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紀錄片,有的紀錄片的編排的相當凌散,有的則編排的相當精實,《不敗女王:印嘉娜拉》就是這樣,電影從一場葬禮開始,一個名為印嘉娜拉的中年女人說著:「雙性戀、同性戀、跨性別、異裝者、異性戀……這麼多年的鬥爭,終究還是變成一樣,埋在這裡。」而這與整部片的結尾是巧妙的相互呼應的,在一處廢墟內,跨性別者印嘉娜拉與「她」的子民到這無人廢墟,準備重新打掃,重建住所。
於是這部紀錄片是關於什麼的就已經非常清楚了,這部電影是關於差異與生存的鬥爭,為了要保有差異,即便會死,而且是即便是邊緣到死,但他們仍然會毅然決然的選擇下去,因為這就是他們的存在方式。這些人是所謂的LGBTQ族群,在民風保守的巴西裡不被政府正視,這或許也解釋了為何片中我們並沒有看到裡頭的人在做除了社會運動以外的事情。因為就算他們想要工作,但在主流社會將他們當做問題來源的前提下,沒人會雇用他們,故在極端且邊緣的生存環境下他們只能或者躲在印嘉娜拉這個跨性別社運領袖所爭取到的避難所下,或者是夜幕降臨後出來一同抗爭,在抗爭之中,他們才消除了差異而作為被打壓者而同在。
請特別注意片中那一望而去會令人困惑而不知片中角色生理性別,毫不遮掩、自然而然的身體景觀,這是一種同一性,許多時候與其說是雌雄莫辨,不如說是雌雄同體的反二元性。然而另一方面片中角色對自己性傾向還有身分的差異,比如是扮裝或是跨性,是男同性戀或女同性戀比起一般人更加在意。換言之,在共同戰線裡的不協和音時常存在著,因為他們與其說是在意多元性,不如說是在意性別性向開支散葉分類系統下,那自己找到的獨特位置,由於現實關係,他們必須站在一起,但那種微小張力仍然存在。
而印嘉娜拉正是那個統御多元,帶領他們,站在一線,衝撞主流社會的人,她幽默且堅強,幾乎不曾掉淚,直到一名會替他們這些弱勢發聲的女議員被槍殺在路上,我們才難得的看到她掉淚。
電影裡有演到一些有趣的事情,雖然作為抗爭者,然而他們與在野的左派政黨也並非同一陣線,因為他們厭惡左派政黨不兌現承諾並且認為「LGBTQ族群就應該投給他們」,如同美國總統候選人拜登所言「不投給我你就不是黑人」。另外,由於不被主流社會所接受,印嘉娜拉與她的子民也拒絕資本主義,但問題在於,他們選擇公社般的生活,究竟是因為社會主義比較優異且是他們所愛,還是因為他們位處社會邊緣呢?對比本片沒有出現的,位於高度資本主義國家的多元性別者、多元性向者的生活,答案或許並不難看出。
電影資訊
《不敗女王:印嘉娜拉》(Indianara)─Marcelo Barbosa, Aude Chevalier-Beaumel,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