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俄國怪才新秀,基里爾索科洛夫(Kirill Sokolov)帶來的黑色家庭喜劇,描述一個男孩要上門殺了岳父,於是一場發生在狹小室內的腥風血雨就此展開,我不知道哪一個比較有種,是小成本拍出本片的導演,還是把這部片代理到台灣的麻吉砥加電影,簡直就像是俄羅斯版的《弒婚遊戲》,藉由赤裸裸的暴力將一個俄羅斯家庭內的問題通通攤開。
他藏在身後的鐵鎚隱隱發抖,門打開之後,出現在他面前的壯碩光頭仔,是他的岳父。
所有社會問題首先都出於家庭問題,而本片在以「預備殺岳父」這種驚世駭俗的開頭事件,終究是要引出為何會如此的問題意識。過程可以說一波三折,我們不斷的理解到男主女友的家庭問題,比如家暴成癮的父親,比如毫無地位的母親,又或者是長期被父親捧在手心,故失去現實感的女兒,都是在一個家庭下逐漸成形的性格。家,本來是最溫暖的地方,卻成為最病態的囚籠。
他要殺了他,為了她,為了愛。
這是一部快節奏的電影,也是一部高感官性的電影,簡而言之很多地方都會讓人覺得「這也太痛了」吧,觀眾好像被送到番茄工廠附贈的觀光雲霄飛車,被濺的一臉番茄肉泥與汁液,讓鼻腔與口腔被灌滿不可抹滅的味道,不論是語言暴力或肉體搏鬥,抑或電鑽還是骨折,或是手槍或散彈槍,以及紅綠分明的場景逐漸被噴飛的肉塊與血重新裝潢,都以越發強大的視聽震撼給觀眾留下深刻甚至有些作嘔的印象。比如被銬的男主用舌頭翻過黏膩帶毛的浴缸底,試圖將鑰匙勾起,我們便看到了那個牽絲的畫面。
搭配著極強的音樂節奏,彷彿是在模擬男主的心跳。
當然要跟昆汀塔倫提諾比個人認為是不太妥當的,眾所皆知,昆汀塔倫提諾的電影建立在美國西部精神(這就是為什麼《從前有個好萊塢》對他而言是自然而然的產物),以暴力守護自己的權利或者復仇,基本上對他而言是同一件事。赤裸暴力不過是其中一項具宣洩性質的元素,那是風暴,但風暴不是他的精髓,營造風暴來臨前的緊張還有營造暴力行使者的格調才是。所以他的角色不論是好人或是壞人(他們甚至是灰色的)總會有一定的魅力,尤其這是他第一部較為人知的《橫行霸道》(又名《落水狗》)就有的特質,這一切以其精湛的劇本天份來實現。
基里爾索科洛夫的劇本如何呢?個人認為還有待磨練,他對角色之間的關係有所掌握,然而角色的複雜度都不夠高。我們拿《追殺比爾》裡頭比爾的弟弟,一個大肚子的殺手來舉例。這個殺手看起來貪得無厭,而且顢頇昏聵,然而實際上他卻在女主要來復仇的時候事先預期到女主角的入侵,並打倒女主。而後面我們也可以知道,他告訴一個來追殺女主角的女殺手說把自己的刀(殺手榮譽的象徵)賣掉拿來買酒是騙人的,他的刀其實收得好好的。在他被另一個女殺手黑吃黑陰險的殺掉之後,被活埋的女主角最終逃了出來,並用他的刀在他的屋子內殺了女殺手,間接為他報仇。在轉折的情節中,我們看到的是角色的深度。在人物角色不夠多的狀況下,彼此的聯繫還是不夠繁複,於是在角色關係之外,我們只好求助於感官的震撼。
「我要你殺了他,因為他在我小時候強暴了我。」
比如來享受在片中大量的物體的破壞以及扭曲,享受那被掀翻的桌面、享受手骨磨蹭管架的聲音、享受透過曲面體現的人之扭曲、享受人被炸開流出的臟器、還有人在憤怒之下砸爛所露出的腦花,以及上吊時發出的咖啦作響的聲音……人為的粗糙景觀如同砂紙般磨蹭觀眾的感官,就像大量的黑血超量噴濺而出,幾乎要讓人窒息一般。
基里爾索科洛夫透過喜劇的形式來讓這個極為血腥且荒誕的故事不那麼沉重苦悶,關於「見岳父」隨後引發的一連串事件,關於每一個「不合時宜的巧合」讓家庭災難越發嚴重。在這災難裡沉浮的是,比起這些血腥場面更可怕的,被不正常家庭所折磨到變形的人性。作為這個家庭的統治者,作為貪汙刑警的絕對現實主義者岳父,我們看不到他對家庭的愛。他對家人純粹的控制,家人彷彿是他的財產,於是這甚至稱不上是有所爭議的「病態的愛」,病態的愛是為對方好好到,讓被愛的人感到自己的自主權被侵犯,尤其病態愛人者會不斷的試探與重視被愛者的思想與感覺。反倒是在刻劃他與唯一的好友,另一名清廉正直,但為了心愛妻子的生命,不惜進行替富二代銷罪的警察之間的情感比較用力,而這也使得親情撕扯在本片的力度不太充足,因為親情撕扯的前提是有東西來撕扯,然而既然雙方情感已經如此淡薄,就稱不上有什麼愛恨糾葛了,更別說對於朋友的情感只用一個他在廁所拿著從朋友那邊騙來的錢哭泣的鏡頭,不免又削弱了情感上的說服力。
所以我們也看到基里爾索科洛夫當前的極限,他對主角的刻劃是極其單薄的。如果說配角單薄不是問題,而反派的單薄會有點問題,那主角的刻劃則會是致命問題,主角可以有單純的信念,以及有單純的性格,但主角必須要充滿魅力。本片的主角則似乎像是某種觀眾的化身,以其之眼進入這一家,雖然與這一家人有互動,但都只是為了帶出這一家的訊息,觸動其他角色來齊聚一堂,一起揭開這個家的骯髒秘密,這一家沒有改變他,他反倒是像某種催化劑,使得這一家的問題早點暴露並惡化。
他簡直就像是一個參與其中的旁觀者,然而作為一個旁觀者,若其有獨特的洞見那或許那也會讓這個角色有些許魅力,但他唯一的特質就是對女友的忠誠和與愛到卡慘死又死不了,作為一種反諷這個家庭變形關係的純真的愛,作為一種笑點,作為一種景觀。
這會造成什麼問題呢?俗話說的好:「修辭立其誠」,修辭蓋過誠意,便會讓人覺得味如嚼蠟,特別是其修辭又特別粗糙的時候。當然這並不是本片的弱點,而是本片是刻意作的粗糙,而非作不好的粗糙。比如那些直接與強硬的表達,當然這也使得本片少了些餘韻。還有些人說這有些像俄羅斯版的王家衛,對此我是相當不以為然的,王家衛造景的技術還高超許多,更別提他那種從破敗的日常世界裡尋求詩意的天份,與本片完全是不同的方向。反倒是一些說本片有點非典型西部片味道的評論,我倒是有些認同,你就把家中想像成西部的街道與酒吧就好。當然這也是所謂「粗糙」的一部分,不過我卻不討厭這樣的粗糙。
總的來說,這是一部看了令人爽快的電影,但卻是一部缺乏餘味的電影。餘味的缺乏我們可以回到昆汀上面來講,昆汀的《黑色追緝令》毫無疑問的也是一部弄亂時序的電影(跟本片只敢玩閃回一比昆汀又更大膽些了)。然而餘味不在於此,而是在於昆汀所虛構出的世界是有生活細節因而具有說服力的,喜歡《黑色追緝令》的人會想起約翰屈伏塔還有烏瑪舒曼在那間不可思議的餐廳(那間餐廳不是搭景而來,而是真實存在的一個以流行文化為主題的餐廳)用餐還有一起跳舞(這段舞後來不斷的被引用,甚至連科幻電影《機械姬》也要來一段)以及殺手要殺人結果因為跑去對方沒找到人,去廁所大便,結果門打開被他要殺的人反殺的這種情節,反映的不只是意料之外,更是情理之內(殺手去任務目標發現找不到人剛好肚子餓和想上廁所會怎樣?如果以為逃跑的任務目標突然跑回來,結果槍剛好放在外頭會怎樣?)。
餘味是需要從生活去尋思的,作為創作者,必須做的事情除了在情節還有故事,以及景觀上用心,還必須持續去想怎麼樣才能突破窠臼又讓人會心一笑,《岳父受死吧》是攸關家庭的,卻在家庭上停留的不夠深刻,因此與昆汀的距離可以說非常遙遠。然而導演的電影技巧還是有所可觀。
最後我還是要說,對於這部電影能被引進台灣我還是樂見的,畢竟我們對於俄羅斯電影還有對於R級電影的理解往往是薄弱的,尤其在迪士尼與網飛兩大巨頭在電影市場影響力日增的局勢下,我們能看到的電影的多元性其實是在逐日下降。
電影資訊
《岳父受死吧》(Why Don't You Just Die!)-Kirill Sokolov,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