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評論文學獎|書籍佳選】黃俊皓:《國家為什麼會失敗:權力、富裕與貧困的根源》

 

《國家為什麼會失敗:權力、富裕與貧困的根源》中文版書封。

 

  這本厚重的書,閱讀起來有如騎單車般,一開始還挺費力氣,但越到後面便可發現作者前後呼應,仔細消化其內容後便可觸類旁通:就像拼拼圖般,一開始了解到只是不同地區、年代的真實案例,到後面便可串成一整幅圖,大大支持本書的理論。開頭便介紹道,此書相對於亞當斯密的「國富論」,有「國敗論」之稱,可見其內容的札實和論述必定在水準之上,但前者談論的是經濟導向的國家問題,後者著重的卻不單純是經濟,更包含政治層面,進而統合為「制度之差」,其概念類似光譜式的左派右派,但作者更獨創了一套名詞,只需看字面便能之其義:「廣納式」和「榨取式」,對我而言是一個新穎的觀念。

 

  開頭先破後立,點出很多過往對國家發展優劣之理論,並逐一說出其盲點和錯誤之處,推翻了不少前人的假設學說,我印象深刻的點便是現今也很流行的「地緣政治學」,作者點出了「地理假說」的毛病所在,而我則認為無需完全捨棄地緣政治,就「見樹不見林」的觀點,若想知道世界區域發展的落差,取整個國家為分析物比較,仍可用地緣方向來思考;但若是再將鏡頭拉近,比較的是更細節的標的物時,用本書的理論可補足地緣政治的不足:例如當談到南北韓的方展落差時,可以先大方向的針對兩大地理位置和資源作分析,便能了解為何兩國差異如此大;但若要深入探討北緯38度線附近的人民,這附近的地理狀態相去不遠,為何仍然過著迥然不同的生活?同樣的例子也可在美墨邊界看到,這時就需要本書的理論加以輔助,也就是「制度之差」。若地緣政治如同一束亮光,可以照亮大部份的世界脈動;那本書提的假說便是一屋的空氣,它無聲無息卻充斥整個房間,能輕易的顛覆整個社會,使國家走向完全不同的道路。

 

  接著本書便開始用了無數個史實、國家案例,解釋所謂的制度差異:在政治上,廣納式制度好比現在的民主精神、分權制衡的概念,而榨取式制度便屬極權獨裁的一言堂,其領袖可以是君王、軍閥、宗教領袖、政治強人,總之是個不容許其他聲音的政權,非常容易理解這兩者的差異;而在經濟上,分類就與傳統的左右派有所分別,並不著重在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或共產主義,而是將重點放在市場的開放、企業創新的能力,和社會階層的流動,都代表這一個國家是否有廣納性的經濟體制,反之,就算是資本主義的美國,在托拉斯壟斷下的社會仍屬於壓榨式取向,就連共產主義的中國大陸,在摸著石頭過河的「經濟特區」開放後,也走向了廣納制度,可見經濟取向的定義並不侷限於意識形態,養隻「會抓老鼠的好貓」才是重點,讓足夠的誘因激勵人民儲蓄、生產、創新,而不是只為保住既得利益者的荷包,如此才算的上是廣納式經濟制度。

 

  上述簡單幾句帶過的定義,全書用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反覆論證,既然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想當然耳,羅馬也不是一天滅亡的:書中提到廣納式轉變為榨取式「家道中落」,以及從榨取反轉成廣納的「後來居上」,但更多國家有的是長期的榨取或廣納式制度,而上述四個情況中,有些是經濟影響政治、有的是政治孕育經濟,如此排列組合後,不同的國家便有千奇百種情況,而這些情況都有著跨空間、跨時間的真實國家作為佐證,使本書理論令人令人懾服。在這本書中,各國的歷史、地理和文化的前後脈絡都清清楚楚,緊接交待這三個元素如何產生出制度,並日積月累的影響整個國家。如同此數學式一樣:(1.01)365 = 37.78,只要有些微的差異,多年後會有巨大的改變,更不用說所有國家的起點、轉捩點都不一樣,自然產生出現在這許多的國家,有些永遠都是扶不起的阿斗,無論國際援助有多少,他們依然像長不大的雛鳥一樣依賴餵食;有些則是永遠的老大哥,即使曾遇過經濟蕭條、天災人禍,他們總能迅速恢復、茁壯,甚至超越過去,這些答案都可以在書中得到佐證。

 

  另一方面,本書更提及「正回饋效應」,說明廣納式的政治和經濟制度,會彼此制衡、牽制,就算出現了突發狀況企圖打破制度,最後仍會歸於平靜,使一切重返正常軌道:好比美國曾經有的「托拉斯行為」,就是經濟上逐漸由廣納走向榨取的例子,但因為美國有良好的政治議會和民主精神,在立了「反托拉斯法」後,使整個系統再度回到平衡,便是有賴於廣納式政治制度之功,反觀美國南方鄰居墨西哥,也有類似的情形,但政府卻無法有效制止經濟上壟斷的情況,使得墨西哥大亨有縫可鑽,榨取了國內的經濟,積弱無力的政府只能任憑其發生,最後使國家越來越窮。

 

  相反的,有更多的國家陷入的是萬劫不復的「負回饋效應」,便是由榨取式的經濟和政治狼狽為奸,使國家進入無法跳脫的惡性循環。如同「創造性破壞」便是一個常見的例子,好不容易經濟上有走向廣納的可能,卻被榨取式的政治制度阻撓,其原因可能是保護舊有得利者、害怕改革變動,又或是對新事物懼怕不信任,都會讓好不容易抬頭的經濟再度被打回原形,看比較看看明治維新和自強運動造成的改變,便可輕易知道其差異有多大。又或是「寡頭鐵律」現象,當政治走向廣納的可能時,擺脫不了榨取式經濟的陰影,被迫與財團、私人企業合作,官商勾結、政商合一,到頭來不論選舉多少次、公投多少次,執政者仍然換湯不換藥,走回舊有保守的老路,一樣使國家停滯。由上述的循環情形能充分解釋,為何多數的非洲國家無論金援了多少次,不只給了魚、也給了釣竿,卻久久無法自主財政;也可了解到像美國、英國這樣歷史悠久的國家,有意破壞廣納制度的人不少,卻終究無法撼動良好的政經體系,這些都能在書中理論中有個合理的解釋。

 

  除了反覆驗證作者學說外,書中也提出了許多有意思的看法,值得我進一步的思考:在過去淪為殖民地的國家中,有的發展不佳,如非洲數國,有的卻發展良好,如澳洲,但作者的解釋其實還是借助了「地理假說」的論述,說明因不同的地理人文,產生出不同的制度,如同前面我所想的那樣,此書論點若能與地緣政治相互補充,那對於國家發展的分析會是無懈可擊的。書中提到「無資源的祝福」,在地廣人稀的澳洲土地上,就算想壓榨英國送來的罪犯也榨不出什麼,只能讓犯人自立更生,意外開創一個廣納的社經制度!相反的非洲數國和東南亞國家,本身處於熱帶地區,有著豐富的天然資源,自然成為殖民時代中的肥羊,也因為中了殖民者的剝削遺毒太多,就算外來者離開了,獨立政府仍有樣學樣的開始壓榨自己的國民,成為典型的榨取社經制度,可見地緣政治仍然能與本書的論點一同應用,不可偏廢其一。

 

  本書也提及到許多令人意外的改變,如同非洲國家「波札那」,能夠突破榨取的牢籠,成為少數轉變成功的案例,又或是羅馬帝國破壞共和後的潰敗,這些都表示國家的未來是有機會轉變的,小時了了大未必佳,黑馬急起直追的案例太多了,但這些翻身或失足的出現,其實是非常仰賴外部因素的,人事時地物都剛好配合才能順利轉型,在轉變發生前是幾乎無法預測的,如同書中所言, 在蘇聯解體之前,有不少的各國學者都預知它會在千禧年後超越美國,但之後卻跌破眼鏡的自我解體了,若這一切真如本書理論所言,榨取式的經濟只能短時間有成效,那繼改革開放後,近期崛起的中國大陸又該如何定義呢?

 

  本書理論或許能解釋中國近代的李約瑟難題,卻仍無法預測未來中國走向,目前對於中國崩潰論的推測,正反兩方皆有不少學者支持,而本書偏向中國崩潰論。整本書看下來的確是收獲滿滿、有理有據,但說到底絕大部份是在事後諸葛,雖說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但歷史的走向總是出乎意料,純知識理論仍無法通盤了解到每一個未知的變化,甚至是預測未來的世界走向;而本書也有大部份論調是在為民主制度和自由平等的精神置入性行銷,是個推廣自由世界的好工具,但身為讀者的我們需要知道,只要中國大陸還沒崩潰的一天,此書理論就永遠有個洞,扉頁也未畫上句點!

 

(本文作者就讀於中央警察大學,2000年次)

 

 

全部比賽作品請見活動官網:

MPLUS全國青少年評論文學獎-Taiwan Review Awards

 

你可能會喜歡

說下輩子想當女生的少年猥褻犯:《不會切蛋糕的犯罪少年診療實錄》

比生命更像生命的死亡:《憂國》

不在場的人影響最深:《月光下的藍色男孩》

《淑女鳥》愛,多少父母假汝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