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化教人類如何榨乾祖母的利用價值

如果物種演化的規則是為了生存和繁殖,那為何壽命要比能繁殖的時間還長?

 

  虎鯨、日本蚜蟲和人類是少數幾種雌性壽命超過繁殖年齡的生物,如果物種演化的規則是為了生存和繁殖,那為何壽命要比能繁殖的時間還長?

 

  科學家在1960年代提出「祖母假說」,假設經由祖母的幫助能使母親擁有更多的孩子。因此,具有長壽基因的女性最終擁有更多攜帶長壽基因的子孫後代。發表在《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期刊的兩項研究重新審視了這個假說,並對祖母所扮演的角色提出新的見解。

 

  猶他大學人類學家克里絲汀‧霍克斯(Kristen Hawkes)收集了祖母假說的第一個確鑿證據:她當時正在研究非洲狩獵採集民族「哈扎人」(Hadza people),並被這些老婦人的覓食能力所震撼,隨後開始記錄她們如何幫助下一代生出更多的孩子。

 

  如果我們漫長的「後生育時代」(無法生育的時間)是由祖母演化而來,那我們應該會在許多文化中找到祖母的好處。但是,現代生活的環境與我們在演化之初所面臨的環境截然不同。

 

事實證明,祖母住得近跟家庭規模有關聯,而且還會降低兒童死亡率,並讓母親更早開始生育孩子。

 

  《當代生物學》期刊的研究轉向兩個前工業化時代的詳細人口記錄,一個在現在的魁北克,另一個在芬蘭。科學家利用豐富的數據庫以量化祖母對生育提供的幫助,讓我們更容易理解「祖母利用價值」的極限。

 

  1608年,法國天主教神父在今日的魁北克開始記錄教區裡每個人的出生、死亡和婚姻情況。隨著移民陸續移居,聖勞倫斯山谷的人口不停增長,教區的記錄也不斷膨脹。這裡的人口組成主要為法國人,他們大部分的職業是農民,而且流動率很高。這種同質性讓科學家能把祖母的影響隔離開來,觀察女兒和母親在地理位置上的遠近是否有關聯。霍克斯解釋說,這種方法為先前祖母假說的研究增添了細微差別,祖母假說並沒有直接衡量距離的影響。畢竟,如果你住在魁北克,而祖母住在克里夫蘭,她可能就沒辦法幫上忙。

 

  在舍布魯克大學進行研究的伯恩大學博士後研究員薩莎‧恩格爾哈特(Sacha Engelhardt)的研究對象是「選擇離開家與留在家生活的姊妹」。如果和祖母住得更近有幫助的話,那麼住在家裡的姊妹應該會比離家的姊妹生更多的孩子。

 

  事實證明,祖母住得近跟家庭規模有關聯。跟住在同個教區的姊妹相比,住在離母親200英里遠的女性平均少生1.75個孩子。居住地靠近祖母也降低了兒童死亡率,並讓母親更早開始生育孩子。但如果祖母這麼有用,為什麼她們不能活得更久幫助曾孫成長,甚至幫助曾孫擁有自己的孩子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不僅要考慮祖母能提供多少幫助,還得考量隨著時間演進祖母提供幫助的機會會產生什麼變化。如果祖母的能力隨著年齡增長而退化,或者身邊沒有那麼多孫輩幫忙,長壽的演化益處可能就會消失。

 

隨著孫輩年齡逐漸增長,祖母的幫助並不會產生同等影響,而長壽的演化價值也隨之下降。

 

  第二項研究由芬蘭圖爾庫大學博士生西蒙‧查普曼(Simon Chapman)所進行。從1731年至1895年,所有的出生、死亡和婚姻都由國家記錄。在先前的研究中,芬蘭人的流動性比加拿大的法國殖民者還少,所以大多數孫輩都和他們的祖父母住得很近。

 

  在芬蘭,祖母的存在同樣促進了女兒的後代總數,但科學家仔細觀察後發現一些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研究表明,祖母長年提供的幫助機會並不是一成不變:平均來說,女性在40多歲時當上祖母,她照顧的孫輩數量會逐漸上升,並在60歲初達到巔峰,然後就逐漸減少直到70多歲。

 

  如果祖母的年齡介於50歲到75歲之間,那麼一個蹣跚學步的孩子從2歲到5歲的存活率會增加30%。但研究人員發現,當祖母超過75歲後,擁有祖母的好處就會逐漸消失。事實上,年長祖母的存在還影響到夭折率,讓新生兒存活到2歲的機會降低了37%。為什麼會這樣呢?查普曼認為,那個時代的年長祖母可能需要家人額外的照顧,反而搶走了照顧孫輩的資源。

 

  總結來說,這些結果有助於解釋為什麼人類過了生育高峰期後,還能活上很長一段時間。祖母在這段時間可以產生很大的影響力,幫助子女生育後代,但隨著孫輩年齡逐漸增長,祖母的幫助並不會產生同等影響,而長壽的演化價值也隨之下降。查普曼發現,當提供幫助的機會減少時,祖母的死亡率也會上升。

 

 

圖片出處:boskizzi@flickrElizabeth@flickrcapt_tain Tom@flickr

 

參考報導:NPR

 

 

你可能會喜歡

是誰偷偷改掉了耶穌的長相

基因編輯真能修復人類胚胎的基因突變嗎?

偏見機器人:人類的成見如何影響AI

天堂展覽:《路徑:20世紀晚期的旅行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