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夏的阿格麗希在別府

瑪莎‧阿格麗希。

 

  自1996年開始,從鋼琴獨奏隱退多年的阿格麗希,卻來到這個步調悠閒的九州溫泉鄉——大分縣別府市——舉辦「阿格麗希會面」(Argerich's Meeting Point)音樂節。直至今年,想要一窺「祖師奶奶」丰采的樂迷們,在音樂節兩個月前搶票時是近乎秒售的狀況。

 

  瑪莎‧阿格麗希(Martha Argerich)出身阿根廷,13歲離鄉旅歐學藝,銳不可擋地16歲揚名,現在,過了70歲的她仍活躍。對她壓倒性的個人魅力崇拜或是不以為然的人,也會嘆服於她蜂鳥般振翅的八度音,及那強健又富有美麗變化的演奏表現。甚至,如此特異的她會是一種起點,人們聆賞普羅高菲夫、拉威爾的鋼琴作品的最初震撼可以從她演奏版本而來,獨屬她的蕭邦、舒曼、李斯特也有一席之地。

 

  她是天才,衰退的天才。鋼琴女王,八卦的女王。大隱於市的樂壇祭司,長髮長裙飄揚,風神天然,音樂性格莫測,看心情決定今天上不上場,因而會「讓賢」(讓後進擔綱她臨時無法演出的救場演奏者——王羽佳曾是一例)。她後來不獨奏,總是大型編制如協奏曲,搭配室內樂或雙鋼琴,這樣提攜他人一同登台。

 

伊藤京子與瑪莎‧阿格麗希。

 

  當人們問起阿格麗希,為何在日本辦音樂節不選在東京,而在別府呢?她回答:因為這裡有京子啊。恐懼坐飛機的她,每年跨洋至此,是由於她的好朋友鋼琴家伊藤京子,在當年別府市長力邀之下,促成了這些年日本乃至亞洲樂迷的福祉——「阿格麗希和日本好朋友」在舞台上對話交流的音樂論壇。無論是在別府(建築師磯崎新設計的)B-Con Plaza,或是在大分iichiko Culture Center,兩處音樂廳清澈又遼闊的音響效果,美好地呈現這些重聚或初遇。

 

  5月25日上半場是水戶室內管弦樂團首先帶來的法國作曲家系列,在魯賽爾的小組曲、米堯的法國組曲這樣「不好親近」的選曲上展現了樂團審慎風格的魅力,其中最令人心馳神盪的,是德布西的牧神午後前奏曲,細膩、優雅、夢幻,樂器間移行旋律線變幻朦朧,而作為襯托的部分在最輕的時刻仍十分仔細推進。

 

  下半場的「大戲」,阿格麗希拿手曲目,蕭士塔高維契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原訂由小澤征爾指揮,因他身體狀況,最後無指揮演出。這首鋼琴、弦樂、小號的三角對峙合作的協奏曲,小號的重責由曾到訪台灣演出納卡里亞可夫(Sergei Nakariakov)擔綱。當標誌性的蓬鬆銀灰長髮、長裙蕩蕩跨著大步的阿格麗希一出現在舞台上,立刻攫住所有人的目光。她也一貫的直接:坐下,然後開場。在她小女兒拍攝的紀錄片《Bloody Daughter》裡透露,其實這樣快速的開場是因為緊張。她曾自言不再需要暖身(對於這樣不知練音階為何物的天才,以前是拿舒曼的觸技曲,用「牛刀」暖手),而的確曲子一開場整個態勢就十分熾熱。說是衰退嗎?不,她的勁道仍是驚人,色彩依然豐富,但她的狂放有時近乎粗率,讓樂團無法「接話」。不過,最終樂章的互相逼趕意外的能夠合流,成就犀利詼諧的風貌。而本夜有個溫馨的致意收尾:樂團為阿格麗希獻上生日快樂歌作為安可曲。

 

紀錄片《Bloody Daughter》片段。

 

  5月30日室內樂的爭鳴更令人感到驚艷。阿格麗希攜大女兒中提琴家Lyda Chen登場,阿格麗希的花裙,女兒的粉紅雲霧感長裙,交相輝映。但在其他組激情辯論般演出對比之下,母女合作稍嫌普通。其中小提琴家竹澤恭子和中提琴家川本嘉子,尤其表現力驚人,所演出的莫札特的第一號小提琴與中提琴二重奏(K.423),節制而不刻版,利用勢均力敵、或此消彼長的對位作為表現空間,製造感動人的深度。孟德爾頌的第一號鋼琴三重奏,以友人之語形容,則是「小提琴和大提琴可以和她鬥嘴而沒被淹沒」,在這兩場音樂會,最足以展現「阿格麗希和朋友們」的音樂對話:有同中存異的理性,有異中求同的感性。

 

 

你可能會喜歡

若我能在最後一支舞之後忘記你:Tamino

被消失的十六世紀天才黑人作曲家:Vicente Lusitano

《睡著也好醒來也罷》:般若面具與我,有時還有寄生獸

卡拉絲:永遠的女高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