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並不真的認識我自己──《歡樂時光:前編》

《歡樂時光》劇照。 

 

  穿過黑暗的隧道,抵達有光的地方以後。

 

  在灰濛濛的雨中涼亭,四個女子被雨困住地吃著便當,在不黑也不白的地方,在不年輕也不蒼老的歲數,卻都有種被困住的感覺。幾乎就像是她們身邊的監視錄影器所拍下的畫面,作為觀眾可以清楚地聽見她們的對話、她們有時尷尬有時無奈有時愉悅有時平靜的表情,卻沒有任何內心獨白,完完全全的第三人稱客觀視角。因為知道得非常有限,在發生的情節之外,留下了大量空白可以自行填充。與其說是小說,不如說是簡述了一段情節之後,讓觀眾自行續寫的問答題。

 

  看著看著,就會開始思考一個人離開另一個人是因為恨,還是因為愛而不得?一個人沒有離開另一個人,是因為習慣而順其自然,還是因為堅定而反覆的選擇?一個人繼續過著自己一個人的生活,是因為害怕新的關係,還是因為沒有遇到適合的人?一個人相信另一個人,是因為難以言說的理解,還是因為對自己和他人缺乏信心?四個女子都處於一種說不上是不幸,但也難以發自內心地覺得現在的自己很幸福的狀態,倒是一種異常平庸的痛苦,即使痛苦,也是如此平凡的痛苦。

 

  不是每個人都能遇到壞人,能發生和任何人說,任何人都能覺得你好可憐的故事,很多時候只是將就、只是剛好、只是自己也搞不清楚,為什麼自己那麼地不快樂,明明沒有誰真的做錯什麼事,明明大家都是好人,可為什麼要幸福地一起生活下去,卻是那麼那麼地難。比起婚姻問題,說到底是人與人之間的問題,是人與自己沒有明確形狀的慾望如何共存的問題。

 

《歡樂時光》劇照。

 

  要如何去辨識自己的慾望,則要回到自己的身體,畢竟自己的心有時候並不一定在那裡。四個女子參加了聆聽自己身體的重心的工作坊,三個女子試著把椅子用一個支點立起來,背靠著背站起來,用額頭對額頭傳遞意念,聽彼此肚子的聲音,另一個女子靜靜地在旁邊微笑著拍照。你一定沒有聽過自己的肚子的聲音,因為自己是聽不到的。但是別人只要靠得足夠近,就能夠聽見你的肚子的聲音。

 

  離得越是遠的人,似乎越是能夠知道你其實是個怎樣的人,甚至是你深深藏在心裡的那個無法說出聲的問題,陌生的人比親密的人更明白,別人比自己更明白,可要怎麼把日子過下去,又依然只有自己。每個人都把別人看得如此清楚明白,卻看不清楚自己,只能像是尋找椅子的重心一樣,小心翼翼地搖晃自己,把自己的生活往左邊擺一點、往右邊擺一點,就算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至少知道自己不想要什麼。在找到重心的那一刻,會感覺指尖上的重量感消失,在找到自己的重心的那一刻,會覺得一切都很自然,一切都很剛剛好,不需要勉強什麼,也不需要把什麼藏起來,即使只要世界再輕輕搖晃一下,自己和椅子都會倒下。

 

  雖然工作坊的藝術家說,倒下之後再重新尋找一次就好,但是倒下的時候,會非常非常地大聲,好像整個世界都要崩解那樣。於是,要不要尋找自己的重心,要不要聆聽自己的身體,都變成要不要繼續過著原本的生活的問題,彷彿只要不去感受、閉上眼睛、遮住耳朵,就可以繼續下去。有的人選擇讓世界崩解而不發一語,有的人選擇讓世界繼續,而自己的某個角落則漸漸地漸漸地崩解。

 

《歡樂時光》劇照。

 

  整部電影時長317分鐘,前編則有三個半小時,明明故事尚未結束。但在這些時間裡,有一些瞬間你會覺得好像大家都在自己想要的位置上,而有一些瞬間你會被那些明明日常得不可思議的對話刺中而反覆地想為何自己會被刺中,再有一些瞬間你會覺得自己也在輕輕地被搖晃,感受著他人的溫度,小心翼翼地尋找自己的重心。

 

  尋找重心需要一些儀式感,而漆黑的電影院裡是那麼地適合,讓世界反覆地崩解,只為了在瞬間尋找到自己身體的重心,而此後,一切所看見的就再也不會是同一個世界了。

 

 

電影資訊

《歡樂時光》(Happy Hour)-濱口龍介,2015

 

你可能會喜歡

異國靈魂的孤獨對舞──《輕輕搖晃》(Lilting,2014)

如果我們還心有不甘:當代電影大師

其後每天,都是那天的延續:《Before Sunrise》

台日同名的火車站:《我們與台灣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