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就像一袋散落的彈珠,各自奔逃:《一袋彈珠》

《一袋彈珠》改編自真人真事小說,述說一個二戰猶太家庭的故事。 

  《一袋彈珠》改編自真人真事小說,述說一個二戰猶太家庭的故事。以猶太人遭迫害為題材的電影很多,不論是否拍出新意,這本身就是一個沉重的年代;然而本片並不販售那些外顯的沉痛,而是以一個家庭為核心,即使是日常在戰爭時刻都顯得珍貴。

 

  喬和莫里斯與兩個哥哥及父母因為德軍進犯而分道揚鑣,他們的血緣就是原罪。種族是一個極為容易挑動與製造對立的基礎,有天政府開始規定猶太人要在衣服胸口的位置繡上一顆六角星,隔天同學對他們的態度就大大的改變了。

 

  他們必須離開,在還未成熟的年紀與父母分離,而且一旦開始了旅途,就彷彿陷入輪迴,每次的分離都是為了再次聚首,而每次的聚首都可能代表了再次分離。在這之前父親告誡他們,不能讓任何人知道自己是猶太人。「我不是猶太人!」這樣的謊言推翻了喬,推翻了莫里斯,推翻了他們一家人。

 

一路上他們遇上許多人,彷彿一場人性的戰爭,有人幫助他們,也有人傷害他們。

 

  我們所說的種族與族群其實有著一定的差別,但種族通常指的是身體上擁有的外顯特徵,而族群則是被推定具有共祖,或共享一份歷史文化。族群的認同則可以由三種理論來區分,分別為:原生論/本質論、建構論、結構論。

 

  原生論認為族群認同來自於可以觀察到的特質,例如:血緣、語言、宗教等。建構論則認為,族群是來自於個別的主觀認同,彼此應有共同的經驗、集體記憶等等。結構論,又被稱為工具論,強調的則是自己選擇認為對自己最有利的族群認同。

 

  對於猶太人來說,認同自己是猶太人除了本身具猶太血統之外,信仰猶太教也是重要的標示,此外,對於應許之地耶路撒冷的執著,以及千年前亡國的辛酸,都讓這群人更加的團結。然而這時候,「猶太人」卻是一個會使他們喪命的禁語。

 

  一路上他們遇上許多人,彷彿一場人性的戰爭,有人幫助他們,也有人傷害他們。莫里斯與喬互相扶持,許多困難,莫里斯總是咬著牙擔了下來,「因為我是哥哥。」本片最讓人感動的,絕對是兄弟兩人深厚的親情了。在這樣戰亂的日子,他們逃著,卻也去感受這份難得的自由,即使家仍然是心中最深的想望。

 

  「雖然他們看起來都沒怎麼樣,但我知道他們是故作歡笑。」藉由一個小孩子的視角,看透路途上與之交集的人們的哀傷。本片緊緊抓住觀眾的情緒,快樂的日子總是接連著逃難,而逃難的某天卻也可能遇到家人,我們無法真正的為他們的快樂而快樂,因為我們知道戰爭就是於1945年結束,在這之前他們都得這般跑著。然而對於當時的他們,無法得知二戰何時結束,所受的煎熬必定更加錐心,只能盡力尋找生活中的一點點幸福。但我們卻也無法大聲哭泣,因為他們的悲傷太過悶膣,害怕我們的哀傷會讓他們的身份曝光。我們只能看著他們沉默於一聲聲辱罵猶太人的言語中。

 

本片一開始喬的一位同學用一袋彈珠換走他胸口的六角星,這大概是他兒少時期少數因為自己的身份而獲利的日子。

 

  本片一開始喬的一位同學用一袋彈珠換走他胸口的六角星,這大概是他兒少時期少數因為自己的身份而獲利的日子,本片最後他大聲說出自己的身份,是為了解救僱用他的老闆,即使他曾經如此惡毒的咒罵猶太人。這袋彈珠就像他們一家人,心永遠遺留在巴黎那個家,然而喬如此依賴的、教會他生存、不卑不亢的父親,卻再也沒回來過。本片將那些悲傷的言詞與哭聲降至最低,卻絲毫不減感染力,更顯心酸。

 

  《一袋彈珠》一書作者正是劇中的喬,他在1973年正式出版這本書,具有濃厚的自傳色彩。這個故事對於觀眾而言是一個時代,對於作者而言,也許只是對於一個家庭的緬懷,而它已經足夠珍重。

 

 

電影資訊

一袋彈珠》(Un sac de billes)-Christian Duguay,2018[台灣]

 

你可能會喜歡

為了他們好,讓他們被治療吧:《飛越杜鵑窩》

為何穆斯林世界對維吾爾人的遭遇默不作聲?

畢卡索的童妓畫像

世界人權宣言70年,那些依然被拒於門外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