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去寄養家庭或許會更好:《屋簷下的記憶》

《屋簷下的記憶》是藝術家理查畢林漢的家庭自傳。

 

  《屋簷下的記憶》是英國藝術家理查‧畢林漢首度執導的家庭自傳,不同於情感綿長的家書──《羅馬》,屋簷下的記憶更像是導演對於童年時代與斑駁家庭的自白,他重新創造內心的家庭記憶,以他的酗酒父親和肥胖母親為模本,深刻記錄工人階級的父母在柴契爾時代如何被犧牲並走向更為衰敗的終點。

 

  《屋簷下的記憶》不同於一般橫幅電影,它是4:3的畫面設計,接近正方形,與公寓一扇扇正方形的窗子相輝映,除了顏色較為清亮之外,倒有些像蘇聯時代的房子,對比鐵娘子終生對抗共產主義的志業倒是有些諷刺。本片的畫面構築方式也十分有趣,時常沒有將人物的臉、全身,或是房間的全景納入畫面之中,而是以極為微觀的角度拍攝人的各個部位,肌肉的抽動與細毛都清晰可見,而房中最常受注視的則是各式各樣的動物與亂飛的蟲子,刻畫出這個家庭的外在也是如此殘破。另一個有趣的觀察是,導演時常讓畫面靜止,任由人物穿梭於畫面之中,也不追求他們的表情或動作,在畫面之內的才會被擷入。這種方式與前頭的習慣成為一個矛盾的對比,像個旁觀者般無情的看待這個家庭的日常,卻又如此近距離的觀察人們。

 

  全片氣氛有些沉悶,若非家中孩子們頑皮搗蛋,大概這家庭沒什麼能令人微笑的了,但他們的行為卻也顯示了有些缺乏同理心的個性,也或許是作為孩子渴望被父母注意而演出的惡行。不論是將粉末倒入父親口中或是往下丟玻璃瓶,似乎都是小惡作劇而已,但都可能危害他人的人身安全,而我們也無法責怪他們,因為比起有暴力傾向的媽媽,他的行為似乎只是一種微弱的抗議。從小不被真正關照,或許不是父母不願意,而是沒有能力,酗酒的父親最終落得與妻子分開的下場,從每個人的眼神與互相對罵的字句中,仍然可以發現,這個家庭的人們還是互愛的,但他們不懂得用正確的方式愛人,也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

 

全片氣氛有些沉悶,若非家中孩子們頑皮搗蛋,大概這家庭沒什麼能令人微笑的了。

 

  世人對鐵娘子柴契爾的評價褒貶不一,她奉行新保守主義,大力推行資本主義市場制度,堅決反對社會主義,連帶的削減社會福利,雖然減低了政府赤字,但是這樣缺乏柔情的作為,將社會中低階級更加逼入了死胡同,而她對罷工的規範更是讓英國的勞工運動受到諸多限制。片中官員將小兒子傑森安排到寄養家庭時提到了社區稅、人頭稅等等,都是在這個時代人們的重擔,也造成柴契爾政府的倒台。受壓迫人們的不滿一直存在著,直到她的葬禮那天都還有人示威抗議。

 

  《屋簷下的記憶》的基調悶窒,雖偶有令人發噱的日常,但仔細咀嚼卻十分心酸,這個家壁紙破舊,大筆的錢換成了一瓶瓶酒,孩子們期待去寄養家庭,不論裡外似乎都如此不堪,導演以一種不帶悲憫的眼光,實誠剖析自己的童年過往,也許不若《羅馬》那般感人,卻仍富涵深厚的人文關懷,是一個時代的黯黯縮影。

 

 

電影資訊

屋簷下的記憶》(Ray & Liz)-Richard Billingham,2018

 

你可能會喜歡

《橘子收成時》:等不到的寧靜

第一個上太空的,是吉普賽人還是狗?《我的太空不是夢》

蕾契・莫蘭:你不想跟陌生人睡覺,為什麼會覺得我們妓女就想?

英雄夥伴羅賓與他/她被遺忘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