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接納不必被導正:《她的錯誤教育》

《她的錯誤教育》劇照。 

 

  十六歲的麥卡蓉因為同性情誼的曖昧舉止,被阿姨送進名為「上帝有約」的團體去治療,團體裡的主要領導者,牧師瑞克和心理師莉蒂亞,看起來笑臉迎人,關心孩子,卻在一次次的交談和互動中讓人感到困惑和不安,團體內的改造活動看起來是為了大家好,但隱含著暴力、輕蔑與不屑,麥卡蓉最終為自己做出選擇和行動,成就自我價值的保衛。

 

  《她的錯誤教育》主題雖然繞著青少年/青少女的同性情誼,但筆者想說得更多一些:如果孩子喜歡的和大人不一樣,舉凡興趣、喜愛事物到愛人,是不是就是一種錯,而且是種一定要被修正的錯?如果孩子與生俱來的氣息可以被所有的人貼標籤和解讀,對每項特質加以進行剔除或留下,人還是可以保有自身獨特性和風采嗎?

 

《她的錯誤教育》劇照。

 

  麥卡蓉住進「上帝有約」宿舍之前,瑞克對她的物品進行一番搜查,結果拿出一捲錄音帶,說樂團的音樂與上帝無關;莉蒂亞在麥卡蓉的第一堂課與她打招呼,提到麥卡蓉的名字時,說這個名字已經很中性,不要再用小名,會加強同性情愫的發生。人處在被審查、被壓迫的制度中,從髮型、喜歡的樂團、做什麼運動,連名字都成了「問題」的來源,無一不被視作錯誤並加以貶低,舉手投足戰戰兢兢。這樣的環境下,就算是心智正常,也會開始懷疑自己,何況是自我摸索中、正在探索價值觀的青少年/青少女。

 

  進入「上帝有約」的人都會領到一張冰山圖,將自己為什麼會變「這樣」的原因寫下,逐一與瑞克及莉蒂亞討論。剛開始麥卡蓉不知如何下筆,想探看他人填入冰山底下的理由為何,也因此結識了珍與亞當,兩個在團體服從氛圍下相對叛逆的夥伴;電影的精彩之處,常在於此三人的對話和互相扶持、鼓勵之中,三人的結盟也成了故事中最大反抗的動力。

 

  改造過程中,處處充滿弔詭的言語和想法,團體的帶領人總有些怪怪的又好像沒有問題的論述,比如說心理師莉蒂亞對麥卡蓉的感情下了個註解:「你喜歡上她,是因為崇拜她,想成為她這個人。」聽起來沒有錯,但所有的愛情不都是如此嗎?被對方的優點所吸引、希望自己也有這麼迷人的特質,這不就是每個人追求愛情的原因嗎?何以因為對方的性別與自身相同時,這個愛戀的原因就是個錯誤呢?

 

《她的錯誤教育》劇照。

 

  馬克的自殘終究破壞了「上帝有約」表面的和諧,一個滿心期待結業、終於可以回家的男孩,在結業前夕收到父親語氣輕蔑、用詞尖銳的信,摧毀了想回家的殷切心情,團體內就止不住眼淚,情緒失控,茱莉亞再也無法以語言壓抑爆走的馬克,進而以暴制暴地壓制他;當晚馬克就在廁所自殘,此舉不但激起同儕間的不安和混亂,也引來外部調查介入,麥卡蓉終於向調查人員提出重重質問:「要我們每天恨自己的地方,難道沒有造成我們的心理創傷?」

 

  是啊,恨自己才是讓人受創、需要被矯正的,無法容許相異性存在、僅有單一價值的環境並非任何人成長應屬的地方,無論身為主流或非主流。

 

  最終我們會發現:愛與納含是不必被導正的。

 

 

電影資訊

《她的錯誤教育》(The Miseducation of Cameron Post)-Desiree Akhavan,2018

你可能會喜歡

時間的痕跡,必須以時間來換取:《年少時代》(Boyhood,2014)

回頭看看傷痕與美好:《愛情無論如何》

神明怎麼可能知道那種事情?《蚵豐村》

誰才是感情中的救贖者:《執愛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