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與現代主義宇宙觀的交匯點──《池田亮司個展》

《池田亮司個展》。

 

  池田亮司的作品裡有多種性格:光影、碩大螢幕、數據與科技、先鋒音樂等,統領一切的則是獨到的數字美學。在麥克魯漢的觀察中「數字兼有聽覺性、重複反響性與觸覺面向」,因此在池田亮司將音樂可視化(visualization)的過程中,具數字性的電腦、程式語言、統計學和物理學,正恰好融合他擅長使用的正弦波、白噪音、機械音效,營造更立體的感官體驗。過程中甚至讓人遺忘這是池田亮司基於創造性的任意拼貼,彷彿進入全新的宇宙空間。

 

  然而,相較於當代藝術家、學者紛紛從人類主體的世界觀退位或提出反思,諸如環保意識抬頭、對印象派的異議與觀點(尼可拉斯.莫則夫指出莫內對霾汙染的浪漫詮釋)、將人類文化視作生態系演化之可能結果的激辯(針對2018台北雙年展「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的相關講堂中)等等,池田亮司繼承了工業革命以來的現代主義思維,仍採取解剖自然的主流視角。因為已知「數字是強烈倚重價格、圖表、數額的工業式文化的一種回聲」,且其作品定義下的原始和自然,像是像素和正弦音,多是人類工具掏洗出的極簡單位。又由於數字自身攜帶的權威性,或許池田風潮是挾「群眾共有的品味」而起?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由於音樂的抽象特質,它更像是具觸覺(空間感)的雕塑和古典繪畫,強調身體感知,而非啟動觀眾的反身性思考。作為音樂家和擁抱新興科技的職人,池田亮司選擇以天文學、粒子物理學等現代工具為材料製作,積極地看待未來、處理人與宇宙的關係。其中各種元素,電的、自動化的、編碼(code)的,皆宣揚了這個時代最龐大之精神風貌;人在電之下發生立即的相互依存,於是跨領域的實踐勢不可免,池田亮司的作品則包納電時代的趨勢和預測,而有其不可取代性。

 

  但是人的參與仍是完成作品的一環;裝置、音訊視訊、環境和人的交相反應,幾乎像池田式自然景觀,具韻律和諧之美而有趣。但是比起在2017年宜蘭映像節,觀眾隨性走動,偶爾檔在聳立的螢幕前方、被轉譯成參差不齊的影子,2019年北美館特展的觀眾則過度禮貌地待在角落,不涉入而彷彿只是大型電視的接收者,讓整件作品處於未完成的狀態。另外,說著:「我覺得藝術並不是拿來了解的。」並退居幕後的池田亮司,和撤離作品介紹的北美館策展人,本意欲在展覽內保留更多可能性,但是當量子力學難以理解,且無知識和創作脈絡供參考的情況下,《符碼─詩》會不會就好比teamlab台場的華麗景點?再者如《測試圖#003》等平面作品,消除了聲音場域,不會只是某種風格美學而已嗎?

 

  所以,到底什麼是世界?又是什麼組成了我們?池田亮司對宇宙萬物深具好奇心,透過數據和原理挖掘人類感知以外的事實,再從統計出的數字探問本真。《普朗克世界「宏觀」》對宏觀和微觀的詮釋,讓人聯想到2016年臉書的病毒短片《Cosmic Eye》,其拉近、拉遠模擬鏡頭到極限,觀測到星體和細胞之美。而池田亮司的此件作品,不只呈現數據的堆疊,更像展示了宇宙生死循環的命題,相當感性也具個人意志。從信息的打印、由一繁衍到多的圖表、在兩極滑動的圓球描繪了原子的軌跡、接著數據雲團越來越像血管或更小的生物組織、再變成一片銀河、猶如心電監護儀一瞬間竄過的光波預告了生命誕生、能量接續廣泛增加至世界各處、最後是太陽的現形。對比前半段作品多採用的簡練表格、自律的高頻震動聲,最終出現的恆星多彩圖像浪潮倏地將人吞沒;加上參雜各種劇烈音效的混沌團塊,兩者迸發出恐怖的叫喊,讓觀眾沉浸在自身渺小的感應中。

 

 

圖片來源:典藏今藝術

 

 

你可能會喜歡

大戰之前,歲月靜好:繽紛的日本火柴盒廣告

狂野複雜的拼貼藝術:Jessica Hernandez & The Deltas

評《粉飾計畫》——真實不存的真實

如何製造空間的政治性 ──聚焦《少年當代─未終結的過去進行式》的201展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