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多孚‧本菲:以眼淚為生的蜜蜂

「蜜蜂與眼淚」的相關作品在歷史上無所不在。

 

  2019年,一名台灣女子前往醫院就診表示眼睛腫脹不舒服,眼科醫生透過顯微鏡觀察發現她的眼皮下藏著極微小的蜜蜂腳,他先挖出一隻蜜蜂,然後又挖出另一隻,最後總共挖出四隻。CNN以插播新聞報導說:「在女子眼睛裡發現以眼淚為生的蜜蜂。」

 

  這種已知的「汗蜂」生活在墓地與倒下的樹木附近,經常受到動物的汗水和眼淚吸引。這名女子推測,汗蜂可能是之前在清明節掃墓時吹進眼睛裡,幸好她及早就醫才沒有造成大礙,醫生說:「否則我可能需要取出整顆眼球才能救她一命。」

 

  文學教授克里斯多孚‧本菲(Christopher Benfey)看見這則「女子眼中住著蜜蜂」的新聞後,想起了歷史上與蜜蜂和眼淚有關的傳說。伊莉莎白‧畢曉普(Elizabeth Bishop)的超現實主義詩作〈人蛾〉(The Man-Moth)的靈感源自報紙把長毛象(mammoth)誤拼成「man-moth」。這首詩描述混種英雄罕見出現在城市裡,他攀爬建築物的表面,而「影子拖在身後彷彿攝影師的布幔」。詩的結尾他拿著手電筒照著眼睛:

 

  …然後從眼瞼

  有滴眼淚,他唯一的資產,像蜂螫那樣,滑落了。

  他機警地用掌心捧著,若你沒有留意

  他就會吞下去。

 

「太陽神拉哭了,他的眼淚落在地面,變成一隻蜜蜂。」

 

  當本菲開始尋找與「蜜蜂和眼淚」相關的作品時,他發現根本無所不在。古埃及人將蜜蜂起源追溯到眼淚,傑納‧克里茨基(Gene Kritsky)在探討古埃及養蜂人的著作《拉的眼淚》(The Tears of Re)中引用了莎草紙記載的描述:「太陽神拉哭了,他的眼淚落在地面,變成一隻蜜蜂。蜜蜂製作蜂巢,忙於採集各種植物的花朵,因此蜂蠟和蜂蜜都是用拉的眼淚製成的。」

 

  希爾達‧蘭塞姆(Hilda Ransome)在《古代和民間傳說中的神聖蜜蜂》(The Sacred Bee in Ancient Times and Folklore)也提到了驚人相似的故事。根據布列塔尼的傳說,「蜜蜂是耶穌在十字架上流下的眼淚所創造。沒有一滴落在地面,而它們都變成有翅膀的動物,帶著救世主的祝福飛走,把甜蜜帶給了全人類」。

 

  布列塔尼的農民不知如何聽聞了古埃及的「太陽神拉的眼淚」故事,並將其轉變成基督之淚(Lachrymae Christi)?或者在人類存在的背後,眼淚和蜜蜂之間已經具有更深層的連結?當然,我們現在知道,生物鏈依賴蜜蜂,它們是農場和林地的重要授粉者。但由於殺蟲劑、大規模工廠化養殖和氣候變化,很多種類的蜜蜂面臨滅絕危機。蜜蜂以女子眼淚為生的故事在網路上瘋傳,甚至被解讀成警世寓言:當人類為自己造成的破壞感到後悔時,瀕臨滅絕的授粉者就會反擊。

 

  但詩人似乎一直都知道蜜蜂的特殊意義,以及它們與維吉爾(Virgil)所稱「事物的眼淚」的關聯。例如,安德魯‧馬維爾(Andrew Marvell)的詩作〈眼睛與淚水〉(Eyes and Tears)寫道:

 

  我走過花園的每一處,

  在紅的、白的、綠的之間,

  然而,所有我看見的花朵中,

  沒有蜜但這些眼淚更吸引人。

 

  這首詩以馬維爾獨特的巧妙手法,將詩的觀點再次重複:「大自然多麼明智地決定/以同一雙眼睛流淚與觀察!」馬維爾暗示,詩人如同蜜蜂,但他不是從花朵採蜜,而是寫詩。在其他方面,蜜蜂也是人類值得敬佩的榜樣:它們的勤奮、交流與集體協作模式,以及對季節變化的意識。埃米莉‧狄更生(Emily Dickinson)的詩背後有著類似的看法:

 

  要成就一片草原,需要一朵幸運草和一隻蜜蜂—

  一朵幸運草,一隻蜜蜂,

  以及幻想。

  如果沒有蜜蜂,

  只要有幻想也能做到。

 

  可是,為什麼馬維爾會在茂盛的花園散步時哭泣呢?是因為自亞當和夏娃在伊甸園犯罪以來,對於死亡的恐懼一直圍繞在花園中嗎?賀拉斯(Horace)的「活在當下」(carpe diem)在拉丁文原意為採摘花朵:採花的那天是因為你即將死去。馬維爾在自己的活在當下詩〈致羞怯的情人〉(To His Coy Mistress)裡寫道:「墳墓是幽靜私密的地方,可是我想沒有人在那裡擁抱。」

 

古時的養蜂人會告知蜜蜂生活中的重要事件,舉凡出生、結婚、離家乃至死亡,蜜蜂會被告知這些悲歡離合的消息,不然它們會離開蜂巢尋找新的家。

 

  約翰‧格林里夫‧惠蒂埃(John Greenleaf Whittier)的詩作《告知蜜蜂》(Telling the bees)則是源於歐洲的一種傳統習俗,古時的養蜂人會告知蜜蜂生活中的重要事件,舉凡出生、結婚、離家乃至死亡,蜜蜂會被告知這些悲歡離合的消息,不然它們會離開蜂巢尋找新的家。在惠蒂埃的詩裡,一名女傭一邊為死去的女主人哭泣,一邊「為每個蜂巢覆蓋黑紗」。

 

  我顫抖著聆聽:夏日的陽光

  有雪的寒意;

  因為我知道她在告知蜜蜂們

  踏上旅程,我們都必須離開!

 

  […]

 

  從那以後,她一直在唱著那首歌

  在我的耳邊縈繞:—

  「待在家吧,美麗的蜜蜂,別因此飛走!

  瑪麗太太死了,離開了!」

 

  蜜蜂似乎根植於歐美文化的悼念儀式,就像惠蒂埃所寫的那樣。在希臘神話和許多其他傳統(非洲與美洲印第安人)中,蜜蜂穿梭在生命和死後世界之間,德爾菲神諭也與蜜蜂密切相關,而台灣女子在掃墓時碰到以淚水為生的蜜蜂,似乎很符合這些傳說。

 

 

圖片出處:Rawpixel Ltd@flickrSarah@flickr

 

原文出處: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你可能會喜歡

現代的希臘人真的跟他們的神話祖先有關

是說月經這種鬼東西真的有存在的必要嗎?

她們如何活過1918年奪命流感

電影:賽璐珞的子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