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FAKER
小松實是科幻小說巨匠,被譽為「日本科幻界的推土機」。1961年首度使用筆名「小松左京」,以《地球和平》獲得早川書房空想科學小說競賽努力獎,開始了科幻創作。其後加入科幻作家俱樂部,於1971年憑著長篇科幻作《繼承者是誰?》奪得第二屆日本星雲賞,成為繼筒井康隆之後的得獎作家。自此,小松就成了星雲賞的常客,更以《日本沉沒》踏上作家生涯的高峰,成為日本科幻草創期的重量級人物。
小松無論創作能量和野心都十分巨大,幾乎把賽博朋克之前所有科幻類型都寫過。譬如關於時間旅行的《無盡長河的盡頭》、描寫大型災難的《日本沉沒》、有(疑似)外星生命的《首都消失》,結合超能力、青春和懸疑推理的《繼承者是誰?》等等。小松的長篇故事格局龐大,不但有詳盡的世界設定,更有架空的科技發展史、商業和政治的組織架構,充分顯露他在科學、歷史與政治經濟學的造詣。因此,他幾乎每一部長篇都具備發展成系列作的潛力。
小松最重要的鉅作《日本沉沒》花費了九年時光,當中的科學論證相當詳盡,被盛讚「可媲美碩士論文」。本書不但銷量超過四百萬,還開創災難電影的風潮。說到書中最精彩的部分,除了對災難現場的細緻描寫,更是「日本沉沒」這一謠傳如何影響著樓價和國債拋售等等經濟衝擊。而政府內閣跟外國政府斡旋,尋找安置國民的土地同時,還必須將消息保密等等的行徑,也相當符合政治現實。可見小松的資料考證不僅限於地質學理論,還包括官僚結構和國際關係。筒井的短篇戲仿作《日本以外全部沉沒》,當時也屬一時佳話。
小松在《無盡長河的盡頭》裡,把地球叫作「在真空中的一個球體」。他對萬物的浩瀚和人類的渺小有很深的感觸。因此,小松筆下總是描繪人類遭遇比自己強大很多的存在。不論是《繼承者是誰?》的新物種、《日本沉沒》的地殼運動,抑或《首都消失》覆蓋整個東京的「雲」,都遠遠超出人類的理解能力。但小松並不悲觀,他相信科學的力量,每部作品都有一位勇於接受前沿科學理論的智者。比如《日本沉沒》的田所雄介博士、《首都消失》的朝倉達也、《繼承者是誰?》的沙里寧博士等等。這些角色總是在故事中擔當領導者,努力不懈地解決危機,甚至不惜犧牲事途和性命,令人肅然起敬。
小松對科幻的貢獻就跟他作品的規模一樣大,更成為後世的創作模範。庵野秀明執導電影《真.哥吉拉》探討東京中心發展主義、憲法問題、災害的政府應對程序等等,明顯帶有《首都消失》的影子;《繼承者是誰?》探討幾萬年前脫離了演化邏輯、躲在「文明」的保護罩裡頭、基因組不曾更新過的智人與新物種的相處之道,也由高野和明的《種族滅絕》所繼承;短篇小說《御先祖樣萬歲》被押井守借用了作為動畫作品的標題。科幻動畫《勇徒直前》的原作者岡田斗司夫曾豪言「荒俣宏、立花隆和宮崎駿三人加起來都不及小松左京」,足證其影響力。
除了創作,小松亦積極地以各種方式推廣科幻。他在2000年與角川春樹事務所一同設立小松左京賞,為當時略顯疲態的日本科幻增添新活力。此獎項於2007年發掘了《虐殺器官》的伊藤計劃與《Self-Reference ENGINE》的圓城塔(儘管兩人並未得獎),前者更化為社會現象,被譽為零零年代日本科幻的代表人物。兩人期後獲得美國菲利普.K.迪克紀念獎的特別獎,成為首兩位得獎的日本作家。
小松2011年因肺炎逝世,結束傳奇的一生。他活了大半個世紀,幾乎見證整個戰後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戰他沒參軍,因而感覺自己背負了活下來的責任,隨後還經歷左派運動、日本經濟的興衰和阪神大地震等等事件,故筆下的小說和評論總是充滿對日本現況的關懷。就像《日本沉沒》的田所博士,他深愛著日本,並用文字將這份愛傳承下去。
書籍資訊
書名:《繼承者是誰?》 継ぐのは誰か?
作者:小松左京
出版:獨步文化
日期: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