貝克《藏愛的畫像》

別努力了,查理‧布考斯基說

科學家如今無法再忽略古代洪水傳說

你可能也喜歡....演算法讀心術對硬核搖滾樂迷特別不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