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rt Cobain對抗「厭女暴力行為」的聲音:〈Polly〉

「如果你以任何方式仇恨同性戀、有色人種或女性,請幫我們一個忙:他媽的滾開,不要參加我們的演出,也不要購買我們的專輯。」 

文|Mumu Dylan 

 

  我們都知道1991年Nirvana改變了主流音樂,而第六首歌曲〈Polly〉就放在專輯《Nevermind》的正中間。〈Polly〉的歌詞隱晦令人不寒而慄,以強暴犯的角度描述他對一個叫「波莉」的女孩做出的暴行。影像散文作者埃文‧普什切克(Evan Puschak)在影片表示:「這麼多的黑暗歌曲裡,最令我感到不安的正是〈Polly〉。」

 

  「波莉」是科特‧柯本(Kurt Cobain)的家鄉華盛頓州亞伯丁附近發生過的真實案件,這起事件發生在1987年,柯本於1988年寫下這首歌,最初取名為〈Hitchhiker〉後改成〈Cracker〉,最終定名為〈Polly〉。

 

  1987年,一名14歲女孩在搖滾演唱會後,受邀搭了49歲男子傑拉德‧弗蘭德(Gerald Friend)的便車回家,結果弗蘭德沒有把她載到家,而是綁架並一再強姦和虐待她。幸運的是,當弗蘭德在加油站停車時,女孩從卡車的活動房屋裡逃脫。幾天後,弗蘭德因交通違規遭警察攔查被逮捕重回監獄。弗蘭德是個性暴力累犯,早在1960年便因強姦和施虐罪名被判75年徒刑,但在服刑20年後獲得假釋。

 

 

  〈Polly〉是一首不容忽視的歌曲,它收錄在當時最有影響力的樂團的暢銷專輯中,而柯本終其一生都無法忽視這些性暴力與仇女文化。記者茱麗葉‧梅西(Juliet Macy)寫道:「柯本的一些樂迷利用其音樂散播反同訊息,這令他作噁。」柯本更在精選輯《Incesticide》內頁裡發表了一份嚴肅的聲明:「如果你以任何方式仇恨同性戀、有色人種或女性,請幫我們一個忙:他媽的滾開,不要參加我們的演出,也不要購買我們的專輯。」柯本對這件事相當認真,後來也在《In Utero》內頁留下更憤怒的字句。

 

  柯本受訪談到強暴文化時直言:「處理性暴力受害者的團體的問題在於,他們試著教導女性應該怎麼保護自己,但真正該做的是教育男性別去強暴別人,從問題源頭下手。」普什切克的分析認為,〈Polly〉是柯本接近問題源頭的一次嘗試,而且比我們想得還要更近。

 

  兩年後Nirvana登上了音樂節目《MTV Unplugged》,音樂記者麥克‧鮑威爾(Mike Powell)回憶說:「他擔心樂團沒辦法妥善地完成這麼敏感的歌曲。」值得注意的是柯本還選擇在這個毫無遮掩、不甚舒適的演出場地演奏了利德‧貝利(Lead belly)的〈In the Pines〉,這首歌從一個男人審問一個女人的角度所寫,這個男人可能是個父親、善妒的情人或其他更可怕的角色。

 

  普什切克表明:「柯本用〈Polly〉迫使我們從情感面正視邪惡,阻止我們無視這種殘酷或阻止我們逃避它。」或許,他也迫使人們正視另一個恐怖的美國傳統:那些受〈In the Pines〉啟發的事物,描寫跟蹤、佔有、操縱和強姦的謀殺民謠、歌曲、書籍和電影,它們幾乎接連不斷地美化「針對女性的暴力行為」這種事。

 

「波莉」案件的新聞剪報。

 

  〈Possum Kingdom〉是另一首深入美國南部民俗傳說的歌曲,它以強暴犯和施虐者的角度講述了一則在樹林裡發生的強姦與酷刑故事。但〈Polly〉既不悲傷也不有趣,而且絕不像〈Possum Kingdom〉那樣搖滾。整首歌幾乎只有柯本喃喃吟唱的聲音與吉他,沒有鼓點,旋律平靜卻讓人無法逃離裡面的邪惡。

 

  許多購買《Nevermind》的樂迷對於柯本的嘗試視而不見,這也是柯本最厭惡的事。喚醒人們看見「美國的黑暗面」是當時的普遍趨勢,但1994年《MTV Unplugged》播出這一集時,人們只好奇柯本是不是想自殺。

 

  與其他藝術家一樣,柯本無法控制聽眾用他的音樂做出什麼事。在《Nevermind》大獲成功後,新聞報導了兩名男子邊強暴女性邊唱這首歌,柯本的回應是:「我很難再堅持下去,因為我知道我們的聽眾裡有這種敗類。」他的意圖已經再清楚不過,但面對一個不願聆聽女性聲音的文化,對他而言是個沉重的負擔。

 

  然而,無論柯本對《Nevermind》的商業成功有多少不滿,但它確實向男性主導的唱片公司高層證明了一件事:搖滾明星是可以尖銳地探討性別歧視與強暴文化,然後還能賣出數百萬張專輯。這為往後十幾年大量湧現的女性藝術家與樂團敞開了大門,發表激勵人心的龐克宣言來對抗父權制。

 

 

 

參考報導:Open Culture

 

你可能會喜歡

我們必須談談《馴鹿寶貝》中顯而易見的問題

今晚你能感受到愛嗎?艾爾頓‧強與《獅子王》

如何翻拍一部驚悚推理神作而不讓人感到無聊?《佈局》多國版本比較

創作者的永恆恐懼:《巴頓芬克》(Barton Fink,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