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克‧菲利浦森:我們如何能再任憑私人利益凌駕公眾生命?

由私人利益驅動的市場體系從來沒有、也永遠不會保護公共健康、基本自由與公共福利。 

 

文|Dirk Philipsen

 

  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談到解決人類想變得聰明、高效與道德所面臨的困難時,提出了一個絕妙的想法。他在《國富論》(The Wealth of Nations)裡主張,麵包師傅做麵包不是因為仁慈,而是想到自身利益。毫無疑問,當人們追求最容易得到的東西「自身利益」時,就會產生公共利益。

 

  然而,私人利益的邏輯——應該「讓市場決定」的概念——存在嚴重的局限性。特別是在美國,由於缺乏有效的衛生和社會政策來應對武漢肺炎的疫情,這種矛盾特別顯眼。

 

  綜觀世界各地,自由市場鼓勵競爭、定位與曝光,這些已經成為人們最渴望的資格條件。同理心、團結或關心公共利益似乎屬於家庭、宗教或公益團體的責任。與此同時,市場和私人利益好像不影響社會穩定、健康和幸福。但結果是,從開普敦到華盛頓,市場體系耗盡與破壞了公共領域——公共衛生、公共教育、公眾獲得健康環境的機會——而有利於私人利益。

 

  武漢病毒還揭示了另一個非理性因素:從事基層工作的人——照顧病人、收垃圾的清潔隊、提供食物、保證我們有乾淨飲用水、有電和網路使用的勞工——往往是收入最低的族群,沒有福利或有保障的合約。另一方面,那些通常難以證明自己有用的群體——私人企業的高層主管——仍然是贏家。假設涉及私人股本、公司法和行銷的高管團隊在疫情期間倒閉,對社會會造成任何危害嗎?除非你是買股票直接從這些公司獲利維生,否則答案很明顯:沒有。但正是這些人賺進了數百萬美元,有時一小時的收入甚至超過醫護或快遞人員的整年收入。

 

  簡而言之,由私人利益驅動的市場體系從來沒有、也永遠不會保護公共健康、基本自由與公共福利。

 

武漢肺炎爆發期間,孟加拉婦女聚集在大門前等待援助,因為西方的服裝品牌將訂單取消後,有100萬成衣工人(其中80%是女性)被資遣而沒有報酬。圖:路透社。

 

  許多人提到貪婪和自我中心的利益體系並不道德,它低效、殘酷、短視,而且對地球和人類帶來危害。但更重要的是,利己主義的邏輯很膚淺,因為它沒有意識到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每一個私人的成就都是建立在繁榮的公地(穩定的社會和健康的環境)基礎之上。

 

  經濟史學家德克‧菲利浦森(Dirk Philipsen)寫道:「我如何成為一所精英大學的教授呢?儘管需要一點才智和努力,但我認為主要功勞歸給我有很好的父母;出生在正確的時間與地點;優秀的公立學校;新鮮的空氣、美味的食物、樂意幫助我的朋友;以及社會不間斷且穩定地供應所有我無法自行產出的東西:醫療保健、衛生設施、電力、免費的有用資訊。當然,就像康乃爾大學學者羅伯特‧法蘭克(Robert H Frank)所說,精英統治的神話靠得是『純粹且單純的運氣』。」

 

  1968年,美國參議員羅伯特‧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在評論如何追蹤現代經濟體表現時表明,我們計算著產量而非成果、數量而非質量、價格而非潛力,衡量一切卻排除了那些讓生活變得更有價值的東西。他更宏大的觀點是:自由、幸福、抗壓性這些都是以公眾健康為基礎。它們仰賴人們的集體能力,從清新的空氣、言論自由、良好的公共教育等方面受益。簡單來說:所有人都仰賴一個健全的公地。然而,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衡量指標——國內生產總值(GDP)——卻從未考慮這些。

 

  「公地」一詞是美國學者加勒特‧哈丁(Garrett Hardin)在1968年的論文《公地悲劇》(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提出,他的基本主張是:公共財產,例如公共土地或下水道,如果讓出於自身利益的個人使用就會破壞殆盡。他後來自己承認這個理論有問題:大部分是錯誤的。

 

  相反地,我們真正面臨的問題應該被稱為「私有悲劇」。從1930年代的黑色風暴事件(Dust Bowl)到今天不斷升級的氣候危機,從網路的錯誤資訊到失敗的公共衛生基礎設施,貪得無厭的私人企業掠奪人們共同生存與繁榮必需的公共財產。在這個以私人企業為基礎的體系裡,誰會為石化燃料產業將環境推向絕境負責?為牟取利益永無止盡地暴力開發土地、山坡和海洋,最後又會發生什麼事?當私人財富最終摧毀民主時,我們該怎麼辦?

 

  以已故經濟學家喬納森‧羅(Jonathan Rowe)的話來說,私人企業控制的市場具有致命缺陷:它永遠無法停止增長。無論它昨天增長了多少,明天它還必須再增長,然後繼續增長下去,否則這台機器就會崩潰。

 

無家可歸的遊民聚集在俄勒岡州塞勒姆市區。圖:ANDREW SELSKY/AP。

 

  重要的是一個我們很少討論的問題:如果沒有大規模的公共援助,在私人利益和貪婪推動下,晚期資本主義早該死去。如果沒有公共援助、稅收減免和補貼,所有私人企業都會面臨破產。但每當私人企業自己陷入危機時,公共資金就會出手相救——從目前的武漢肺炎疫情來看,紓困金額高達了數萬億美元。然而,就像很多人注意到的情況,這部聰明的機器運轉了一個多世紀,它不斷將收益私有化,並把成本推給社會。

 

  但是當私人企業回到正軌時,它們並不會也沒有對拯救自己的公眾負責。從2008年富國銀行、美國航空和美國國際集團接受紓困後的行徑可以發現,這些私人企業往往只會繼續榨取公眾的利益。政策制定者和經濟學家依然以犧牲社會利益為代價,專注在私人市場的交易,將原本立意良好的想法變為有毒且盲目的意識形態。

 

  菲利浦森總結寫道:「現在是時候堅持這個顯而易見的事實:若沒有強大的公眾作為後盾,私人企業就不可能存在。我們的健康取決於公共衛生;我們的自由取決於社會自由;經濟紮根於一個健全、提供公共服務的社會,而不是本末倒置。這個痛苦和崩潰的時期是個警鐘;我們必須意識到最大的利益是公共利益,而非私人利益。看看窗外的世界:如果沒有一個充滿活力且穩定的公眾,社會很快就會變得貧窮、骯髒、野蠻和匱乏。」

 

 

原文出處:Aeon

 

 

你可能會喜歡

快樂是一點民主的感覺

黑色精神醫學:種族歧視的凝視

鄧肯‧門區:美國從來都不是移民國家

開放期刊計畫Plan S要讓所有論文都能自由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