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識學齡前孩童的憂鬱與焦慮

孩童經常無法告訴成人自己的狀況不好,或年紀太小並不知道自己的狀況不好。

 

  科學家設計出一個簡單的實驗,來辨識具有憂鬱傾向的學齡前孩童:大人帶領三至七歲的孩子走進光線昏暗的房間,裡面有個覆蓋的神秘土堆,並朗誦著「這裡有個東西給你看」或「小聲點,這樣它才不會醒來」台詞營造期待感。隨後,大人挖開神秘土堆(裡面是個玻璃容器),然後拿出一條逼真的塑膠玩具蛇。

 

  在這90秒的實驗過程中,每個孩子腰間都佩戴小型的運動感測器。這些感測器以每秒100次的速率偵測其行為,例如躁動或轉身。科學家想知道被診斷為憂鬱或焦慮的兒童與其他未被診斷為憂鬱或焦慮的兒童的行為是否有所不同。事實證明,相比之下被診斷為憂鬱或焦慮的兒童更遠離感知到的威脅——也就是實驗裡的覆蓋容器。

 

  發表在《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PLOS One)的論文指出,運動感測器能辨識出80%具有憂鬱症或焦慮症傾向的學齡前兒童。這個工具可能很有用處,雖然人們已普遍接受三歲孩童能診斷出精神疾病的事實,但診斷方法仍然很困難。因為他們經常無法告訴成人自己的狀況不好,或年紀太小並不清楚自己的狀況。

 

  然而,越來越清晰的事實是這些孩子在日後的生活,將面臨極高的精神與身體健康問題風險。南伊利諾伊大學醫學院的發展心理學家麗莎貝斯‧迪拉拉(Lisabeth DiLalla)說:「問題在於:我們能扭轉局面嗎?」

 

1980年以前,幾乎沒有專家相信年幼的孩童有憂鬱或焦慮問題

 

  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精神病學家瓊‧盧比(Joan Luby)的答案是:「或許可以。」盧比的研究表明,治療學齡前孩童的憂鬱症能幫助他們再次(至少在短期內)感受到快樂,她說:「如果能及早發現需要幫助的孩童,我們便能更妥善地對待他們。」

 

  1980年以前,幾乎沒有專家相信年幼的孩童有憂鬱或焦慮問題,當時的科學家認為只有七歲以上的兒童會感到憂鬱。到了九O年代,針對憂鬱和焦慮的研究表明,焦慮和憂鬱傾向明顯能從三歲的孩童身上發現。這些兒童的憂鬱和焦慮症狀以看似無關的形式表現,例如侵略性、飲食困難或過動,因此這些所謂的「內化障礙」通常很難在年輕時診斷出來。

 

  儘管估計數據差異很大,但大約10%到20%的學齡前兒童和幼稚園兒童被認為有焦慮症,大約2%的兒童有憂鬱症,還有部分兒童甚至表現出自殺傾向。事實上,實際比例可能比數據還更高,因為八歲以下的兒童通常無法清楚表達自己的感受,臨床醫生必須依賴監護人的描述。但是,焦慮或憂鬱的孩子安靜內向且不引人注目的特質,讓監護人與教師難以察覺他們的真實感受。

 

「孩子不是有問題就會發出聲音的輪子。」

 

  伯靈頓佛蒙特大學醫學中心的臨床心理學家愛倫‧麥金尼斯(Ellen McGinnis)形容:「孩子不是有問題就會發出聲音的輪子。」她和其他科學家一樣,希望以客觀方法辨識具有這方面困擾的兒童。但研究既費力又費時,她最初只能錄下孩童對蛇或其他焦慮實驗的表現。然後,由多名研究助理評估和判斷影片中的孩童反應。但是這種方式實在太慢了,她花了兩年時間只評估了十名孩童。

 

  因此,她與丈夫、生物醫學工程師萊恩‧麥金尼斯(Ryan McGinnis)合作,尋找更快和更有效的方法辨識憂鬱症或焦慮症兒童:結合經典的蛇焦慮實驗與市售的運動感測器。參與實驗的63名兒童中,有21人在接受臨床醫生和護理人員90分鐘的面談後被診斷為焦慮症或憂鬱症。

 

  他們從蛇實驗發現,感測器捕捉到最能辨識問題的時刻來自揭開真相前20秒左右的反應:當面對覆蓋的玻璃容器時,焦慮或憂鬱的孩子會將身體與未知物體保持180度角以避開威脅。萊恩‧麥金尼斯說:「確診的兒童比未確診的兒童更會遠離潛在威脅。」

 

  更令他們驚訝的是揭開真相後,感測器並沒有發現兩者之間的差異,他說:「我很訝異幾乎所有孩子看見這條蛇都表現出興奮的樣子。」他們利用運動感測器的數據正確辨識出21名確診兒童中的14人。錯誤率也很低,感測器只誤判了5位未被臨床診斷為憂鬱症或焦慮症的兒童。

 

  研究人員表明,雖然實驗不是標準答案,但遠比廣泛運用的問卷調查成果還好。現行的問卷調查由父母陳述孩子的問題,兒童行為檢查表只正確地辨識21名確診兒童中的8人。由於實驗方式很簡單,感測器也容易取得(單價不到四美元,多數智慧型手機中也具有類似功能),萊恩‧麥金尼斯認為這種辨識方法具有巨大的潛力。

 

兒童的憂鬱和焦慮症狀以看似無關的形式表現,例如侵略性、飲食困難或過動。

 

  但蛇實驗更多是誘發與焦慮相關的恐懼,而不是憂鬱,而加州州立大學聖馬科斯分校的臨床心理學家莎拉‧布弗德(Sara Bufferd)想知道感測器是否也能應用於探索孩童的悲傷、無助或沮喪情緒。她說:「我不確定其他實驗的反應是否跟恐懼實驗一樣,具有行為方面的差異。」

 

  許多致力於早期識別兒童心理健康問題的科學家,對這些兒童也進行很多年的追蹤研究。透過這種方式,他們能明白早期的心理健康問題是否會持續影響他們日後的生活。2014年,布弗德與研究團隊發現,三歲時出現憂鬱症狀的兒童在三年後更容易憂鬱,而針對年齡較大的兒童的相關研究也呈現出類似的連續性。

 

  新研究表明,具有心理健康問題的孩童在青春期也更容易出現身體健康問題。從1994年到2001年,迪拉拉使用兒童行為檢查表評估326名五歲兒童的內化行為。這些孩子表現出某些憂鬱和焦慮的跡象,但還未達到臨床標準。

 

  迪拉拉和實驗室成員馬修‧賈姆尼克(Matthew Jamnik)發表在《心理學前沿》(Frontiers In Psychology)期刊的研究報告指出,五歲時内化程度較高的兒童,在7至12年後更容易出現睡眠品質不佳、頭痛和胃痛等身體健康問題,可能性高出30%左右,比例因性別和性格有所不同。那些幼年內化分數較高的青少年,在青春期出現「無意識進食」的可能性也高出30%。賈姆尼克表明,五歲時的心理健康問題明顯影響日後的身體健康問題。

 

具有心理健康問題的孩童在青春期也更容易出現身體健康問題。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學齡前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會一直持續到成年,科學家已經著手研究該如何治療。2016年,盧比的研究表明,與沒有憂鬱症的同儕相比,憂鬱症的孩童對獎勵的反應更低。她的研究團隊對78名年齡介於四歲至七歲的孩童進行腦波圖檢測,其中包括53名被診斷為憂鬱症的孩童。

 

  這些孩子在電腦上玩猜謎遊戲,給出越多正確答案能獲得更多的分數,最後得到更好的獎勵。盧比發表在《美國兒童與青少年精神病學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的研究報告指出,根據腦電圖結果顯示,即使選到正確答案憂鬱症孩童的大腦活動仍比一般孩童還少,這說明他們對獎勵的反應較弱。

 

  與此同時,盧比也研究了既有的「親子互動療法」(Parent-Child Interaction Therapy,簡稱PCIT)。這種針對行為問題兒童的早期干預治療,由治療師指導監護人如何協助孩子控制破壞行為和脾氣。治療師藉由一面單向鏡觀察父母和孩子,並用耳機麥克風與父母通話。盧比將其應用在研究中,讓學齡前兒童和監護人遵循親子互動療法的方式,但焦點著重於減少伴隨憂鬱而來的罪惡感與羞恥感。

 

  盧比發現,接受治療的兒童得憂鬱症的機率更低,憂鬱程度也更輕。此外,根據腦電圖的檢測結果,接受改良型親子互動療法的孩童對獎勵的反應與沒有憂鬱症的孩童沒有差異。盧比說:「治療改變了他們對獎勵的反應。」但是,新療法能不能持續影響孩童日後的生活,並度過焦躁不安的青少年時期呢?盧比只能等待這些孩子長大,才能找出答案。

 

 

參考報導:Sciencenews

你可能會喜歡

法院並不是因為學位無用而判決瑞典大學敗訴

最早穿涼鞋搭襪子的遜咖是古羅馬人

蘿拉‧拉戈斯:你有沒有想過植物的感受?

記憶,是從未存在的理想化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