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期刊計畫Plan S要讓所有論文都能自由下載

推廣論文開放取用的「Plan S」計畫。

 

  全世界科學家、社會科學家所發表的新研究、新觀點都放在哪裡呢?20世紀末期以來,許多人類知識的結晶都鎖在各大期刊的資料庫裡,讀者必須付費才能下載閱讀。

 

  一篇正當的學術論文發表過程通常這樣運作:研究作者投稿期刊,期刊邀請其他學者匿名審查,審查後發表在期刊上,出版集團再向往後的讀者和大學收費至少50年。問題是過程中,撰寫論文的作者有因此拿到錢嗎?大部分的情況是:沒有。學術期刊運作本身需要資金,作者也需要得到發表點數,但以這樣的理由斷絕其他人的取用似乎很怪,難道知識不是為了促進人類發展才公開的嗎?因此抵制出版集團的行動就漸漸發生了。

 

  推廣論文開放取用的「Plan S」與其背後的資助機構宣佈將從2021年實施一項新規定,讓受資助的研究者能避開期刊的付費限制,向公眾免費開放已經發表的論文。這個改變讓研究者得以發佈他們在任何期刊上發表過的論文,無論期刊本身是否為付費訂閱制。

 

  「Plan S」旨在讓科學和學術著作在出版後仍能免費開放取用,已經簽署協議的研究資助機構包括世界衛生組織、倫敦的惠康基金會、西雅圖的比爾與梅林達‧蓋茲基金會與17個國家資助機構(大部分在歐洲),歐盟執委會也表示會遵守該計畫的規定。

 

  在這項計畫中,受參與「Plan S」各機構資助的研究者必須將研究成果開放取用。如果投稿的期刊不允許,研究者可以在正式論文發表以後,立即在線上資料庫公開發表論文手稿(AAM)。在Plan S的新規定之下,這個附帶條件打擊了各大訂閱期刊痛恨的關鍵:手稿必須依據「CC-BY」授權方式公開,允許其他人在合理情況下再版和翻譯。

 

在Plan S的新規定之下,手稿必須依據「CC-BY」授權方式公開,允許其他人在合理情況下再版和翻譯。

 

  荷蘭烏德勒支大學的圖書館員碧安卡‧克拉默(Bianca Kramer)指出,目前只有「極少數」出版集團允許論文手稿以「CC-BY」授權和「無延遲期」的方式分享,出版集團經常要求研究者簽署協議,規定手稿只可以在更嚴格的授權方式下分享。克拉默與同事的評估發現,雖然約有2800家大型出版集團旗下的期刊允許科學家把手稿立即發表到網路上,但只有不到20家同時允許「CC-BY」授權與「無延遲期」的做法。這讓一些研究者開始擔心,往後會不會無法在訂閱期刊上發表論文,也無法遵守Plan S的新規定。

 

  該計畫的發言人最近宣佈,資助機構將推翻以往期刊的規定限制。Plan S的資助機構將把新規定作為資助研究者的條件之一,也就是研究者必須保留以「CC-BY」分享手稿的權利,無論期刊的出版協議如何規定。

 

  這表示研究者可以在任何期刊發表論文,即使是那些收費期刊也得遵守Plan S的做法。惠康開放研究的負責人羅伯特‧凱利(Robert Kiley)說,資助機構希望出版商可以改變原本的出版協議,讓論文作者在CC-BY規範下在網路分享手稿。他還表示即使出版集團不願意,事先同意的條件「在法律的優先度仍比後來的任何出版協議還高」。如果出版集團不願意,他們只能用「拒絕論文投稿」的方式來防範。

 

  倫敦帝國學院圖書館服務主任克里斯‧班克斯(Chris Banks)在推特寫道:「這是一項好消息,尤其對於那些被資助的研究者來說,他們不用擔心自己選擇投稿的期刊會不會因為現階段的規定而受限。」

 

  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已經表態旗下的《科學》(Science)未來很可能允許透過「CC-BY」的方式共享手稿。《自然》(Nature)期刊的出版商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也宣佈,他們將為研究者提供管道,讓他們可以在《自然》與其他期刊上發表,並且符合Plan S新規定發表開放取用的內容。

 

 

原文出處:Nature

 

 

你可能會喜歡

藥廠口口聲聲說「研發」其實只是打假球嗎:《便宜沒好藥?》

不能剝削土地,何不剝削自己?《菁英體制的陷阱》

聽吧!瀕危鳥聲的電子樂

出生註定被逮捕:橫跨25年的犯罪社會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