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哥吉拉》(1954)到《正宗哥吉拉》(2016):日本人揮之不去的核災恐懼

 1954年《哥吉拉》劇照。

 

  《哥吉拉》,1954

 

  1954年在日本發生了3件事情,第五福龍丸事件、哥吉拉誕生,還有日本自衛隊成立。

 

  從第五福龍丸事件說起,第五福龍丸是一艘日本遠洋漁船的名字。1954年3月1日美國在比基尼環礁試爆氫彈,由於美方的錯誤估算,爆炸威力遠超預期,第五福龍丸雖在劃定的危險水域之外,仍遭輻射波及,船員深受其苦。這件事後來雖在美方對受害人補償下落幕,卻喚醒了日本對不到10年前二戰原子彈爆炸的恐懼。

 

  在1954年11月3日首映的《哥吉拉》中,哥吉拉之所以會出現,就是因為試爆氫彈破壞了哥吉拉的巢穴(雖沒指名試爆氫彈是由何方所為),使哥吉拉不得不離開居住地。哥吉拉登陸東京大肆破壞後,男主角尾形是這麼形容哥吉拉的:「哥吉拉就像擺在日本人頭上的氫彈。」明顯指涉了同一年發生的第五福龍丸事件,哥吉拉的誕生再次提醒了日本人不曾遺忘的核武恐懼。

 

  哥吉拉吸收了試爆氫彈產生的輻射,卻不受其損害,行經之處全都留下輻射的足跡,造成汙染。發現這件事的古生物學家山根博士,在會議上報告後,馬上有官員跳出來反對公開這些資訊,其中一個原因是可能引發外交風波。因為試爆氫彈引來怪獸,不只不令人同情,反而容易遭受國際撻伐,這就是政治家的思考模式,門面可以比人的性命更重要。

 

1954年《哥吉拉》劇照。

 

  接著是一位記者輾轉從德國那邊得知科學家芹澤正在進行一項研究,而這項研究或許能用來對付哥吉拉,記者找上跟芹澤親近的惠美子,由惠美子帶記者去拜訪芹澤,芹澤卻矢口否認有這項研究。後來芹澤私下跟惠美子透露他確實有能打倒哥吉拉的武器,命名為「氧氣破壞裝置」。這邊的設定引起我的好奇,為何記者是從德國方得知這項研究,而非當時在冷戰框架下跟日本較親近的美方,合理的解釋是,這項研究原是二戰時軸心國打算拿來對付同盟國的武器,屬於不亞於核武等級的暴力威脅。

 

  芹澤不願公開研究的原因,就在於武器的恐怖,一旦公開,即使能打倒哥吉拉,握有武器的人類卻可能製造更大的慘劇。後來促使芹澤使用「氧氣破壞裝置」的原因,跟他不願公開的心情是一樣的,就是對人的同情與憐愛。當時電視正在轉播哥吉拉造成的破壞──都市變成斷簷殘壁,數百萬人流離失所,醫院人滿為患,研究員用蓋革計數器測量小孩身上的輻射值,宛如二戰煉獄翻版。這段拍得極好是非常有效果的,馬上說服了觀眾原先死不願意的芹澤為何改變心意同意使用武器。

 

  最後芹澤確實用「氧氣破壞裝置」殺死了哥吉拉,只是這個過程搭配了他無比悲壯的自殉。他先把自己的研究筆記全部銷毀,並決心與哥吉拉一起命喪海中,想著只要研究筆記跟他的命都不在,就沒有人可以製造出相同的武器了。不過電影結尾透過山根博士之口告訴觀眾,只要人類繼續使用氫彈,難保不會有下一隻「哥吉拉」出現。芹澤的研究也是一樣,難保不會有人製造出更恐怖的武器;如同芹澤說的,人心是軟弱的,這使得人只有在手握強力武器時才會稍微心安。

 

  電影最後提出了反思,暴力威脅只能換得更大的暴力。哥吉拉像是手持核武在世界橫行的美國強權,更像日本人心中無法消除的恐懼陰霾。不過電影反思的還是人對人的暴行,沒能關注到生態界,細心一點的觀眾會注意到,跟哥吉拉一起命喪海中的,除了芹澤,還有數萬計的魚類。

 

  還沒提到1954年日本的另一項發明:自衛隊,以自衛之名的武裝集團。這支軍隊,在2016年的電影《正宗哥吉拉》中發揮極大的作用。

 

2016年《正宗哥吉拉》劇照。

 

  《正宗哥吉拉》,2016

 

  《正宗哥吉拉》是日本東寶公司製作的第29部哥吉拉電影,也是時隔12年,日本方面第三次重啟哥吉拉作品,在此之前因為市場衰退等原因間斷中止過。本片有獨立的世界觀,並非續作。哥吉拉的銀幕形象曾在60年代轉為正義化身,幫助人類打擊邪惡怪獸。2016年重出江湖的哥吉拉,回到哥吉拉誕生初始的恐懼形貌,這次連結的是日本另一段更迫近的傷痛記憶──福島核災。

 

  新的哥吉拉同樣帶著滿身的輻射出現,不同的是《正宗哥吉拉》更像是一部政治電影,而非日本傳統的特攝/怪獸片。

 

  電影前半段進行的方式宛如對政府決策的不斷打臉,各部會合作混亂、對情報掌握不足,好不容易做出判斷又馬上被現實甩一大巴掌。內閣之一,也是後來災害的決策負責人矢口下了一道命令,卻因為沒有明確指出下令的對象,導致命令無法執行。透過快速剪接,我們看到了政策決策圈的呆板與荒誕。

 

  政府耗在該做什麼上的討論時間,遠遠比實際做事情的時間多。開記者會的首要目的是安撫民眾,而非公佈資訊,這決定了記者會上該說什麼、說多少。而政府的任何行動都必須要有法源依據,不管是安排民眾撤離或是派遣自衛隊,所以政府花最多時間在做的事其實是,找法條支持或是創造新法律。就連幫怪獸取名都有學問,太拗口就不行。而片中在討論災民撤離以及災後重建的部分,確實有滿滿的福島核災既視感。

 

  不過當政府逐漸適應危機,各部門分工也確立之後,決策也跟著迅速起來,這點也相當日本。

 

  在自衛隊首次攻打哥吉拉失敗後,美軍也依《美日安保條約》馬上派遣軍隊出擊。我對電影情節中美軍能在極短時間內就出動比自衛隊多幾倍的武力有些懷疑,這是否反應日本人其實對自衛隊沒信心?

 

  說個題外話,1960年簽訂的《美日安保條約》屬冷戰框架下圍堵共產勢力的產物,自衛隊也是出於同樣目的的產物。雖說威嚇敵國也是一種「自衛」方式,不過關於武力更好的使用態度,1954年的芹澤已經幫我們示範過了。並不是指國家保有軍隊就是惡,軍隊也有很多戰鬥之外的功能,只是面對尖銳物,我們就該小心謹慎,指甲剪也可能傷人。哥吉拉威脅當前,各國如何「自衛」,我們接著看。

 

  聯合國打算出軍以核武消滅哥吉拉,同時還有另一個選擇是矢口主導的冷凍哥吉拉計畫。有日本官員支持使用核武,原因是雖然使用核武會造成比目前災害更大的破壞,但能因此換到各國的幫助,畢竟他們難辭其咎,日本也會因核災悲劇得到國際大量的同情援助。竟把核災當成政治工具,只能用不齒來形容。

 

2016年《正宗哥吉拉》劇照。

 

  電影最後當然是以冷凍計畫解決哥吉拉(自衛隊和美軍聯手),畢竟日本怎麼可能拍一部以核武解決問題的電影。不過,最後讓冷凍計畫得以順利進行的,也是政治。電影不只批判政治,也告訴我們政治(包含算計)可以救人。政治問題,需要政治解決。所以政治角力、如何說服聯合國將核武延後使用才是重點,戲劇性也在這裡,反而不是實際將哥吉拉冷卻的過程,畢竟以災難電影來說實在過於順利了。

 

  結尾發現哥吉拉造成的輻射污染因為半衰期短的關係比人造輻射更好清除,回過頭證明了不使用核武的決定是多麼正確,雖然有點刻意,卻也點出本片另一個重點,只要精準掌握科學、明白運作原理,人類就有辦法應付災厄。片中主角一行人得知哥吉拉的生理構造後,馬上就想出對策。

 

  這是跟1954年的《哥吉拉》相當不同的地方。舊版恐懼人類的創造,擔憂人類有一天會毀滅自己;新版則相信人類的力量,認為只要正確使用專業,包含政治,包含科學,就可以解決問題。不過這畢竟是屬於電影的樂觀,綜觀歷史便會發現,做出正確判斷並非人類擅長的事。

 

 

電影資訊

《哥吉拉》(ゴジラ)─Ishirô Honda,1954
《正宗哥吉拉》(シン・ゴジラ)─ Hideaki AnnoShinji Higuchi,2016

你可能會喜歡

變成更好的自己是一種情緒勒索:以撒‧柏林與《媽的多重宇宙》

洛夫克拉夫特的怪談、獨立短篇與補遺:《無名之城》

《無聲》:難道你要讓她背負被性侵的「罪名」嗎?

你今天也被帶風向了嗎?與國家對抗的《新聞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