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的特徵包括奢華的名錶、高級轎車和豪宅別墅,先前的研究發現,即使人們只看臉,也很容易分辨出誰是有錢人,而誰是沒錢的窮人。發表在《性格與社會心理學期刊》(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的新研究則進一步詢問參與者對窮人和富人有何看法,但沒有事先表明照片的人屬於哪個社會階層。結果發現,參與者認為富人看起來更溫暖與快樂,但如果換作窮人只會被認為醜陋與冷漠。
多倫多大學心理學家拉格海杜爾‧比約恩斯多爾(Ragnheidur Thora Bjornsdottir)說:「有鑑於這件事對我們生活有著廣泛影響,我想瞭解社會階層是否真的在外表留下明顯的印記。此外,最近的研究也發現社會階層影響人際互動,我想進一步釐清這種影響會從多早的時候出現。」
比約恩斯多爾所引用的過往研究表明,即使窮人更可能做出親近社會和同理心的行為,例如捐錢,但人們往往產生相反的看法,因為窮人的臉部表情被認為不如富人來得和善溫暖。儘管研究採用的照片都擺出「毫無表情」的臉,但富人還是被認為更富有熱情,更適合被聘用為員工。
人們傾向於根據對方承受壓力與痛苦的跡象做出判斷,因為他們看不到對方的實際行為。比約恩斯多爾說:「最讓我驚訝的是決定聘用誰的結果——我們臉部表情的印記已經微妙地暗示自己的社會地位,其實已經劃定社會階層的界限。」
所以到底是漂亮的人更有錢,還是富人被認為更具有魅力呢?
這是一個困擾社會科學家的「先有雞還是蛋」問題。多倫多大學研究團隊的研究結果似乎表明,答案是兩者皆有。不過數據表明,魅力只有在人們對約會網站的個人資料評分時才會發揮作用。如果把約會頭像換成更容易控制的多倫多大學學生照片時,魅力就不再是一個因素,但關於性格與是否聘用的假設依然存在。
研究者透過七個實驗發現,無論人們是否有意識的注意到臉部差異,都能從臉孔看見窮人生活更艱辛的跡象,即使在沒有展示衣服、飾品或眼鏡等視覺線索的情況下也是如此。
比約恩斯多爾說:「北美社會通常喜歡覺得自己沒有階級意識,強烈的文化觀念也認為所有人都能從底層往上爬。但社會階層依然是真實存在的問題,階層流動性其實非常有限。」
原文出處:inver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