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評論文學獎】郭祐輑:書籍評審意見

什麼樣的評論文章是有「自己」靈魂呢?

 

文|郭祐輑(國立中正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第一屆青少年評論文學獎書籍類評審委員)

 

  這次的投稿者很多的文筆都相當不錯,也看得出認真地看完書單上的書籍,值得給予肯定與鼓勵。作為一個讀者,當我讀到一篇評論文章時,希望看到的是有「自己靈魂」的文章,因為有自己靈魂的文章才是一個有鮮明形象作者的文章,這個作者想告訴我這個讀者關於這本書的一些事情。

 

  什麼樣的評論文章是有「靈魂」呢?第一,評論文章不能只停留在書籍摘要或是用華麗詞藻把評論書籍的內容重新解釋一次,因為這樣的文章只解釋了評論書籍的內容是什麼,看不出評論者對這本書的想法是什麼。換句話說,評論文章還必須有「評論」的成分。

 

  第二,評論文章不能只是藉由評論的書籍來提出一些問題,而必須進一步告訴讀者你對這些問題的答案是什麼。舉例來說,在讀完關於全球化的書籍後,或許你會問:「全球化有其正面與負面效果,我們該如何在其中取得平衡呢?」。提出這個問題的確可以驅使你的讀者去思考,但如果能進一步提出自己的答案,這時候讀者就有跟你對話的可能。

 

  提出自己的看法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為我們都擔心自己的想法不成熟或是有誤,但這也是寫作有趣的地方,意識到讀者會反對你的立場,才能讓自己進一步去思考自己原先的立場是否有修正的必要。講得極端一點,一篇有錯誤看法的評論文章比沒有看法的評論文章更好,因為前者至少讓讀者去思考為什麼評論者的看法是錯的(或是有沒有可能其實評論者的看法乍看下沒道理但其實有其說服力)。

 

  什麼樣的評論文章是有「自己」靈魂呢?當你提出自己對某本書籍的評論時,其他人是不是也可能提出相同的評論?有自己靈魂的文章才能凸顯自己跟其他人看法的不同。舉例來說,當你讀完一本關於轉型正義的書籍,從中得到的心得或許是「轉型正義的過程中不能堅持事物非黑即白」,但越來越多人也逐漸體會到這個原則,所以如果這是你想告訴讀者的事情,讀者很難把你跟其他作者區隔開來。

 

  除了有自己靈魂的文章外,還有一些其他寫作建議。第一,用淺白文字解釋自己的想法,勝過華麗但空洞的文藻。重點在於告訴讀者你的想法是什麼,即便你使用的字句很簡單。最難的事情是用簡單的字句解釋困難的想法。這邊有個判斷技巧:當你寫完文章後,請同學讀你的文章,問他們能否理解你的每一字每一句。另一個重點是,不要把專有名詞當形容詞。

 

  第二,把評論文章寫成一篇文章的形式,而不是讀書摘要、讀書筆記、考試作答、或是回家作業。在文章一開頭應該要鋪陳讓讀者知道為什麼接下來要討論這本書,或是告訴讀者這本書的重要性為何。如果第一段就寫這本書第一章的摘要,讀者會很納悶為什麼一開始會出現這些東西。此外,關於摘要,不需要針對每一章都寫,應該是讀完這本書之後,自己判斷這本書的主軸或是最核心想法為何。這個判斷過程就涉及決定哪些部份要寫,那些部分不要寫。

 

  第三,寫作是個有策略的活動。為什麼要先寫這一段而不是其它段?為什麼要先寫這一句而不是其他句子?段落與章節的安排必須要能帶領讀者一步一步進入你想告訴他們的事情,而不是腦中想到什麼就寫出來。最理想的情況是讀者沒有任何障礙,不自覺地踏入你的陷阱中。

 

  另一個相關的建議是,文章要有主軸,而不是零散針對不同章節提出許多不同想法。關於這本書,你最想告訴讀者什麼事情?你的摘要跟評論會圍繞這個主軸,讀者才能順著這個主軸思考你的評論是否有道理。當然,或許你有很多想法想寫,但必須選擇最有亮點/吸引力/說服力/獨特性的想法來完整解釋。文章的最後成果像是冰山一角,有很多你曾經想寫的看法,但因為可能會讓讀者分心,或是沒那麼有說服力,所以最後必須被捨棄。

 

  第四,把事情說清楚。與其寫「這種想法在最近產生很多問題」,不如寫「這種想法在最近產生A與B兩種問題」。與其寫「這種問題在近代有很大程度的改善」,不如寫「這種問題在近代的A與B這兩個面向有所改善」。與其寫「這本書論證太過粗糙」,不如寫「這本書在A這個議題的論證有B與C兩個問題」。

 

  首獎稿件短評:

  誰跟你一家親:《正義與差異政治》

 

  作者展現極佳寫作與分析能力,程度遠超過不少研究生。文章從一開始以羅爾斯的理論為背景,鋪陳Iris Young理論的獨特與突破處,接著非常精煉地解釋《正義與差異政治》的核心想法與強調「差異」的特點。段落的安排毫無突兀。之後再以Young的理論分析高雄原住民反迫遷議題,說明Young的理論如何帶來有別於一般強調分配/賠償的看法。作者非常犀利地指出亞洲新灣區裡的原住民部落是如何因為台灣工業化發展而產生,以及這個部落不只是生存空間,更是部落族人的互動與文化空間。由此看來,主張以賠償方式處理部落迫遷議題的看法會讓我們忽略這兩個面向,相較之下Young的理論能讓我們洞察這個原住民部落的結構性成因以及思考什麼才是更適當地的處理方式。作者的討論架構完整,不只分析原住民部落的成因、指出迫遷帶來的問題、並討論可能的處理方法。我從這篇文章得到不少啟發。

 

 

全部比賽作品請見活動官網:

MPLUS全國青少年評論文學獎-Taiwan Review Awards

你可能會喜歡

一個人吃飯並不丟臉:《孤獨與不安》

為何我的女兒偏偏會喜歡女人呢?《關於女兒》

So Fuck the World:死神之子樂團

過度溝通的我們不只寂寞,更不自由:《透明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