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男性會讓公司虧損嗎?《生而為GAY,我很抱歉》

《生而為Gay,我很抱歉》記錄了知名推特主莫奇吉的人生經歷。 

  莫奇吉(もちぎ)是一個推特帳號,你不知道背後的人長什麼樣子。但從他畫的漫畫中,你知道了很多事情:他曾在同志風俗店上班,父親在他幼年時自殺身亡,母親對他家暴。18歲時離家出走,靠在性產業工作養活自己,考上了大學。畢業後,他試著找過「正常」的工作,但因為女同事八卦而不得不提辭職,罹患了憂鬱症,最後又回到總是在他跌到谷底時一再包容他的性產業。

 

  在莫奇吉的兩本自傳式書籍在台灣出版的現在,他已經再度從性產業隱退,過著一邊重新當學生,一邊寫作的生活。《生而為Gay,我很抱歉》與《生而為Gay,那又如何》在台灣一口氣推出,兩本書彼此互相補充。前者充分描述了他經歷的痛苦,而後者則可以視為純粹的生活喜劇。

 

  莫奇吉的漫畫中,有許多登場角色都是以人類的形象出現,但唯獨他自己、以及他的母親雖然是人類卻被畫成像是臼齒一般的奇怪生物。他的母親是擁有細長眼睛、頭上綁蝴蝶結、帶著恐怖表情的臼齒形生物,而他是沒有什麼表情,只有普通衣物的小一點的臼齒。

 

  《生而為Gay,我很抱歉》開頭畫著高中時期的往事:母親偷看他手機,發現他做男同志援交賺錢,於是不停地罵他淫蕩下賤。這或許是史上數一數二糟糕的出櫃經驗了,母親甚至沒空罵他是同性戀,而直奔主題(或者應該說是嚴重離題)地罵他淫蕩下賤。這個開頭非常具有衝擊性,因為作為第一次閱讀莫奇吉故事的讀者來說,我們並不知道他是怎樣的人,頂多從封面標題知道他是個男同志。加上,這時我們還不知道莫奇吉母親曾經叫他國中畢業就滾出去賺錢,是靠姊姊接濟才能上高中讀書。因此一開頭就發現故事主角未成年賣身,確實會感到很意外。

 

  接著,我們看到莫奇吉內心的話語:「不這樣我要怎麼離開你。」

 

  從這句的鋪陳,讀者開始注意到莫奇吉的家庭有問題,而接下來的每一個章節都漸漸鋪陳出他遭遇的困難,然而又留下一些伏筆。莫奇吉人生中所有重大挫折,看起來都剛好是生理女性帶來的。

 

  六歲的時候他的父親自殺了,母親之後一直在人前表演受害者的角色,非得到處跟別人說自己很辛苦不可。某次母親跟新的班導師訴苦完自己當個寡婦有多辛苦之後,不知道該怎麼處理這個資訊的女班導,趁著莫奇吉不在的時候跟全班同學說了這件事。本意應該是希望同學多關照他,但是反而成了莫奇吉壓力的來源,他並不想跟學校裡的人討論父親死亡的事情,但班導的行為導致他不得不處理這些人際關係的壓力。他很生氣,很挫折,這時出手拯救他的是一位對他很好的男老師。男老師把他帶離現場,給他冷靜不受打擾的空間。並沒有多說什麼,也不評斷他的行為。然而這就是他最需要的陪伴。

 

  那天回家,臼齒形的媽媽又抓狂了。媽媽不停地對他叫喊,哭著痛斥他為什麼不肯好好做人一定要給「這麼可憐的她」添麻煩。

 

  另一個讓人覺得離奇的「女禍事件」,發生在莫奇吉靠著半工半讀念完大學出社會之後。他進了一間普通的公司,原本日子還過得去。但幾個女同事總是問他有沒有女友,他心不在焉的應付了幾次,說沒有交往對象,竟被女同事翻出他的私人社群網站帳號,確認他是男同性戀。接著,上司把他找過去,痛罵他為什麼隱瞞這麼重要的事情,對公司沒有誠信,「玷污」工作環境。他疑問:「我喜歡男性會讓公司虧損嗎?」卻只是得到更嚴厲的指責。在工作環境氣氛變得惡劣之下,他罹患憂鬱症,不得不提出辭呈,重回性產業。

 

  莫奇吉在同志性產業的經歷五花八門,對於外人來說當然堪稱奇觀。但他總是無法離開性產業帶來的「安全」與「庇護」的原因,卻顯然比性產業本身更令人瞠目結舌。性產業以外的「正常」世界,就莫奇吉經歷的來說,充斥著情緒勒索、刺探隱私,跟自以為善意的強迫。把這種人際關係的角力玩得淋漓盡致的,正是他生命中無所不在的女人。這些女人當然也是性別觀念封閉保守的日本社會的受害者,但有些受害者傾向於會去製造別的受害者,同樣也是不爭的事實。

 

  因此,他離家出走後,對來討錢的母親說:「人家是Gay,最討厭你這種女人了!」

 

  雖然莫奇吉的性產業見聞可以當成喜劇來看,但他並不是因為天生喜歡賣身才入行的,究竟世界上有沒有人天生喜歡賣身也是個值得探究的問題。這並不是什麼快樂的性解放故事,而是青少年受虐倖存者的親身經歷。莫奇吉的故事,開始於他想要掌握經濟自主的能力,逃離虐待他的家庭,結束於他透過在性產業工作與持續創作,終於成為了經濟上獨當一面的成年人。

 

  這些痛苦,宛如冰雹無情地落在草地,但最後終會找到開成花朵的方式。他的故事裡少有情緒激動的控訴,只是不停地尋找,尋找那個終於不需要抱怨任何人的自己。

 

 

書籍資訊

書名:《生而為GAY,我很抱歉:我的性決定我的人生》 ゲイ風俗のもちぎさん セクシュアリティは人生だ。

作者:もちぎ

出版:尖端

日期:2020
[TAAZE] [博客來]

你可能會喜歡

Kurt Cobain對抗「厭女暴力行為」的聲音:〈Polly〉

他與他與泰迪熊:伊夫林‧沃的《慾望莊園》

史蒂芬‧平克之《人性中的良善天使:暴力如何從我們的世界中逐漸消失》

娘胎裡的戀童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