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尺寸的古生物圖鑑》:小心,古生物出沒!

由左至右:基氏混足鱟、迪克拉戰艦鱟與俄亥俄巨型羽翅鱟。

 

文|土屋健

譯|張佳雯

 

  又有一隻「海蠍」類在曬太陽囉!一起來確認一下,最右邊趴在衝浪板上的是奧陶紀的俄亥俄巨型羽翅鱟,中間偏左掛在繩子上的大個兒是同屬於奧陶紀的迪克拉戰艦鱟,在牠的左下方有個新加入的傢伙,就靠在鐵桿上,名叫作基氏混足鱟(Mixopterus kiaeri)。

 

  混足鱟是典型的海蠍類,有各種形狀的附肢,尤其是最後方的附肢尖端略為扁平,呈船槳狀。後腹部末端有稱為「尾棘」的構造,就像字面所示,尾棘就是尾端有尖棘。而且這個尾棘還可以微微的彎出弧度,正是混足鱟的主要特徵。拜此尾棘所賜,相較於迪克拉戰艦鱟和俄亥俄巨型羽翅鱟,混足鱟更像「蠍子」了。但是這個尾棘不像現代蠍子類那樣附有「毒針」。順便一提,混足鱟被認為是海蠍類中「不太會游泳」的物種。

 

  曬在沙灘上的個體是最為人所知的尺寸,體長70公分。但是據說也有大到1公尺左右的個體。說不定還有接近俄亥俄巨型羽翅鱟(體長1.2公尺)的個體存在也未可知呢。

 

如果帶著崇高霍爾鱟一起滑雪。

 

  「早上來個早安滑吧!」爸爸媽媽帶著女兒一行三人拿著滑雪板一路往上爬,迎接他們的是溫暖和熙的朝陽,乾冷無風的氣候,真是個滑雪的好日子。

  「爸爸,這個是什麼啊?」經女兒這麼一問,父親才發現到,自己把一隻奇特的生物連同滑雪板一起帶出來了。

 

  牢牢黏在滑雪板上的動物是崇高霍爾鱟(Hallipterus excelsior), 屬於海蠍類。在前面的海邊,已經彙整介紹過海蠍類,但是看來有漏網之鱟,莫非「板」就是個如意門,因而讓牠穿越到「冰雪世界」來了。

 

  根據「紀錄」,霍爾鱟是生存於泥盆紀的海蠍類,體長約1公尺左右,算是大型種。其出現時間晚於「海蠍類全盛時期」。當時的海洋世界,有頷的魚類逐漸大型化,海蠍類的生態霸主地位,急速消退。

 

  霍爾鱟相較於其他海蠍類,有幾個差異之處。牠不像混足鱟有著可以捕食獵物的附肢,也不像大眼銳肢鱟和角翼肢鱟,有著前端寬扁的附肢適合游泳,所以究竟會不會游泳,仍是個謎。

 

女孩完全沒注意到自己手中握著的根本不是球拍,而是一隻格明登鐮甲魚。

 

  來了個好球!

  抓穩球拍,調整自己的重心,確認球的軌跡與對手的位置。

  漫長的比賽到此塵埃落定。

  女孩這麼想著,完全沒注意到自己手中握著的根本不是球拍。

 

  她手中握著的是一隻格明登鐮甲魚(Drepanaspis gemuendenensis)。雖然形狀有幾分神似,但鐮甲魚當然不是網球拍啦。牠是無頷類,也就是沒有頷的魚類。

 

  鐮甲魚的特徵是頭胸部很寬大,背部及兩側有骨板,骨板的周圍有小小的骨片。以頭胸部來說,相較於現代的很多魚類,以及本書登場的幾種已滅絕魚類,算是「硬殼款」(⋯⋯如果堅硬的部分可以打球,那說不定可以把球打回對方的場子)。

 

  鐮甲魚的化石在德國泥盆紀的地層相當多。女孩手中握著的是這類化石中較大型的,其餘被發現的化石大多只有這個的一半大小。

 

  當然鐮甲魚已經滅絕,不可能在拿球拍的時候搞混了。但,不論你是發現了活生生的個體或是化石,都絕對不能拿來當成運動用品喔!

 

與羅氏提塔利克魚一起伏地挺身。

 

 

  旭日東昇的沙灘邊,和女孩一起⋯⋯旁邊有個「龐然大物」。前腳(?)往上撐,和女孩一樣呈現伏地挺身的姿勢。模樣看起來像爬行動物,但仔細一瞧尾部有鰭。這樣說來是隻魚囉?

 

  這隻動物名叫作羅氏提塔利克魚(Tiktaalik roseae),也是「肉鰭魚類」家族的一員。也就是說,牠確實是一條魚,看起來像前腳的是胸鰭,像後腳的則是腹鰭。

 

  提塔利克魚與潘氏魚相同,都有如鱷魚一般橫向扁平的身體。胸鰭中有相當於四足動物上臂、前臂、手腕的骨骼,而且骨骼之間有關節,可彈性運動。另外肩膀也有骨骼,有大片的胸肌,這些特徵意味著提塔利克魚可以做伏地挺身!

 

  「紀錄」也寫著,提塔利克魚是史上「可以伏地挺身的魚」。比提塔利克魚原始的魚類,即使魚鰭內有腕骨,卻無法有效活動。而比提塔利克魚更特化的動物,則是終於出現四隻腳了。

 

  上圖的提塔利克魚已經「完全登上陸地」,但實際上究竟是否真的如此尚且未知。

 

展覽室裡掛著古生代各個時代「最強種」的畫像。引螈看了大概也會引發思鄉之情吧!

 

  美術館內有個以「古生代」為主題的展覽室,裡面展示的畫作都是描繪三億年前,存活於當時世界的古生代生物。坐在展覽室中央的沙發上,看著圖畫,遙想悠久的歷史,不禁有一絲悵然。以古生代生物為主題的本書業已接近尾聲,之後要介紹什麼動植物好呢?

 

  正沉浸於感慨之際,有個動物緩緩的爬了過來,身體沉甸甸的,非常有分量。牠是生活在古生代末期美國的兩棲類動物,名叫作大頭引螈(Eryops megacephalus)。

 

  引螈不單只是「大型兩棲類」而已。牠的嘴裡有尖銳的牙齒,還有張開幅度很大的下巴,完全是肉食性動物的特徵。從這方面來看,可以算是「史上最強兩棲類」。

 

  古生代末期的水底世界,引螈在生態系中屬於「支配者」。當時在內陸擴張「勢力」的單孔類大型肉食動物,應該也會互相競爭看誰是生態系最頂層吧。

 

  展覽室裡掛著古生代各個時代「最強種」的畫像。引螈看了大概也會引發思鄉之情吧!看起來完全沒有要襲擊身旁女性的樣子,這樣我就放心了。不過這麼「和樂融融」的美術館,就我所知是不存在於世界上啦。

 

 才想著「今天好熱喔,來泡個冷水澡吧。」一打開浴室門,已經有人捷足先登了。

 

  才想著「今天好熱喔,來泡個冷水澡吧。」一打開浴室門,已經有人捷足先登了。

 

  大角笠頭螈是頭部宛如迴力鏢的兩棲類。扁平的頭像迴力鏢似的兩側往左右擴張,形成注音符號「ㄑ」的外型。不過頭雖然很大,卻不代表嘴巴也大。笠頭螈的嘴巴位於「ㄑ」字頂端,有個小小的開口。

 

  兩個眼睛的位置很靠近嘴巴,看起來表情相當可愛。雖然說是「兩棲類」,但是與現今的青蛙(無尾類)、蠑螈(有尾類)、蛇(無足類)不同,屬於已滅絕的類別。

 

  笠頭螈最大的特徵,就是上述的頭部,但是並非從小頭就這麼大。小時候不只幅度沒有那麼寬闊,也沒有形成「ㄑ」字形。這種動物隨著成長,頭部會越變越大。

 

  連接著頭部的是寬扁的身體,然後有細小的四肢和長尾巴。這麼小的四肢無法在陸地上行走,因此主要應該是在水中生活。像浴缸之類水流靜止的場所就很適合牠,但即使是在有一定強度的水流中,似乎也能自由移動。

 

如果遛狗時一起遛羅氏杯喙龍。

 

  最近遛狗時也會一起遛羅氏杯喙龍(Cotylorhynchus romeri)。這種體長超過3.5公尺的龐然大物,走起路來慢吞吞的,所以不需要牽繩。小狗似乎也習以為常,能在絲毫不驚嚇的狀況下一起散步。這樣看起來,杯喙龍好像滿好飼養的,本來以為這種大小要養在室內很麻煩呢!

 

  杯喙龍是有著像酒桶般身軀的單孔類,最主要的特徵,就是一顆跟身材不成比例的小頭,而且是植食性動物。飼養杯喙龍要注意的是,正如你所見,因為頭太小,脖子一定不長,嘴巴沒辦法接近地面。所以給水盆不要放在地上,而要架高放在杯喙龍嘴巴碰得到的地方。

 

  依據「紀錄」,杯喙龍是二疊紀非常具代表性的動物之一。當時單孔類最大等級有巨大異齒龍,或是亞歷山大伊氏獸,兩者幾乎是同樣尺寸。

 

  根據2016年發表的研究,杯喙龍所屬的卡色龍類,可能為水棲。的確,如果是水棲,就可以解決「嘴巴無法靠近地面」的問題。短短的四肢,比起在陸地上行走,應該更適合在水中滑動。

 

巨首雙齒獸和拉不拉多犬一起午睡。 

 

  有隻不尋常的動物和拉不拉多犬一起午睡中。仔細一瞧,那隻小動物嘴裡有小小的牙齒。這隻動物的名字叫作巨首雙齒獸(Diictodon feliceps)。

 

  根據「紀錄」,雙齒獸是在大約2億5700萬年前,在古生代二疊紀南非地區大為興盛的動物。

 

  在南非的卡魯盆地的地層中,發掘出各式各樣的陸生脊椎動物化石,而雙齒獸個體的化石數量,就占了其中的六成之多。

 

  雙齒獸的特徵在於犬齒,雖然還不像之後時代的劍齒虎那麼長,但是長度有超出嘴巴。另一方面,犬齒後面的牙齒都不發達。

 

  雙齒獸與伊氏獸都屬於獸孔類。哺乳類也同屬於獸孔類,如果硬要說外型「很像」,也是真的滿像的。

 

  築巢、群居也是雙齒獸的特徵。曾在地底下螺旋狀被挖掘的巢穴化石裡,找到兩隻雙齒獸。小巧的身軀很適合地底穴居生活。

 

  如果是群居性的話,那和現代的狗狗應該很合得來吧。「一戶一頭雙齒獸」似乎還不賴?

 

 

 (本文為《真實尺寸的古生物圖鑑‧古生代篇》部分書摘)

 

《真實尺寸的古生物圖鑑‧古生代篇》中文版書封。

 

書籍資訊:

書名:《真實尺寸的古生物圖鑑‧古生代篇》 古生物のサイズが実感できる!リアルサイズ古生物図鑑古生代編

作者:土屋健

出版:如何

日期:2019

[TAAZE] [博客來]

 

 

你可能會喜歡

請把大學還給我們!被消失的教育家林茂生:《臺灣人的學校之夢》

《黑猩猩政治學:如何競逐權與色?》

「泡泡聲」讓女歌手更有說服力

你拿那什麼好蠢喔:使用雨傘會被笑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