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蹶不振心理學:我們真的會從逆境中成長嗎?

尼采曾說:「凡殺不死你的終將使你強大。」但這個觀點是否有其道理?經歷痛苦和折磨真的值得嗎?

 

  普遍觀點認為經歷逆境會讓我們成長,可能是對生命有新的體悟、更懂得感激親朋好友或是從經驗中吸取教訓,從而使心理素質變得更堅韌,尼采也曾說:「凡殺不死你的終將使你強大。」但這個觀點是否有其道理?經歷痛苦和折磨真的值得嗎?

 

  過去十幾年心理學家經常研究這個問題,心理學家理查‧泰德斯基(Richard Tedeschi)和勞倫斯‧卡爾霍恩(Lawrence Calhoun)曾撰文表示:人們在經歷失去或創傷後,自述對人生抱有更多的感恩,變得更親近朋友和家人,性格也更堅強,他們把這種現象稱為「創傷後成長」。

 

  雖然「從逆境中成長」的說法聽起來很有說服力,但心理學家埃蘭達‧賈亞維克雷梅(Eranda Jayawickreme)和法蘭克‧英富納(Frank J. Infurna)從現有研究中也觀察到一些警訊。

 

  首先,研究很難蒐集人們經歷創傷前後的數據差異,因為我們不可能預先知道誰會碰到天災失去家園。基於這個原因,大多數創傷後成長的研究都要求人們以自我陳述的方式來評估創傷後的改變。儘管這看起來是最好的方法,但這種做法卻有問題。

 

很多時候環境並不允許我們悲傷,但我們都被期望應該「克服困難繼續前進」。

 

  研究表明,我們並不擅長準確記住自己在創傷事件以前的模樣,或者參與者自認已經在創傷後成長,但其實可能還處在悲痛之中。自我陳述的個人成長也不總是與其朋友和家人的看法一致,也不一定反映在行為上的實際變化。告訴別人自己有所成長,很可能是還在經歷痛苦的一種應對方式。很多時候環境並不允許我們悲傷,但我們都被期望應該「克服困難繼續前進」。

 

  這種壓力甚至會影響到研究本身。創傷研究人員通常使用的問題都偏向積極改變的方向:參與者是否對人生有新的體悟,是否追求新的目標,或者信仰是否變得更虔誠。社會與研究者的期望被融入至這一系列的問題中,在許多情況下人們可能只是單純回答自己「變得更強大了」,以此否認/逃避自己仍在真實的痛苦之中。

 

  然而,研究個人成長的研究也發現,人們在經歷創傷後自認為的改變,與他們隨時間的實際改變毫無關聯。事實上,那些自我陳述在創傷後經歷很多個人成長的人,也更容易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和憂鬱症的症狀。

 

  這個問題的答案目前還沒有定論,但從很多方面來看,經歷逆境「必定」會變得更強大的觀點是有問題的。它想傳達的訊息是:從長遠角度來看,痛苦是好事,因為經歷創傷的人比沒經歷創傷的人還更堅強。但事實是,從悲痛之中走出來並不容易,有時某些創傷(例如親人或摯友過世)永遠不會完全恢復。還有一些人公開表示,在經歷悲痛數月乃至數年以後仍然無法恢復。如果社會把「凡殺不死你的終將使你強大」的觀點視為真理,那他們就很可能被當成「軟弱」或「有問題」的人。

 

人確實可以在逆境中成長,也可能變得更強大和改善人際關係,但這些案例或許並不像我們以為的那樣經常發生。

 

  賈亞維克雷梅和英富納得出的結論認為:人確實可以在逆境中成長,也可能變得更強大和改善人際關係,但這些案例或許並不像我們以為的那樣經常發生。

 

  更重要的是,不是每個人都以同樣的方式與速度成長。在經歷創傷事件後,人們還是需要家人、朋友和社會的持續幫助與支持,這些資源的可獲得性一部份也決定人們是否可以從逆境中成長。成長也不應被視為所有人的目標,因為對很多人來說,能回到創傷以前的狀態就已經是遙不可及的目標。

 

  儘管逆境可能帶來新的見解和改變,但科學仍不清楚「何時」與「如何」進行。創傷後成長的故事很有吸引力,它們可以啟發和激勵其他的人,但科學家還需要做更多研究才能釐清這些故事是常態還是例外。

 

 

圖片出處:Carlos Solares@flickrJeRoseL'06@flickrMichael J. Slezak (JW)@flickr

 

你可能會喜歡

公雞沒有雞雞,卻夜夜停留在女人溫柔的巷子裡:《雞冠天下》

我家的女兒太多了,不能客製化一下嗎:《設計嬰兒》

大腦的背景噪音可能握有人類最深沈的祕密

當心!波斯惡魔會舔你的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