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洞察和控制情緒的人比較不會受到假新聞欺騙

研究發現「情緒商數」(EQ)較高的人,比較能夠看穿假新聞。

 

  無論你支持什麼意識型態,都不能不承認,假新聞在現今社會是個棘手的問題。因為假新聞帶有「假」(fake)這個字,我們很容易覺得,與之相對的是客觀的「真實」、「知識」。因此,有些人會毫不留情地嘲笑那些誤信假新聞的人屬於「智商低」、「見識少」、「好騙難教」的一群。但這似乎難以解釋為什麼我們的朋友群裡總有些智商分明正常的人,卻還是會輕易相信假消息並隨之起舞。這產生了一個可以科學驗證的設想:如果假新聞的傳播不全然與接收者的智商有關,也跟他或她處理情緒的能力有關呢?

 

  隨著社群媒體的崛起,假新聞的普遍性與潛在危害顯著提高,已成為公眾與政府關注的議題。假新聞有好幾種形式,例如在文章裡加入視覺或文字訊息,巧妙地傳達帶有偏見的論點,或完全捏造虛假的內容,系統性地製造與分享以達到欺騙與造謠的目的。與真實新聞相比,假新聞更能吸引目光,傳播速度也很快。然而,一項研究發現「情緒商數」(EQ)較高的人,比較能夠看穿假新聞。

 

  社群媒體迷人的部分在於新聞和資訊的更新速度,以及簡單扼要的內容,使人們在繼續吸收下一則資訊以前,能夠迅速消化完畢,而這樣的格式正好符合那些期望看到反映自身態度、恐懼與隱性偏見的人。社群媒體其實不適合進行批判性思維與推理分析,但這是判讀內容真實性的必備過程。因此,情緒色彩濃厚的假新聞成為最容易吸引人們目光的工具。

 

  事實上,認知心理學的研究也支持這個觀點:「情緒」或「情緒訊息」會被迅速處理,有時個體也沒有集中注意力即時發現。此外,評估高級認知過程的研究也表明,情緒確實會影響決策、判斷和風險感知。儘管這些研究並沒有直接評估情緒能否揭穿假新聞,但它們支持了個體的情緒商數具有一定的影響力,表明處理情緒是一種依賴幾個不同特質的過程。

 

  這些特質包括能準確地感知和反思情緒性內容,正確地把情緒與文字語境連結,以及調節自身情緒反應的能力。這些相互依賴的能立按高階過程(如戰略情商、情緒理解和情緒處理)和低階過程(如經驗情商、感知和過程)進行排列。情商高的人應該更善於理解與調節自身情緒,更重要的是,他們應該更善於看穿那些情緒化的新聞。

 

  該研究從四個方面著手:首先,使用既有衡量情緒商數的方法評估個體的情商高低差異,是否與揭穿假新聞的能力有關。第二,參與者對新聞的反應包括內容的客觀性、專業性、論據強度與整體可信度的判斷,而非以往研究使用的是非題(直接判斷新聞是真是假)。第三,研究表明,情商與受教育程度呈正相關。第四,整理收集參與者如何與為何做出這些判斷的回答數據,並進行探索性分析,以瞭解參與者看穿假新聞背後的潛在原因。

 

對夾帶有情緒的訊息照單全收的人,或許對自身情緒也比較沒辦法洞悉跟調節。

 

  截至目前為止關於情商的研究已經把人類處理情緒與人際關係的能力劃分為好幾個部份,該研究使用的「情緒商數問卷」共七個部分,為了研究目的他們只選擇其中三個最能表明個體所擁有的批判思維。也就是說,研究者選擇偏重自我意識、自我調節和同理心的量表,而非那些注重社交技巧的量表,來確認參與者的情感商數高低。這份情緒商數測驗內容包括:情緒處理、情緒決策和同理心,測驗共有29個項目,從1(強烈同意)到5(強烈不同意)的範圍評分。測驗最低分數為29,而最高分為145。分數越低表示個體擁有較高的情商。

 

  接著,再比較識讀假新聞的能力是否與情緒商數能力得分有關。研究者準備了六則新聞,包括三則真實新聞與三則假新聞。真實新聞如下:精神病院減少提供病人過夜的床位數量、犯罪集團利用兒童分送毒品、政府對移民數量低估的報導;假新聞包括:聲稱公立醫院的大批病患於夜間秘密出院、聲稱家庭背景貧窮的學生不能接受大學教育,以及聲稱地球早在六年前就已經停止暖化。

 

研究者提供的結果圖表,顯示情商與辨識假新聞能力的關聯。

 

  研究者將新聞包裝成Facebook貼文的格式(包含典型的按讚、評論和分享圖示),並加入Facebook貼文的四個主要組成部分,分別為新聞分享來源、原始來源、內容層次和作者說法,以增加參與者評估內容的客觀性、專業性、論證強度與可信度的機會。參與者必須對六則新聞都進行批判性評估,並回答四個問題(例如你有多同意這則新聞的陳述),回答的分數也表明參與者是否看穿了假新聞。

 

  結果證明的確如此,那些能正確分辨真假新聞的人,在情商測驗中的得分確實較高,而高情商且受過大學教育的人比低情商且受過大學教育的人,更不可能輕信假新聞。

 

  該研究與眾不同的地方在於,過去人們比較常偏重分析智力、政治傾向、宗教立場對於辨識假新聞的關聯,很少從個體「感受、調節自身情感」的能力出發。另外,這項研究也標示出假新聞的一項特色:訊息中帶有比較激昂的情緒。假新聞被製造出來(譬如社群媒體上口耳相傳的謠言)通常都具有特定目的,打算喚起接收者的特定情緒,傳遞過程也容易加上中間傳播者的個人評語等等。因此,除了平實描述錯誤不實的資訊之外,假新聞通常還帶有更多的情緒。對於這種夾帶有情緒的訊息照單全收的人,或許對自身情緒也比較沒辦法洞悉跟調節。

 

原始論文:

Detecting fake news on Facebook: The role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PLOS ONE)

 

你可能會喜歡

社交錯覺:看起來很流行,其實不然

如何死於睡眠不足

不怕冷的人具有特殊基因

「男性科學」時代結束:自然期刊要求論文應解釋是否考慮性與性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