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聖潔裝載了全英格蘭的寂寞:《伊莉莎白》與《伊莉莎白:輝煌年代》

1998年的電影《伊莉莎白》刻劃在各方權力明爭暗奪中,甫即位的伊莉莎白一世如何鞏固地位。 

  都鐸王朝(Tudor dynasty)被視為英國君主專制歷史上的鼎盛時期,也是英國歷史上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一段。打從亨利七世揭開序幕,殺戮、狡獪、猜忌、征伐、脅迫、利誘輪番上陣,笑聲摻雜哭聲不絕於耳,政治在明爭暗鬥中展開,國事於峰迴路轉中推進,腥風血雨,迷離錯綜,比現代灑盡狗血的肥皂劇更教人咋舌。


  至於矢志獻身英格蘭而終身未嫁,沒有留下任何王儲以至終結都鐸王朝的「貞潔女王」(The Virgin Queen)伊莉莎白一世(Elizabeth I,1533年9月7日-1603年3月24日),絕對是詭譎跌宕的王朝史冊上最耐人尋味的一筆。圍繞伊莉莎白生平事蹟大作文章的文字與影視作品屢見不鮮,其中,夏克哈.卡帕(Shekhar Kapur)執導,凱特.布蘭琪(Cate Blanchett)挑大樑演出的傳記電影《伊莉莎白》(Elizabeth, 1998)與《伊莉莎白:輝煌年代》(Elizabeth: The Golden Age, 2007) ,無疑是鋒芒萬丈的經典之作。

 

到了2007年的《伊莉莎白:輝煌年代》,則描述她如何擊退虎視眈眈的西班牙王室。

 

  電影首部曲主要刻畫伊莉莎白在危機四伏中繼位,在萬眾矚目中跌跌撞撞穿梭政治叢林,學習如何滿足被賦予的種種義務與期待。續集則勾勒出即位多年,已深諳政治權謀的伊莉莎白,面對宮廷與人民、內政與外交、私情與公事之間,時而智慧、時而愚昧、時而隱晦、時而直白、時而捉狹、時而體貼、時而寬厚、時而冷酷、時而猶疑、時而果決、時而女王、時而女人的層層頡頏與權宜。

  兩部電影的焦點雖不盡相同,但都側重「愛情」的糾葛衝突,以及愛情之後更重要下一步:「婚姻」、「子嗣」。

 

伊莉莎白一世畫像(Darnley Portrait),約1575年

 

與愛情何關

 
  身為一國之君,幾乎享盡天底下的權力與榮華富貴,唯有一樣除外:「愛情」,君王不配擁有自己的愛情。王室的愛情就是國家的籌碼,而婚姻與子嗣更豪賭著國家的未來,在精心操盤的棋局裡,君王的戀愛和婚嫁,說穿了不過是權力網羅底下的一顆小小棋子兒,悲涼之情更甚販夫走卒。

  「相親」與「逼婚」橋段在兩部影片中屢屢出現──西班牙國王、查爾斯大公、斐迪南大公、瑞典艾里克王子、法國安儒伯爵──他們或者主動向伊莉莎白大獻殷懃,或者伊莉莎白風情萬種地周旋在他們之間,男歡女愛、秋波頻頻,一舉手一投足,就是國家角力的你來我往,不得不讓人感嘆:政治是最繁複的舞台,搬弄好一場喧囂豔冶的愛情公演。

 

電影《伊莉莎白:輝煌年代》中伊莉莎白一世與探險家沃爾特.雷利。


  當然,伊莉莎白不是沒有傾心的對象。年輕時與自己的青梅竹馬萊斯特伯爵羅伯特.達德利(Robert Dudley, Earl of Leicester)兩情相悅,肆意歡快,可惜雙方的階級差距始終是個不小的障礙,而對方隱瞞婚約更使女王痛徹心扉導致戀情告吹。數年之後,探險家沃爾特.雷利(Walter Raleigh)從海上歸國,帶來馬鈴薯與菸草,也帶來扣人心弦的探險故事,同時,這被伊莉莎白稱作「來自不同時代、不同世界」的男人,開啟了伊莉莎白對自由和未知世界的憧憬,並強化了英格蘭拓展海外勢力的野心。

  作為被理所當然認為應當盡早婚配產子的女王,身上層疊積累的盔甲,相較一般男性國王想必沉重不知凡幾。是以,當女王卸甲於閨房,就著夜色的掩護,再三叮囑沃爾特.雷利不可將事件宣揚出去後,那句輕勝鵝毛的「你可以吻我嗎?」隱隱有雷聲驚心動魄,怕是爵士所經歷的任何山風海雨都比不上的。

  一個吻,僅僅一個吻就已成為彼此人生裡最大膽的逾矩。「貞潔是最昂貴的資產」,一國之君的身體永遠隸屬國家器用,不再聽從個人喜好。這是政治保護的手段,也是箝制意志的囹圄。

  在利益權衡下,愛情的純度究竟有多少?自由意志的天空又有幾呎寬?叱吒一時的伊莉莎白沒有明說,當她一步步登上權力的巔峰,當她提著愛情資產向現實畫押,那用貞潔締造的黃金時代已是不言而喻的回答。而導演Shekhar Kapur 透過法蘭西斯.沃辛漢爵士(Sir Francis Walsingham ) 之口娓娓道出的箴言,更成為人主們不得不服膺的治國潛規則:「人們需要仰望比他偉大的形象,是要能夠觸摸到的神聖,在地上的神聖。」

  終其一生,伊莉莎白把自己塑造成聖潔與希望的總和,帶領英格蘭邁向空前強盛的日不落帝國;可同時,她的聖潔,裝載了全英格蘭的寂寞。

 

 

電影資訊:

《伊莉莎白》Elizabeth)-Shekhar Kapur,1998
《伊莉莎白:輝煌年代》Elizabeth: The Golden Age)-Shekhar Kapur,2007

 

圖片出處:WikipediaPixnet

你可能會喜歡

《她們》:19世紀經典道出21世紀女性光輝,馬區家女孩教我們的事情

愛你的影子如同愛他:《湯姆在農莊》(Tom à la ferme ,2013)

我們的國家需要自己的文字:《王的文字》

愛與先令,殉道者的羅曼史:《九日女王》(Lady Jane,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