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卡索的童妓畫像

畢卡索所繪的童妓,〈拿著花籃的女孩〉

 

  今年五月紐約佳士得拍賣會上,畢卡索的〈拿著花籃的女孩〉(Fillette a la corbeille fleurie)以1.15億美元售出,然而這幅畫的主題正好與這一年來的「#Metoo風潮」互相衝突,而再度引起許多人討論與關注畢卡索與女性的關係。

 

  〈拿著花籃的女孩〉所繪的是一個裸體少女,很顯然她的性徵都尚未發育成熟。鮮花暗示著他人對她展現出的「性」趣,她是個童妓。根據畢卡索的傳記作者約翰安德森的說法,這是個在紅磨坊賣淫的女孩琳達,畢卡索以簡潔的曲線,表現純真與純潔的形象,但仍然難掩她身為妓女的遭遇。

 

  畢卡索一生有過無數女人,他曾經說過:「性和藝術是同一件事。」將性以藝術表現佔據了他天賦的一大部分。他畫過許多以性為主題的畫作,內容包含了偷窺,賣淫,陽痿和性暴力等等。也許是因為出自於初戀女友背叛他的憤恨,他認為女人不是女神就是女僕,畢卡索生命中最重要的七位女性,有兩位自殺,另外兩位發瘋。每一個女人都是他創作的養分,代表他職業生涯中的不同時期,她們迷戀畢卡索,他也依賴這些女人。他厭惡自己對於女人的依賴,因此產生了控制對方的渴望,畢卡索希望自己的女人臣服於他,才能與他相當的人,可能會使他不安。他與他的繆思互相折磨並將她的面貌以不同的方式組合而成,如同他們已然崩潰的內心世界。而他著名的五個裸體妓女的畫作〈亞維農的少女〉(Les Demoiselles d'Avignon)中,她們展現帶有性意味的姿態,因而被推斷他蔑視女性的態度。

 

〈亞維農的少女〉,畢卡索1907年於妓院所繪。

 

  若說畢卡索的藝術是一種對於女人或青少女的剝削,那麼高更大約也無可避免地被提起,高更以大溪地年輕女性主題的色情畫作不只體現了性剝削問題,更存在種族的剝削,同樣是一種以畫家本身為高位的角度來俯瞰,他們都尋找一位又一位女人,從中汲取靈感。同樣以妓女為主題,也有些藝術家們將妓女看作模特和藝術品的繆斯,圖盧茲‧洛特雷克的〈La Toilette〉中的女子也是個妓女。不同於畢卡索,洛特雷克是以一種遠觀的視角來看待妓女們,他經常光顧紅磨坊和妓院,但他沒有與她們發生性行為,而是記錄她們的日常。圖盧茲‧洛特雷克繪製一系列妓女之間的關係甚至還有隱約的女同性戀元素。與他相同的還有席勒,他希望女人們展現自信,不因自己的性慾和身體感到羞愧,但他也因為畫了十幾歲的童妓而招致醜聞。

 

〈夢〉,畢卡索為他的情人Marie-Thérèse Walter所作,她在17歲時與畢卡索相戀,最後自殺。

 

  如何看待一位藝術巨擘的醜聞與他對女性的惡行?當然我們可以說當時的社會對於女性的權利並沒有足夠的認知,然而這並不影響我們將一位藝術家的「私惡」與他的傑出表現俱呈於眾。我認為畢卡索汲取靈感的方式是否有錯,應該取決於是否有受害者,很顯然是有的。他的情人們多數渴求他的愛與溫柔,最後卻遭致背叛,當一位藝術家以自己的方式紀念這些女人與他們之間的愛情,這些畫作是否有得到她們的同意?還是因為作畫者是畢卡索就沒有關係?

 

  我們曾經固守的社會價值並非由整體社會共同塑造而成,而是由社會中特定人士的行為與思想內化而來。這樣的畫作不應該被拍賣,因為每一次價格的提高,都是在肯認這樣剝削的行為,這些女性們在當時並沒有獲得相應的回饋。只要賣淫的童妓肖像在藝術界還是無需譴責的「中性」體裁,性暴力與性剝削就會永遠存在於世。

 

圖片出處:wikimedia 

你可能會喜歡

90年來《時代》雜誌年度人物只有8次是女性

我們真的必須談談:《凱文怎麼了》

爸爸留了白人奴隸給我當遺產:《鎖命佈局》

以無情保護深情:《范保德》